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1616年-1636年)又称大金汗国,是原明朝女真人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地区建立的政权,清朝的前身。后金之义,同“爱新”相同,是表明承袭完颜氏的金朝。
明末国内外矛盾激化,前后两次的万历朝鲜战争 ,国力消耗巨大,边墙以东的海西女真诸部内乱不已,均给建州部以可趁之机。 [1]
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袭封为指挥使,以祖、父遗甲十三副起家,起初努尔哈赤部受到明朝辽东都司的压制驯服,表面上忠顺于明朝,刻意隐藏自身野心。他相继兼并海西四部,征服东海女真,统一了分散在东北地区的女真各部。 [2]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金国,史称后金,改元天命。后金天命三年(1618年),努尔哈赤公布“七大恨”的讨明檄文,开始公开起兵反明。
天命十一年(1626年,明天启六年)努尔哈赤在宁远战役后逝世。皇八子皇太极继位。皇太极即位之后,为绕开明松锦防线,天聪十年(1635年)征服漠南蒙古察哈尔部,迫使朝鲜称臣。先后数次进入汉地烧杀劫掠,用绕道入侵的作法后来又执行五次,与明朝内部的流寇一同消耗明朝实力。 [3] 同时皇太极针对努尔哈赤时期的社会矛盾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天聪新政”。还继续完善和扩大八旗蒙古、八旗汉军,设立蒙古衙门管辖外藩事务,并更改“女真”族名为“满洲”。
清崇德元年(1636年,明崇祯九年),皇太极在盛京崇政殿称帝,改国号为“大清”,改元崇德。自此,大金国号停止使用。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 后金 | 建国时间 | 1616年(天命元年) |
简 称 | 金、大金 | 国号停用时间 | 1636年(崇祯九年,崇德元年) |
继承国(后身) | 大清 | 主要城市 | 沈阳、辽阳、抚顺 |
所属洲 | 亚洲 | 范 围 | 中国东北,亚洲远东地区 |
政治体制 | 君主专制政体 | 行政机构 | 内三院、六部 |
军事制度 | 八旗制度 | 国家领袖 | 努尔哈赤、皇太极 |
主要民族 | 女真族(满洲族)、汉族、蒙古族等 |
国号说明
发展
建州兴起
女真人一直居住在东北地区,后分为三部,其中一部最为强大,该部明代时称为建州女真。明朝后期,建州女真族在长白山西麓,松花江和辽河流域一带兴盛起来。明太祖时,明为包抄和压抑北元残余势力,在满洲一带设立远东指挥使司,开始着手控制女真部的各个部落。明政府先后将建州女真分成三个卫,总称“建州三卫”,其首领大多为女真部族的领袖。 [6]
建州女真猛哥帖木儿(努尔哈赤六世祖)时为明朝建州卫左都督,北方的部族兀狄哈势力强大,南下压迫建州女真。猛哥帖木儿被杀,建州部被迫南移,最终定居于兴京,并入建州卫。南移后,建州女真部与明朝政府交往密切,建州部社会生产力得到提高。 [7] 明隆庆四年(1570年),建州右卫王杲沿边作乱,被击斩后,儿子阿台继续和明军对抗。辽东总兵李成梁又发动攻击,向导觉昌安和儿子塔克世在混战中死亡。这场战争使“建州三卫”瓦解,部落零散,各自为政。而此时正是塔克世之子努尔哈赤任明朝建州部首领。 [7] 万历十四年(1586年)努尔哈赤被明政府袭封为指挥使,以祖、父遗甲十三副,相继兼并海西女真部,征服东海女真部,统一了分散在满洲各地的女真各部。八旗制度亦在此期间建立,成为后金的一种社会和军事组织形式。至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时,已对内称建州等处地方国王。 [8] 此后,努尔哈赤的内外联系更为频繁。内外发布政令、布告,记录各项公务事宜等,都是借用蒙古文或汉文来完成。女真人虽有自己的语言,但女真文字早已失传,故给日常交流带来诸多不便,而且由于缺乏懂蒙古文的人使得上下难于沟通。因此,努尔哈赤决心创制自己的文字--满文来书写满语。 [7]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二月,努尔哈赤下令借用蒙古文字编制满文。 [9]
