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第44届奥斯卡金像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TJ讨论 | 贡献2020年1月22日 (三) 22:53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44届奥斯卡金像奖
  奥斯卡奖杯

第44届奥斯卡金像奖[1]第44届奥斯卡金像奖于1972年4月10日在美国加州洛杉矶音乐中心(L.A. County Music Center)举行。 地点在美国加州洛杉矶音乐中心最佳影片法国贩毒网;主持人:海伦·海耶丝(Helen Hayes)、阿兰·金(Alan King)、小山米·戴维斯(Sammy Davis Jr.)、杰克·莱蒙(Jack Lemmon)。

关于奥斯卡金像奖

自第一届以来,除1930年和1933年以外,奥斯卡金像奖都是每年举行一次。规定每年3月左右对上一年度的影片和演职员进行评奖。评选和颁发奖由学院组织专门的管理委员会主持。一年一度的奥斯卡颁奖仪式始终是美国好莱坞的一个盛大节日。世界好多国家都通过电视台转播大会盛况。

奖项分布

颁发的奖项有23个,其中除最佳影片奖、最佳女演员和男演员奖、最佳导演奖之外,还有最佳摄影、美工、服装设计、原剧本、改编剧本、改编配乐、剪辑、视觉效果、作曲、音响奖等等。此外,还有给那些在 电影界做出巨大成绩的老演员 和老电影工作者的"特别奖"和一定数量的补充奖。 直到1931年,有个新来的学院女秘书看到这尊铜像,惊呼使她想起了叔叔奥斯卡,一位记者立即把她的话报道出去。从此,人们便把这个人像称为"奥斯卡"。奥斯卡金像奖也因此得名。

奖杯设计

奥斯卡金像由学院早期成员之一赛德里克-吉本斯设计。他在一次宴会上,在桌布上描绘出了金像的草图,并最终由洛杉矶著名艺术家乔治-斯坦利雕刻而成。第一尊金像于1929年5月16日颁发。每尊金像均为合金铸成,再镀以24K纯金。金像高13.5英寸(约34.3厘米),重8.5磅(约3.8公斤),造型为一名手拄长剑的武士站在电影胶片盘上,片盘上的五条轮辐象征着学院最初的五个部分:演员、导演、制作人、技师和剧作者。所有的金像均由芝加哥R.S.欧文斯公司铸造。奥斯卡奖这个别称从何而来已无法考证,最普遍的说法是学院图书馆馆员、后任学院执行主管的玛格丽特-哈里克(Margaret)1931年时曾说这尊金像很像她的奥斯卡叔叔,于是记者和学院的成员们开始以这个名字称呼它。1934年,华特·迪士尼在领奖时引用了这个名字,由此奥斯卡奖这一别称日渐被人们所熟悉。但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一直到1939年才开始正式使用这个名字。

柯达剧院(Kodak Theatre)位于好莱坞大道 (Hollywood Blvd.)上,2001年11月9日启用,是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礼的举行地点,在2002年开始成为奥斯卡的永久颁奖地。

颁奖会场

柯达剧院,可容纳3,400名观众,设有全美国一个最大的舞台,有120呎宽,75呎深。舞台后的记者室可容纳多达1,500名记者。剧院由柯达公司赞助7500万美元建成,并获此冠名权。

剧院现由洛杉矶市拥有,并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会向市政府租用,以举行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礼。柯达剧院的入口摆放有柱装饰,展示自1928年至今所有奥斯卡金像奖得奖人的名字,亦预留位置予未来的得奖人。

