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洛伦佐·达·彭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Sisley讨论 | 贡献2020年1月13日 (一) 15:43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洛伦佐·达·彭特 Lorenzo Da Ponte,1749年03月10日-1838年08月17日),原名伊曼纽·科内利亚诺Emanuele Conegliano),义大利裔美国人,18世纪及19世纪著名歌剧填词家、诗人。

他因和作曲家莫札特合作完成了三部著名义大利语歌剧而著名,包括《费加洛婚礼》、《唐·乔望尼》、《女人皆如此》。

简介

1749年,彭特是犹太人,出生于维托里欧威尼托(意大利语:Vittorio Veneto),是意大利威尼托大区特雷维索省的一个市镇。

1763年受洗,后来成为牧师。

1764年,他的父亲Geronimo Conegliano, 当时是a夫), 想与一名天主教妇女结婚, 所以他将自己和家人归依罗马天主教 。

1773年,他被任命为神父及移居威尼斯。他以教拉丁语,意大利语和法语的老师为生,并开始写诗。

1780年,在维也纳定居。成为皇帝的正式诗人。约瑟夫二世(Joseph II)以此身份为众多音乐家创作了成功的歌词。

1783年,彭特在这里结识了沃尔夫冈·阿玛迪乌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进入了他文学生涯中最美好的时期。紧接著出现了三部杰作:《费加罗报》(1786年),《乔瓦尼》(1787年)和《范·图蒂》(1790年)。[1]在同一时期,他以Martíny Soler的Una cosa rara(1787)的歌词创作了个人最大的成功。彭特(Da Ponte)的恒久功绩源于他将藉入的主题注入新生活并融合悲剧和喜剧元素的能力。特别是他的《唐Juan 传奇》版本,对文学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1790年,约瑟夫二世去世后,彭特没有任何支持,就继续游荡。过著放荡的生活,尽管他是一名天主教神父,他有一情妇及与她生了两个孩子。

1799年,他被审判因与一位受人尊敬的女性发生性行为, 被判有罪,并被驱逐出威尼斯十五年。

1805年后,他移居美国以逃避债权人,最后定居纽约。在哥伦比亚学院教授意大利语和文学,并促进意大利的文化活动。

他的四卷回忆录(1823-27;洛伦佐·达·蓬特(Lorenzo Da Ponte)的回忆录虽然主要涉及将作者描绘成命运和敌人的受害者,但对于其19世纪初期美国的肖像而言却是宝贵的。[2]

参考资料

  • Warrack, J. & West, E. (199). 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Opera - 3rd Edition.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ages 115-116. ISBN 0-19-280028-0.  
  • Kennedy M.(2004). 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Music - 4th Edition.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ages 182-183. ISBN 0-19-860884-5.
  • 818莫扎特的词作家+好基友达·彭特☆
  • 一生一定要看的世界名曲故事 - 第 188 页 - Google 图书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