后金立国
明朝末年内忧外患,边防也越来越松弛。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努尔哈赤迁都到赫图阿拉。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后金天命元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大金覆育列国英明汗” ,改元天命,成为大金汗王。此时的努尔哈赤已经统一了大部分女真部落。 [7] 后金天命三年(1618年,明万历四十六年),因为努尔哈赤认为明朝朝廷偏袒女真叶赫部而心生不忿的缘故,愤然颁布“七大恨”,起兵反明。 [7] 天命四年(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金与明的第一场关键战役——萨尔浒之战爆发。明神宗任命杨镐率领四路明军合击金军,准备直捣金国大本营赫图阿拉。四路军的主帅分别为山海关总兵杜松、辽东总兵李如柏、开原总兵马林和辽阳总兵刘铤。然而,明军情报却泄露给金军,使金军早有准备。结果努尔哈赤采取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方法,即“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就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努尔哈赤以少胜多大败明军,从而改变了辽东的战略格局,使得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此后金采取主动出击的方针,而明朝相对于后金处于被动局面。
天命四年(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努尔哈赤称大金皇帝。
天命六年(1621年,明 天启元年),努尔哈赤于三月十三日率重兵围攻沈阳。同年,金军还成功攻取辽阳,并下令迁都辽阳。 [7] 天命十年(1625年,明 天启五年),后金又决定迁都沈阳,并改沈阳为盛京。
天命十一年(1626年,明 天启六年),努尔哈赤于攻打宁远,是为宁远战役。然而宁远在明军将领袁崇焕的防守下久攻不克,后袁崇焕采用红夷大炮,击退金军进攻,努尔哈赤身患毒疽,不久逝世。 [10] 皇八子皇太极在一场权力斗争获胜后继位。
天聪新政
清太宗皇太极在既继承父汗的基业后,看到国家的弊政,从而固本维新,进行改革。皇太极的固本维新,采取了政治、军事、经济、民族、八旗、外事等多方面的措施。皇太极对后金的政权架构,仿效明制,设立内三院(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两衙门(都察院、理藩院),形成所谓“三院六部二衙门”的政府架构,基本完善了政府组织的体制和架构。皇太极提出“治国之要,莫先安民”,强调满洲、蒙古、汉人之间的关系“譬诸五味,调剂贵得其宜”。他决定:汉人壮丁,分屯别居;汉族降人,编为民户;攻陷城池,不杀降民;善待逃人,放宽惩治“民皆大悦,逃者皆止”。汉官汉民原从属满洲大臣,自己的马不能骑、畜不能用、田不能耕;官员病故,妻子要给贝勒家为奴。皇太极优礼汉官,以此作为笼络汉族上层人物的一项重要政策。对归降的汉官给予田地,分配马匹,进行赏赐,委任官职。汉军皇太极逐步设立八旗汉军,创建重(zhònɡ)军。宁远之战、宁锦之战失败后,皇太极明白了一个道理:战败的重要原因是没有最新式武器——红夷大炮。此炮为西洋人制造,满洲忌讳“夷”字而谐音为“衣”,称作“红衣大炮”。
改号大清
皇太极即位不到十年,他统一整个东北,并南下朝鲜,西征蒙古,屡挫大明官兵。由于东边的李氏朝鲜亲明,而且明朝作战时常有朝鲜兵参战,皇太极遂以此为借口下令攻打朝鲜,使得后者降伏。这场战争在朝鲜历史上被称为“丁卯虏乱”。此时山海关外,明政府只剩下锦州、宁远、松山三个据地,其他已成为大金的领土。明军将领袁崇焕因“咐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款则斩帅,纵敌长驱,顿兵不战。及至城下,援兵四集,尽行遣散。又潜携喇嘛,坚请入城”罪名被处以碟刑。从此后金基本控制了关外。不过,由于朝鲜王朝之后仍然奉行亲明政策,皇太极于十年后再次下令进攻朝鲜,最终迫使朝鲜屈服并成为其属国。这场战争在朝鲜历史上被称为“丙子虏乱”。迫国王李倧遣使请盟。