在其他时间,柯达剧院则供举办演唱会等表演,及其他种类的颁奖礼。   

获奖名单

奖项 获奖人 / 获奖影片 提名名单
最佳影片 《法国贩毒网》 《发条橙》、《屋顶上的提琴手/锦绣良缘》、《最后一场电影/幕垂人散后》、《俄宫秘史/江山美人》
最佳男主角 吉恩·哈克曼《法国贩毒网》 彼得·芬奇《血腥星期天》、沃尔特·马修《吾父吾子》、乔治·斯科特《医生故事/看错病症死错人》、托普《屋顶上的提琴手/锦绣良缘》
最佳女主角 简·芳达《柳巷芳草/克鲁特》 朱莉·克里斯蒂《花村/雌雄赌徒》、格伦达·杰克逊《血腥星期天》、范尼莎·雷德格雷夫《英宫恨》、珍妮特·苏兹曼《俄宫秘史/江山美人》
最佳男配角 本·约翰逊《最后一场电影/幕垂人散后》 杰夫·布里奇斯《最后一场电影/幕垂人散后》、伦纳德·弗雷《屋顶上的提琴手/锦绣良缘》、理查德·杰克尔《永不让步》、罗伊·谢德《法国贩毒网》
最佳女配角 克洛莉丝·利奇曼《最后一场电影/幕垂人散后》 安-玛格丽特《猎爱的人/肉欲宝鉴》、艾伦·波士汀《最后一场电影/幕垂人散后》、巴巴拉·哈里斯《谁是哈里》、玛格丽特·莱顿《送信人/幽情密使》
最佳导演 威廉·弗莱德金《法国贩毒网》 斯坦利·库布里克《发条橙》、诺曼 杰维森《屋顶上的提琴手/锦绣良缘》、彼得·博格达诺维奇《最后一场电影/幕垂人散后》、约翰·施勒辛格《血腥星期天》
最佳原创剧本 《医生故事》 《对一个不容怀疑的公民的调查》、《柳巷芳草/克鲁特》、《一九四二年的夏天》、《血腥星期天》
最佳改编剧本 《法国贩毒网》 《发条橙》、《同流者/随波逐流的人》、《费尼兹花园/故园梦》、《最后一场电影/幕垂人散后》
最佳摄影 《屋顶上的提琴手/锦绣良缘》 《法国贩毒网》、《最后一场电影/幕垂人散后》、《俄宫秘史/江山美人》、《一九四二年的夏天》
最佳艺术指导/道具布景 《俄宫秘史/江山美人》 《人间大浩劫》、《奇妙飞床/飞天万能床》、《屋顶上的提琴手/锦绣良缘》、《英宫恨》
最佳服装设计 《俄宫秘史/江山美人》 《奇妙飞床/飞天万能床》、《魂断威尼斯》、《英宫恨》、《海伦怎么了?》
最佳音效 《屋顶上的提琴手/锦绣良缘》 《007:金刚钻/铁金刚勇破钻石党》、《法国贩毒网》、《吾父吾子》、《英宫恨》
最佳电影剪辑 《法国贩毒网》 《人间大浩劫》、《发条橙》、《吾父吾子》Kotch、《一九四二年的夏天》
最佳视觉特效 《奇妙飞床/飞天万能床》 《当恐龙统治地球》
最佳原创歌曲 “Theme from Shaft”《夏福特》 “The Age of Not Believing”《奇妙飞床/飞天万能床》、“All His Children”《永不让步》、“Bless the Beasts & Children”《保佑动物与孩子们》、“Life Is What You Make It”《吾父吾子》
最佳原创配乐 《一九四二年的夏天》 《英宫恨》、《俄宫秘史/江山美人》、《夏福特》、《稻草狗/大丈夫》
最佳改编配乐 《屋顶上的提琴手/锦绣良缘》 《奇妙飞床/飞天万能床》、《男朋友》、《柴可夫斯基》、《欢乐糖果屋》
最佳动画短片 《嘎喳嘎喳的鸟》 《进化》、《自私的巨人》
最佳真人短片 《沉默的守卫》 《早安!》、《彩排》
最佳纪录短片 《沉默的守卫》 《认知的冒险》、《艺术是...》、《从河边开始计数》、《等待着的人》
最佳纪录长片 《生物奇观》 《阿拉斯加荒野的湖泊》、《在任何一个星期天》、《RA探险》、《悲哀与怜悯》
最佳外语片 《费尼兹花园/故园梦》意大利 《电车狂/没有季节的小墟》、《大移民》瑞典、《警察》以色列、《柴可夫斯基》苏联

最佳影片

《法国贩毒网》[2]在风光旖旎的马塞潜伏着一个贩毒集团──“法国贩毒网”。贩毒集团头子夏尔涅(费尔南多·雷依饰),获悉电视明星德布罗将赴纽约联系拍片事宜,便想利用他的合法身份进行一大宗海洛因走私。 在警界人缘极差的市警察局缉毒科的探员吉米(吉恩·哈克曼饰)和帕蒂(罗伊·施奈德饰),在一次酒吧寻乐时偶然获得了线索。他们通过努力摸清了整个脉络,并申请了窃听电话,得知贩毒老手萨尔将同夏尔涅会晤,马上进行跟踪,但被老奸巨猾的毒贩子甩掉了。罪犯们将吉米视为心腹大患,欲除之而后快。 最后帕蒂在德布罗的汽车弯轴盖板中发现了120磅的毒品,警方欲擒故纵,直捣贩毒基地伍德岛。当毒贩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时,警车追来。毒贩们纷纷逃进楼房,紧接着是一场激烈的枪战,双方互有伤亡。