皇太极即位后,决定在南下入关之前解决蒙古这个后背隐患,以避免重蹈金朝的覆辙。为消弱林丹汗的势力,皇太极对蒙古各部采取联姻、劝诱、征讨一系列软硬兼施的策略。而且由于林丹汗后期在西藏红教喇嘛沙尔巴呼图克图的影响下皈依红教,引起信奉黄教的蒙古蒙古众多部的不满,使得这些部落开始疏远林丹汗。同时,在金军的优势武力打击下,漠南蒙古各部逐渐瓦解。林丹汗虽组织力量抵抗,但其下属已逐渐离心离德,纷纷向后金投降。三月,皇太极决定亲自对林丹汗进行最后一次决定性的征讨战。后金天聪二年(1628年,明崇祯元年),后金兵大破林丹汗于锡尔哈、锡伯图、英汤图一带(今内蒙古林西至克什克腾旗一线),林丹汗势力被逐出西辽河流域。
天聪六年(1632年,明崇祯五年),汗王皇太极会同归附的蒙古各部大举进攻林丹汗。皇太极进归化城后,兵骑四出,俘获甚众,土默特余部亦降于金 [11] 。
天聪八年(1634年,明崇祯七年),林丹汗逃至大草滩(今甘肃境内)一带安营扎寨,但在此因病去世。林丹汗去世后,其势力加速走向崩溃。
天聪九年(1635年,明崇祯八年),林丹汗之子额哲归降皇太极,并献上据说是当年元惠宗离开中原时带走的传国玉玺。漠南蒙古遂被并入后金版图。
皇太极于清崇德元年(1636年,明崇祯九年)在沈阳上尊号“宽温仁圣皇帝”,改国号为大清、改族名为“满洲”,改元崇德。 [13]
地理疆域
努尔哈赤先后攻取或招抚了浑河流域和佟家江流域的栋鄂部、浑河上游的哲陈部、哈达河上游的完颜部、鸭绿江部、长白山北麓的珠舍里部和讷殷部。到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建州女真各部。接着,努尔哈赤开始进攻海西女真的扈伦四部,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征服安楚拉库路,开始经营东海诸部。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后金天命元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县东)称汗,建立大金国,史称后金。不久又征服了叶赫河流域的叶赫部,于是扈伦四部全部归属后金。
后金天命四年(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努尔哈赤正式称大金皇帝,以后后金不仅不断攻占明朝在山海关外的据点,还多次越过长城,威胁北京,最南曾攻至徐州附近。
天命九年(1624年,明 天启四年),蒙古科尔沁部投降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明崇祯八年),后金出兵灭蒙古察哈尔余部。
清崇德元年(1636年,明崇祯九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接着又征服了索伦诸部,并完全吞并了东海诸部。到崇德八年(1643年,明崇祯十六年),清朝的疆域已经扩大到明长城以北,包括今内蒙古、东北三省和俄罗斯北至外兴安岭以北、西起贝加尔湖、东至萨哈林岛(库页岛)间。
政治军事
议政王大臣会议
议政王大臣会议,是“议政王”与“议政大臣”集议诸事的一种议政形式,在清朝前期相当长的时间里,为皇帝指挥下议处军国大政的最高权力机构。
努尔哈赤创立了八旗制度,分封子侄为旗主贝勒,辖治旗下人员,两者之间有着严格的君臣君民的隶属关系。天命年间,努尔哈赤亲领正黄、镶黄两旗,大贝勒代善是正红、镶红两旗的旗主,二贝勒阿敏主镶蓝旗,三贝勒莽古尔泰辖正蓝旗,四贝勒皇太极领有正白旗,镶白旗为汗王之长孙杜度辖领。汗王之其他子侄、孙阿巴泰等贝勒,也各自拥有汗王赐予的若干牛录。 [16]
由于各旗主贝勒的强大权势及其激烈争夺汗位,努尔哈赤于后金天命七年(1622年)三月初三日向八旗贝勒宣布,今后要实行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制度 [18] 。新汗王由八贝勒商议后“任置”,军国大政由八贝勒议处。天命十一年(1626年)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病故,经大贝勒代善提议,诸贝勒“任置”皇太极为新汗王,以汗王与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为主,辅以诸贝勒,议处全国军政要务 [16] 。
皇太极对这种“共治国政”制十分反感,利用各种条件和机会,极力压抑旗主贝勒权势,提高汗王的权力。这样一来,旗主贝勒的权势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制度难以延续下去了,因而议政王大臣会议应运而生。 [16]
清崇德元年(1636年,明崇祯九年)四月,大贝勒代善等八旗贝勒大臣尊天聪汗皇太极为“宽温仁圣皇帝”,改国号为大清,改元崇德。崇德二年(1637年,明崇祯十年)四月,皇帝又命贝子尼堪、罗托、博洛等与议国政,各旗又各设议政大臣三员。此时的亲王、郡王皆是议政王,杜度、岳讬、阿巴泰等在天命年间就是“议政贝勒”,此时继续与议国政,八固山额真原来便系在议政处,“与诸贝勒偕坐共议”,加上各旗专设议政大员三员,及几位被皇帝指定议政的贝勒,这就是“议政王大臣会议”或“议政王贝勒大臣会议”的全部成员,约有四、五十人。 [16]
崇德元年(1636年,明崇祯十年)起,清朝正式进入在皇帝指挥之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议处军国大政的新时期。崇德年间(1636—1643),议政王大臣会议的职掌不算广泛,各旗内部事务由该旗旗主贝勒处理,特殊者交六部,一般事务,如举行科举,佥拨差役,分配人畜财帛,兴建殿、堡、山陵工程,等等有关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政务,由各管理部务之王贝勒督责本部官员,分别处理,只是当各部事务“有不能决断者”,才由议政王贝勒大臣会同议决。此时议政王大臣会议之职掌主要有二,一是军务,“凡遇出师,必先议定而行”,二是审理满洲王公大臣刑案。 [16]
内阁制度
清入关前没有内阁的名称。但是皇太极统治下的后金已初具内阁性质的内三院。清崇德元年(1636年,明崇祯十年)三月,皇太极改文馆为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从文馆到内三院,虽任职者均为大学士、学士,但分工更明确了,有的负责编考历史,有的起草敕谕及注释古今政事得失,还有的向皇帝进讲。崇德以后内三院的大学士、学士们对皇太极的决策有了更大的影响。 [20]
剃发易服
女真族与广大汉族在发式上有很明显的差别,汉族蓄满发,女真族留辫发。 [21] 努尔哈赤把汉族改变发式、剃去头发作为其归降金国的标志,因此,他每攻占一个汉族聚居的地方,就下令汉族“剃发”,即剃去前半部头发,后半部依照女真族(满族)的习俗削发垂辫。 [23]
满汉同住
后金天命六年(1621年,明 天启元年)三月,金军接连攻克沈阳和辽阳以后,为了巩固对辽沈一带的统治,金当局急需把建州地区的女真民户迁入辽沈地区,为此努尔哈赤下令女真民户大规模地向西迁移。从十一月到十二月,建州的女真民户迁进了辽沈地区。为了妥善安置这些后迁进的女真民户,努尔哈赤采取女真与汉人合住同食共耕的办法。 [27]
军事组织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过程中,把女真人编为八个旗,旗既是一个行政单位,又是军事组织。每旗下面有许多牛录,一个牛录三百人,平时耕田打猎,战时打仗。这样既推动了生产,又加强了战斗力。
八旗制度
八旗制度的直接来源是“牛录额真”,本为女真人出猎开围之际临时设立的“十人之总领” [30]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于每个牛录设牛录额真1员,5牛录为1甲喇,设甲喇额真1员;5甲喇为1固山,设固山额真1员,创建黄、红、蓝、白四固山(四旗),是为后来八旗制度的主要基础。努尔哈赤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又增设四旗,将原来的旗帜周围镶上其它颜色。黄、白、蓝旗镶红边,称作镶黄、镶白、镶蓝旗;红旗则镶白边,称作镶红旗。它们与原本的纯色的正四旗合称“八旗”,此后旗色再未有变化。当时各旗尚由大汗与各旗主贝勒分别掌控。