幕后花絮

该片是将世贸中心摄入镜中的第一部电影。 在追逐场景中的地铁列车车厢是R-42系列的。在与汽车相撞的时候,列车车厢直接挂在Popeye汽车的上面,可以看到是由老式的R-32 车厢组成。 吉米和帕蒂的角色原型埃迪·伊根和桑尼·格鲁索不但在片中客串了角色,还向剧组提出了争取拍摄许可的宝贵建议,从而为追车场景的拍摄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片中,列车司机科克因目睹杀手击毙乘务员而突发心脏病,在现实生活中,扮演科克的列车司机威廉·科克后来确实因心脏病突发而丧生。 导演威廉·弗莱德金曾边听摇滚歌曲《Black Magic Woman》边剪辑片中的追车场景。 电脑游戏《侠盗车手4》中“The Puerto Rican Connection”任务的设计灵感就源于该片。 为体验警察的生活,吉恩·哈克曼和罗伊·施奈德曾跟随埃迪·伊格和桑尼·格鲁索外出巡逻,哈克曼还曾帮助两位警察在巡逻车中控制一位嫌疑犯,不过他非但没有感到过瘾,反而担心自己受到假扮警察的指控。 该片中吉米驾驶的1971年款庞蒂克勒芒轿车在美国电影学会的拍卖会上被说唱歌手大卫·拜纳以35万美元的高价买走。 罗伯特·米彻姆曾因讨厌本片故事而拒绝扮演吉米。 尽管发生在纽约时代广场大中央车站的场景仅有数分钟,但由于没得到交通局的批准,剧组整整拍摄了两天。该片中的6609号车厢现在被保存在纽约交通博物馆中。 出现在该片第一段酒吧场景中的所有临时演员都是真警察。

穿帮镜头

连贯性:汽车/列车追逐四次经过相同的学校,两次在各自的方向。 连贯性:在追逐场景中的地铁列车车厢是R-42系列的。在与汽车相撞的时候,列车车厢直接挂在Popeye汽车的上面,可以看到是由老式的R-32 车厢组成。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该片改编自罗宾·摩尔于1969年出版的纪实小说《The French Connection: A True Account of Cops, Narcotics, and International》。除了两位主人公外,该片中的很多虚构人物都对应着真实人物,如贩毒组织头目夏尔涅的角色原型就是后来在巴黎被捕的毒枭吉恩·杰汉、法国电视明星德布罗的角色原型就是曾在美国服刑4年的法国电视演员雅克·安琪文。

选角

彼得·伯耶尔曾是扮演吉米的最初人选,但他因经纪人阻止而拒绝出演,弗莱德金因无力支付与影片拍摄预算持平的高额片酬而不得不放弃理想人选保罗·纽曼。杰基·格黎森和纽约专栏作家吉米·布莱斯林也分别因制片方否决和拒绝在追车场景中亲自驾车而辞演,史蒂夫·麦奎则因不愿再次出演警匪片而拒绝。弗莱德金希望西班牙演员弗朗西斯科·拉瓦尔能出演法国毒贩夏尔涅,但因他不知道演员姓名及选角指导的失误再加上拉瓦尔的语言不通而使费尔南多·雷依最终得到了夏尼埃的角色。

拍摄过程

该片中吉米驾驶庞蒂克勒芒轿车疯狂追逐高架列车的桥段,出现在画面中的高架铁路是途经布鲁克林第86街的纽约地铁B线(后来的D线),列车司机和乘务员都是真正的纽约交通局职工,驾车横冲直撞的特技车手比尔·海克曼还在片中扮演了FBI特工莫德里格。由于这段特技过于危险,所以剧组在拍摄之前并未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而且拍摄现场的交通状况难以控制,特技车手只能依靠安在车顶的警灯和狂按喇嘛才能闯过红灯、高速穿过路口,在险象环生的拍摄中,由于时机选择不当,意外的撞车频频发生,这些真实的画面最终都被保留在影片中。为拍到吉米驾车狂奔时的车内情景,弗莱德金亲自坐在后座取景,而安全措施只有一个围在身边的气垫。

影片评价

该片以群戏为主,导演以生活在各地的十多人的生活为重点,描绘出美国贩毒行业的多个层面,并深入刻画了人性本质。 [13] (网易娱乐评) 导演弗莱德金以紧凑生动的手法把警匪片带入到一个娱乐性的新天地,全片外景在纽约及马塞实地拍摄,写实感强烈。该片的追踪场面拍得十分出色,尤其是汽车与高架桥火车平行追逐的一段戏。吉恩·哈克曼扮演的粗犷警探吉米,演来活力十足。

最佳男主角

个人经历

吉恩·哈克曼[3]出生在一个破裂的家庭,16岁的他报名参军,在海军陆战队服了三年役,退役后他前往纽约,一开始只是揽一些杂活,后来进入伊利诺斯州大学学习新闻和电视制作。吉恩直到30岁才决定从事演艺事业,他加入了加利福尼亚的Pasadena剧院,据闻,他和同学兼室友达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曾双双被认为是最没前途的演员。哈克曼回到纽约后在夏令剧目和非百老汇剧中担任演员。1964年他被选中在百老汇舞台剧《Any Wednesday》中扮演年轻的原告,他也因此获得沃伦·比蒂(Warren Beatty)主演的1964年影片《乱丝情网》(Lilith)中的一个小角色。比蒂在下部影片《邦妮和克莱德》(Bonnie and Clyde)中再次选用哈克曼扮演他的兄弟,为他赢得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的提名,此后吉恩再次凭借1970年影片《我永不为父亲唱歌》(I Never Sang for My Father)获得该项提名。1972年他终于以《法国贩毒网》(The French Connection)赢得奥斯卡奖。哈克曼40岁时出演《夜行客》(Night Moves)、《咬紧子弹》(Bite the Bullet)、《海神号遇险记》(The Poseidon Adventure)等影片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和深度。作为一个演员的哈克曼可谓是个多面手,既能演《新科学怪人》(Young Frankenstein)这样的喜剧,又能演《超人》(Superman)中邪恶的大反派;既是《非常手段》(Extreme Measures)中工作重于一切的医生,又是《赤色风暴》(Crimson Tide)中面临核毁灭危机的潜艇艇长。一开始拒绝了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不可饶恕》(Unforgiven)片约,哈克曼最终接受了小比尔这个角色,凭借出色的演技他赢得奥斯卡和金球奖,此后也不再对西部片抱有偏见,并出演了《格罗尼默:一个美国传奇故事》(Geronimo: An American Legend)、《执法悍将》(Wyatt Earp)和《致命快感》(The Quick and the Dead)等影片。吉恩·哈克曼又增加一个畅销小说作者的角色。他与丹罗尼汉合作出版"Wake of the Perdido Star"一书,将他的表演生涯展示给每一位读者。 奥斯卡影帝之中,吉恩·哈克曼是当今影坛上最活跃的一位。多年来源源推出新作。吉恩·哈克曼于一九三零年于美国伊利诺州出生。他从小热衷运动,而且脾气固执。十六岁的时候,他因为被学校开除而离家出走。十七岁,他虚报年龄,加入海军陆战队,在那里服役了五年,退伍后,他得到了一张高中毕业证书,并计划入大学修修。但只读了六个月,他就离开了大学校门,四处做一些类似看房、卡车司机、皮鞋推销员之类的零工。后来,他接受长岛贝波特夏季剧团的邀请,在没有酬劳的情况下演出了一个角色。不料这次演出激发起他当演员的兴趣,终于走上了表演之路。

吉恩·哈克曼在戏剧界逐渐建立地位,也开始参加电视剧演出。一九五七年和珍华特合演的《父母大人》影集,是他在电视界的事业高峰。然而,这也是他最后演出的一个电视影集。一九六四年,好莱坞的制片家看中了吉恩·哈克曼,邀请他演出《乱丝情网》一片,从此转入电影界发展。

《乱丝情网》的男主角是华伦比提,他十分欣赏吉恩·哈克曼的演技,乃在开拍《我俩没有明天》(1967)一片时,以制片人的身份提拔吉恩·哈克曼担演一个重要角色。吉恩·哈克曼不负所托,竟然获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提名,从此在电影界闯出了名堂。

吉恩·哈克曼于一九七二年主演的《霹雳神探》是他生命中的转折点。此片是当年叫好叫座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吉恩·哈克曼也凭此登上奥斯卡影帝宝座,成为影坛的超级明星。2003年第60届金球奖吉恩·哈克曼获得了奖励终身成就的"西席-第密尔奖",电影同行齐来庆贺。荣获(CECIL B.DeMILLE AWARD)终身成就奖的人有:2001年的艾尔·帕希诺、2000年的芭芭拉·史翠珊、1999年的尼克·杰克森、1998年的莎莉·麦克琳、1997年达斯汀·霍夫曼、1996年的史恩·康纳莱、以及1995年的索菲亚·罗兰等。