天聪九年(1635年,明崇祯八年),后金在征服察哈尔部后,对众多的蒙古壮丁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重新整编,大部分蒙古人丁从满洲旗中拨出,正式组建蒙古八旗,旗制与满洲八旗相同。汉军单独编旗始于天聪五年(1631年,明崇祯四年),清崇德二年(1637年,明崇祯十年)分为二旗,旗色玄青,崇德四年(1639年,明崇祯十二年)再分为四旗。四旗为正青色旗和黄、白、红镶青边。崇德七年(1642年,明崇祯十五年)正式编为汉军八旗,旗制与满蒙相同。满洲、蒙古、汉军均由同一旗主管辖。因为有了这三个部分,一些史料又将八旗称作“二十四旗”。
虽然整体上,八旗有此三部份之分,但具体而论,八旗中的族属成分仍较之复杂。它主要以满洲为主干,辅以汉、蒙古、朝鲜(高丽)、索伦、锡伯、回和阿尔巴津人等族群,甚至还曾一度有越南人加入。从内部阶层上来说,八旗制度中大体有外八旗人、包衣和旗下家奴之分。外八旗即八旗中的旗份佐领,主要源于清朝入关前的自由民阶层,也是整个制度的骨干成员。包衣则是服侍皇室、王公的家内奴仆和庄园壮丁。旗下家奴是官僚和一部分富裕旗人的家仆。
民族文化
努尔哈赤害怕一盘散沙的蒙古重新统一,出现一个强大的蒙古汗国,因此他千方百计分化离间蒙古各部,采取分而治之的手段,逐步吞并。后金兴起后,对蒙古采取了既不同于中原汉族皇帝、也不同于金代女真皇帝的做法。他用编旗、联姻、会盟、封赏、围猎、赈济、朝觐、重教等政策,加强对蒙古上层人物及部民的联系与辖治。
努尔哈赤开始占据辽东的时候,对汉人实行“拒敌者杀之,不与敌者勿妄杀” [35] 的政策,他优待“尼勘” [36] ,给予了归降的汉人以民的地位,从他们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看,其身分接近于后金国人,亦即牛录属员。考虑到这些汉民与满洲的文化传统迥异,努尔哈赤也没把他们编入八旗。而对即对据城不降、不服从命令的汉人则实施镇压、屠杀。皇太极继位后,内部满、汉、蒙几十万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都聚集在辽河东、西。征服者和被征服者之间、满族统治者内部等等各种矛盾都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因此,他即位之初,就强调“满汉人民,均属一体” [39] ,特别注重消弥和缓和辽东满汉民族间的矛盾。
女真人在金朝时期曾依照契丹字创建女真字,但因金国亡于元朝之后中原女真人高度汉化,而东北女真又受到蒙古影响,导致女真文在明朝中后期彻底失传。所以后来努尔哈赤崛起,深感与明朝、朝鲜往来文书需要反复译写多有不便,于是指示大臣噶盖和学者额尔德尼二人创制文字来解决这一问题。后来,二人根据努尔哈赤之意创制而成并颁行,被后世称为“无圈点满文”(老满文),此后再经达海于天聪年间彻底完善,为“有圈点满文”(新满文)。努尔哈赤主持创制和颁行满文使其治下部民相互交流、书写公文、记载政事、翻译汉籍等方面更为便利。翻译而成的大量汉籍也使努尔哈赤本人及其后世统治者在中原历代王朝的历史中吸取了大量经验。 [28]
满族曾信仰萨满教。“萨满”是通古斯语,意为“疯狂的人”。汉译为巫师。满族的萨满教兼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偶像崇拜四重含意,故崇拜的神祇既多又杂。祭记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有宫廷与民间之别,富者与贫者之别及地区之别、家族之别。
清代,满族也有崇信佛教和关羽的,但祭祀仪式仍袭用萨满祭祀而有别于其他民族。驻防旗人后裔有家中挂祖宗袋的,袋中所装,为从关外带来的家乡的泥土。广州满族祭“落广祖”,所祭为第一代到广州落户的祖先。
满族的发式和头饰也很有特点。满族的男子都要留长辫子。入关以后,要求汉人男子也要留发,一直到辛亥革命推翻清朝为止。 [43] 满族妇女与男孩一样,成年后才蓄发,或绾或髻。髻的样式和名称有好几种,如两把头、架子头、大盘头等。满族妇女不仅很讲究发式,也很注意头饰。在清朝满族妇女的上层中,不仅要带旗头(一种用青绒、青缎做成的扇形头冠),而且要插上各种各样的银饰,满族妇女的耳环也与众不同,他们在耳朵上要扎三个耳眼,戴三只耳环,这种古老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