最佳女主角

简·方达(Jane Fonda)[4],1937年12月21日出生于美国纽约,美国影视演员、制作人、模特、健身教练 。 1954年,和父亲亨利·方达参加了奥马哈社区剧团制作的舞台剧《乡下姑娘》 。1960年,进入好莱坞出演喜剧影片《金童玉女》 。1967年与罗伯特·雷德福合作了爱情喜剧《冷战夫妻》。 1968年出演《太空英雌芭芭丽娜》 。1971年凭借主演惊悚影片《柳巷芳草》获得了第4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 。1978年凭借在战争影片《荣归》中出演Sally再次获得了第51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1981年由她策划的电影《金色池塘》,为父亲完成了赢得奥斯卡金像奖的心愿 。2007年获得第6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荣誉金棕榈奖。2010年被授予巴黎城市荣誉勋章。2011年加入了HBO电视台出演了电视剧集《新闻编辑室》 。2012年出演喜剧影片《毒醉心迷》 。2013年在李·丹尼尔斯执导的传记影片《白宫管家》中饰演了美国前第一夫人南希·里根 。2014年制作及出演了喜剧剧集《同妻俱乐部》 ;同年获得第42届-AFI终身成就奖 。2015年出演了保罗·索伦蒂诺执导的剧情影片《年轻气盛》,并凭借片中Brenda一角获得了第19届好莱坞电影奖-最佳女配角奖 ;同时荣获第73届美国金球奖电视电影类-最佳女配角奖提名 。2017年出演Netflix的影片《夜晚的灵魂》 ,7月18日,简·方达与罗伯特·雷德福共同获得第7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金狮奖。 2018年10月19日,简·方达在法国卢米埃尔电影节获颁致敬大奖 。 主要成就:第4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第5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三届美国电影金球奖最佳女主角 、两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女主角 、第36届-艾美奖最佳女主角 、第42届-AFL终身成就奖 、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早年经历

1937年,简·方达出生于美国纽约,在贝弗利山庄长大。她是好莱坞演员亨利·方达的女儿,孩童时期她十分健壮可爱,但是她却觉得自己不够漂亮,觉得自己长得太胖。这使她产生了较强的自卑感。尤其是在1939年她的弟弟彼得·方达出生后分享了母亲的爱,这对她造成了很大的失落感,所以她很早就向父亲寻求她极为需要的安慰和抚爱。

简·方达12岁时试图自杀,随后便患上了厌食症。当时父母离异,这给年幼的简·方达带来了很大的心灵创伤。父亲并不希望年幼的简走自己的老路,但她最终还是选择了演艺事业 。17岁时,简和父亲参加了奥马哈社区剧团制作的舞台剧《乡下姑娘》,从此开始了演艺生涯 。

1957年,简·方达在去法国避暑期间,与奥斯卡最佳女主角葛丽泰·嘉宝邂逅。嘉宝认为方达的可爱足以让她成为电影演员并且鼓励方达实现目标。简·方达在嘉宝的鼓励下去了纽约戏剧学院接受培训,并开始向影坛进军 。1959年,简·方达迎来了她人生的第一次试镜经历。演对手戏的是沃伦·比蒂,他正巧也是第一次试镜,从此进入好莱坞影视圈 。

演艺经历

1960年,简·方达进入好莱坞出演的处女作是由乔舒亚·洛根执导的喜剧影片《金童玉女》 。

1962年,简·方达出演了《神女生涯原是梦》,此片主要表现精神性欲,艺术水准不高。方达当时渴望拍片,但这部影片并未给她开来好运。1963年,她与阿兰·德龙共同演出《爱情的囚笼》。1965年,简·方达在西部片《女贼金丝猫》中饰演了一个越狱替父报仇的教师凯瑟琳·白露。1966年,简·方达与马龙·白兰度、罗伯特·雷德福合作,共同出演了惊悚影片《凯德警长》 。

1967年,简·方达再次与罗伯特·雷德福合作出演了吉尼·萨克斯执导的爱情喜剧电影《冷战夫妻》,在拍摄该片时简·方达爱上了罗伯特·雷德福,但因当时自己已经已婚,所以并没有发展 。

1968年,简·方达的丈夫罗杰·瓦迪姆让简出演根据法国漫画改编的情色科幻片《太空英雌芭芭丽娜》,因为开场的全裸戏使她很紧张,于是她把自己灌醉,拍摄时一直是醉醺醺的。

1969年,简·方达凭借在剧情影片《他们射马,不是吗?》一片中饰演出女主人公内心所承受的痛苦与煎熬,获得了第4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的提名 。

1971年,简·方达拍摄了惊悚影片《花街杀人王》,在拍摄前夕她剪了短发,就此成为她在整个1970年代的标志性造型 ,她凭借着这部影片获得了第4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 。

1978年,简·方达在哈尔·阿什贝执导的反越战影片《荣归》中饰演了一位美国军官妻子,并凭借该片再度摘取第5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的桂冠 。

1979年,简·方达与杰克·莱蒙、迈克尔·道格拉斯拍摄了惊悚影片《中国综合症》,这部影片公映时正逢美国三哩岛核电厂发生事故,她在片中饰演了一位新闻女主播 。同年,她第三次与罗伯特·雷德福合作,共同出演了西德尼·波拉克执导的西部喜剧影片《电光骑士》 。

1980年,简·方达出演的影片《朝九晚五》使深受奉行大男子主义虐待的女人们欢欣鼓舞。1981年,她出演了剧情影片《金融大恐慌》,该片描写的是由于对国际金融的妄想与猜疑而铸成大错的故事。

1982年,由简·方达一手策划,并与凯瑟琳·赫本、亨利·方达共同主演的剧情影片《金色池塘》在美国上映,讲述的是年迈退休的父亲与女儿努力寻回他们失落情感的故事。片中的父女就是由方达父女饰演的,拍摄最后一场父女和解的戏,拍完这场戏所有在场的剧组人员都哭了。凯瑟琳·赫本说:"我留在摄影棚里,仅仅是为了看看这场和解的镜头,这个镜头是动人的,深刻的寓意超出了原著加工后的电影脚本。那些日子对于亨利和简来说都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他们正寻找他们失去的东西" ,该片也让父亲亨利·方达完成了成为"奥斯卡影帝"的心愿 。

1984年,简·方达因在《玩偶制造者》中饰演了肯塔基州艰难困苦的山区女人而荣获埃米奖 。1985年,主演了诺曼·杰威森执导的惊悚影片《神迹奇案》。1986年,在西德尼·吕美特的《宿醉》中饰演了演艺事业被迫终止而靠酒精度日,还涉嫌谋杀的女演员 。1987年,出演喜剧影片《天才老爹拯救地球》。1989年,在《老美国佬》中饰演了涉嫌墨西哥政治的老处女教师 。

1990年,简·方达在《史丹利与爱莉丝》中饰演爱丽斯一角。与她的健美操和没有争议的纪实文学《一个世纪女人》、《一部世纪电影》相反的是,方达还在奋斗,为了提高文学修养,为了面包坊生产线,为了教罗伯特.德.尼罗阅读。丧偶的爱丽斯就是典型的方达,最初受蹂躏,最终通过不懈地努力和男人的一点点帮助而终获自由 。1991年,简·方达宣布息影 。之后,简·方达发展起了给她带来数千万美元收入的连锁女子健身馆。事实上从1980年代开始,她就已经是健身专家,她自己或者她与人合作的关于女性健身和健美的书籍、录影带和光盘,长时间名列这个行业的畅销榜[15] 。

2001年5月7日,简·方达又获得林肯中心电影协会授予的Gala Tribute荣誉,以表彰她为电影事业做出的贡献[34] 。2003年,她加入了脱口秀电视剧集《吉米鸡毛秀》。2005年,方达与詹妮弗·洛佩兹合作,出演了息影15年以来的首部银幕作品,由罗伯特·路克蒂克执导的喜剧影片《怪兽婆婆》,影片上映后的北美周末票房收入为2400万美元,列票房排行榜首位 。同年,她加入脱口秀新闻类剧集《扣扣熊播报》。2007年,方达与琳赛·洛翰合作,出演了盖瑞·马歇尔执导的爱情喜剧影片《乔治亚法则》 。同年获得第6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荣誉金棕榈奖。

2010年,简·方达再次出演法国电影,加盟了一部由法德两国联合制作的喜剧片《如果我们生活在一起》,影片讲述了五位老年朋友决定搬到一块儿住的故事。之后,她继续出演了布鲁斯·贝尔斯福德执导的一部独立电影《和平、爱与误解》 。

2011年,简·方达加入了HBO电视台,出演了阿伦·索尔金创作的电视剧集《新闻编辑室》,故事聚焦于一个虚构的电视网"UBS",在该剧饰演了一位名叫"莱昂娜·兰辛"的CEO角色 。

2012年,简·方达和山姆·洛克威尔、奥利维亚·王尔德合作出演了一部曾经入围2010年度好莱坞剧本"黑名单"的喜剧影片《毒醉心迷》。简·方达在片中饰演的叙事者,是整部电影的良心所在。之后,她与ABC电视台合作,筹备拍摄了电视喜剧《现在怎么了?》;该剧讲述的是一位母亲给女儿的成长带来困扰的故事,简·方达在剧中饰演的就是这位控制欲望战胜一切的母亲,同时她还担任这部剧集的制片人 。

2013年,简·方达在李·丹尼尔斯执导的传记影片《白宫管家》中饰演了美国前第一夫人南希·里根。该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了一个为白宫服务了34年的黑人管家的故事。4月27日,她在好莱坞TCL中国剧院门前留下了手印和脚印,而旁边就是她的父亲亨利·方达在1942年留下的手足印 。6月10日,方达凭借在电视剧集《新闻编辑室》中的客串表演获得了第3届美国电视评论家选择奖-最佳剧情类客串演出奖。 2014年,简·方达和莉莉·汤普琳携手合作出演Netflix电视台一手打造的原创喜剧剧集《同妻俱乐部》,并担任了该剧的制片人 。6月6日,方达出席了在洛杉矶杜比剧院举行的美国电影学会颁奖礼,并成为史上第42位获奖者。迈克尔·道格拉斯为简颁发了第42届-AFI终身成就奖并致词。此外,梅姨、莎莉·菲尔德、布洛克以及卡梅隆也纷纷上台致辞,简·方达的儿子特洛伊·格雷提更在台上发表了一番感人演说,向他的母亲致敬 。同年9月19日,她客串出演的喜剧影片《守丧七日晴》在美国上映。

2015年11月,简·方达与蕾切尔·薇兹、迈克尔·凯恩等演员合作的保罗·索伦蒂诺执导的剧情影片《年轻气盛》在美国洛杉矶首映,简·方达"花仙子"造型与剧组主创出席红毯首映礼 ,并凭借片中Brenda一角获得了第19届好莱坞电影奖-最佳女配角奖 ;同时荣获第73届美国金球奖电视电影类-最佳女配角奖提名[33] 。另外,简·方达与詹妮弗·劳伦斯、凯特·布兰切特、凯特·温丝莱特、海伦·米伦、夏洛特·兰普林、凯瑞·穆丽根、布丽·拉尔森共同登上《好莱坞报道者》全新封面,并拍摄了精美的内页写真。

2016年,简·方达登上了《名利场》一年一度的颁奖季封面 。

2017年,简·方达与罗伯特·雷德福在大银幕上重聚,两人在Netflix的影片《夜晚的灵魂》中联袂出演,片中扮演双双失去老伴的邻居,这是他们职业生涯中的第四次合作 。7月13日,凭借《同妻俱乐部》获得第69届艾美奖喜剧类剧集最佳女主角提名 。18日,简·方达获得第7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荣誉金狮奖 。

个人生活

家庭背景

简·方达全名:Lady Jayne Seymour Fonda,1937年12月21日出生在纽约市的妇产医院里。出身于电影世家的简·方达有着典型的方达家族血统。

简的父亲亨利·方达是好莱坞影视演员[41] 。和简一样腼腆而缺乏自信心,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简的母亲弗兰西丝·西摩·布罗考是亨利·方达的第二位妻子。是一个信心十足、大胆主动的美丽女子。可惜简·方达没有继承这些优点,倒在很大程度上步了父亲的后尘 。简·方达的同胞弟弟彼得·方达,1939年2月23日出生于美国,是好莱坞影视演员、编剧、导演、制片人。她的侄女布里吉特·芳达(彼得的女儿),出生于1964年,也是好莱坞影视演员 。

在简·方达的父母感情破裂后,她的母亲于1950年10月14日因精神受到刺激而丧失理智,在医院用刀片割断了自己的喉咙。失去母亲使简深刻地感受到了孤独与凄凉,但也帮助她养成了独立、坚忍、倔强的性格 。

感情生活

简·方达有过三次正式的婚姻,虽然是多姿多彩,却都以失败告终。除了继子继女以外,她自己生了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另外还收养了一个女儿。

1965年,简·方达嫁给了导演罗杰·瓦迪姆。婚后简留了长发并染成了金色,随着丈夫迁往巴黎。然而,瓦蒂姆对婚姻并不忠诚,他声称"妒忌是没有教养的行为",不允许妻子吃醋。瓦蒂姆还操纵了简的事业。他让简出演情色科幻片《太空英雌芭芭丽娜》,正是在拍这部电影时,简发现自己怀上了瓦蒂姆的孩子。1968年9月28日女儿凡妮莎·瓦迪姆出生在巴黎。最终,简·方达和瓦蒂姆于1973年1月16离婚 。

1973年1月19日,简·方达与政治活动家汤姆·海登结婚。她和海登一起住在圣塔莫尼卡的一处偏僻的屋子里,时不时造访越南北部宣传反战。1973年7月7日,她和海登的儿子特洛伊·格雷提在洛杉矶降生,他们让他随海登的母亲姓格雷提,他们觉得不论是"海登"还是"方达"都有太重的精神包袱。之后因海登出轨两人于1990年6月10日两人离婚。 1991年12月21日,简·方达与美国有线新闻网络CNN的创始人泰德·特纳结婚。然而仅仅一个月之后,泰德就被踢爆有了婚外情。简愤而离开,随即又在泰德的恳求下回到了他身边。2001年5月22日两人离婚。

2009年,简·方达与比她年轻4岁的音乐监制Richard Perry在一起生活,简向媒体宣布她们如果结婚会邀请两位前夫参加婚礼 。

晚年生活

1991年,简·方达发表自传《我目前的生活》并宣布息影 ;可是到了2005年她却又高龄复出了 。

2006年,简·方达出版了《简·方达回忆录》,书中简·方达把进入六十岁开始的人生,称为"人生第三幕"。作为一个演员,她深刻地指出生活与演戏的最大区别在于,生活是没有彩排的不能重来。深入地回顾以往,有助于每个人在结束之前把自己的"第三幕"演好,也就是把自己的"第三幕"过好 。

2010年11月15日,简·方达在接受《娱乐今晚》采访时公布患上乳腺瘤,她在例行的体检时被查出乳房内生有小肿瘤,并在经过检测确定良性后已成功切除 。

2011年,简·方达为某时尚杂志拍摄了一组写真,73岁的她身着透视装大秀完美苗条身材。由于父亲不停地向她灌输"形象就是一切"的观念,她从青春期开始就变得不喜欢自己,对自己的外表缺乏安全感,还患有神经性贪食症,年纪越大情况越遭。在50多岁后,她开始学着爱自己,重新开始规律运动。

人物评价

在美国人眼里,简·方达是一个伟大的演员,更是一个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是一个备受争议的女权主义者,又是一个经历婚姻坎坷的妻子;是一个激进的反战者,又是一个崇尚美丽的健美大师。简·方达是名符其实的传奇女性。她曾两次获奥斯卡影后,嫁过的三任丈夫分别是知名导演、政客和传媒巨头,她独创的健身操曾风靡全球。她热衷于慈善事业,特别是教导未成年少女避孕,大量捐款给生殖健康和性教育研究 。(新浪网评)

在1981年的影片《金色池塘》中,简·方达演了一个叫切尔西的受到伤害的女人,当44岁的她穿着粉红色的比基尼跃入水中时,她柔和的身姿、成熟的风情与角色灵魂融到一起,有一种独特的张力和层次感,她让我们明白了,比基尼不只是身体性感的放大镜,它还可以切入到人的命运里,说出女人情感世界细腻悲伤的部分--世界从此记住了简·方达的艺术才华和完美体态。(新快报评)

简·方达从年轻时起就坚持芭蕾舞和有氧运动,也许正因如此,她举止优雅,毫无老态。这一辈子,挺直的姿态、苗条的身材一向都是她的标签。不管她自己承不承认,简·方达就是时尚偶像,这一地位数十年来从未改变。她的一生穿过数不清的衣服,正是这些霓裳华服,塑造、拼凑、成全了她独一无二的人生 。(网易新闻评)

美国评论界认为自1910年起,美国只有两位真正的演员,一位是伊丽莎白·泰勒,另一位便是简·方达 。(新浪娱乐评)

简·方达是真正地属于电影世家,并非源于她的出身,而是源于她的才华 。(迈克尔·道格拉斯评)

人物争议

1972年,简·方达孤身乘前苏联飞机前往"敌人阵地"河内,巡视被炸的平民地区,探访挤满伤者的医院,并坐在用做攻击美军飞机的高射炮台上拍摄照片,宣扬反战。这幅照片在美国引起巨大轰动。她在越南演讲,抨击美国政府的侵略行为。这些举动令她得到"河内简"的称号,美国越战退伍军人非常憎恨她 。

21世纪的简·方达尽看上去"岁月静好",但她曾一度被称为"全美最被人憎恨的女人",甚至被批评为"叛国贼"。原因就是她越战期间对越南的访问 。

2017年1月,简·方达高调谴责加拿大总理贾斯廷·特鲁多,斥责后者违背在巴黎气候大会上所做出的承诺,并称:"别被那个徒有其表的家伙给蒙了"。而加拿大官方毫不客气地回应:简·方达的指控严重缺乏事实依据,她的做法无非是"借着好莱坞刷存在感","利用自己的名气强推片面的环保观点" 。

2017年3月,女演员和社会活动家简·方达在接受《The Edit》杂志采访时,非常勇敢的自曝在幼年时期曾被强奸虐待。方达在年幼时一直遭受性虐待,还曾经因为不肯跟老板睡觉而被解雇,而且方达一直觉得这是她自己的错--因为她没办法做或者说出正确的事情。此外,她还透露她的母亲弗朗西斯·西摩·布洛考也在幼年时期就遭遇过性虐待,结果她42岁就自杀身亡,当时简·方达只有12岁。在庆祝"强奸受害者治疗中心"成立40周年的活动中,方达通过母亲的医疗记录发现了这一信息,这些记录表明母亲在8岁时就曾遭到性虐待 。

芳达健身操

《百老汇的旋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