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理查德·耶茨

於 2019年9月26日 (四) 11:06 由 牛逼的土豪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理查德·耶茨(Richard Yates,1926年2月3日-1992年11月7日),美國小說家,被文學史長期不公正對待的大師,被遺忘的最優秀的美國作家。耶茨是"焦慮時代(the Age of Anxiety)的偉大作家",也是美國上個世紀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的代言人。他的處女作《革命之路》一推出即獲成功,當年與《第22條軍規》、《愛看電影的人》一同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提名。1962年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說集《十一種孤獨》出版,更被譽為"紐約的《都柏林人》"。隨後他陸續寫出《擾亂和平》(1975)、《復活節遊行》(1976)、《好學校》(1978)、《年輕的心在哭泣》(1984)、《冷泉港》(1986),生前最後一部小說《不定時代》至今未能出版。

理查德·耶茨
理查德·耶茨
出生 1926年2月3日
逝世 1992年11月7日

內容

國籍 美國

目錄

人物生平

1926年2月3日,理查德·耶茨出生於紐約揚克斯市,幼年時家庭生活並不安穩,三歲那年父母離異,在大蕭條時代,母親帶着他和姐姐在曼哈頓艱難度日,母親酗酒、容易歇斯底里,"當他們飢餓難耐或等着被人再一次轟走時,"母親卻對着他們高聲朗讀《遠大前程》。1944年從埃文中學畢業後,他沒有讀大學,原因之一是他受海明威的影響,認為作家應該融入生活的洪流中,通過鬥爭在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他參軍去了法國,像許多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作家一樣,他經歷過戰爭,但不幸在軍隊中染上肺炎,治療康復後,從德國退役,回到紐約,在此結婚。1951年,他帶着軍隊發給他的肺炎補償金舉家遷到歐洲,在歐洲的幾年中,除了寫作他什麼也不干。他坐在租來的房間裡,不停地抽煙,不停地咳嗽,不停地寫,一篇又一篇,但都不成功,《紐約客》拒絕了他的每一篇投稿 。1952年對他來說具有特別意義,這一年,他終於在《大西洋月刊》上發表了一篇小說,那是他旅歐一年後寫下的十五篇小說中的一篇。

耶茨在用文字建築他的文學之家時,現實中的家倒塌了,與妻子的關係破裂,妻子帶着他們的女兒從倫敦回到美國,暫時分居,1959年正式離婚,兩個女兒的撫養權歸了妻子。 從歐洲回來後,他先後在合眾國際社、雷明頓-蘭德公司工作過。為付賬單,他為人捉刀,代人寫作。1962年在布雷德洛夫作家創作班上,他繞場裸跑,宣稱自己是彌賽亞;他走了菲茨傑拉德不成功的老路,去好萊塢寫劇本。1963年他為時任司法部長的羅伯特·肯尼迪撰寫發言稿,在約翰·肯尼迪遇刺後,他接受了依阿華大學作家創作班的教職,但那一段經歷並不愉快。>

此後許多年,他都是孤單一人生活。生命中的最後一年他在波士頓。居住條件極為寒酸。

生命的最後十年,他的健康狀況極度惡化,由於肺結核,他呼吸困難,不停地咳嗽、氣喘,但他仍抽煙抽得像在燒爐子,即使在最後一年裡他得藉助氧氣面罩來呼吸時,抽煙也沒中斷過。喝酒是他又一個狂熱的嗜好,美國文學史與酒的關係異乎尋常地密切(福克納、菲茨傑拉德、哈特·克雷恩、海明威、伯里曼、契弗),但沒有幾個作家能像耶茨那樣全身心投入酒精之中。他白天不喝酒,他要寫作,一到晚上卻總是爛醉如泥,不醒人事。有一段時間他精神崩潰,幾次住院,他自己也說,"是的,我不斷進出精神病院。"仿佛他想儘快透支完自己的身體,1992年11月,耶茨死於肺氣腫及併發症,年僅六十六歲。[1]美國自然主義小說家理查德·耶茨主要創作集中於美國20世紀的50至80年代中期,其作品主要反映了美國50至80年代中下層人民的生存困境和心靈感觸-孤獨、困惑和悲苦。耶茨一生一共創作了7部長篇小說和兩部短篇小說集,其代表作《革命之路》曾與《第二十二條軍規》一起角逐1961年的美國國家圖書獎。

人物評價

被遺忘的最優秀的美國作家,二十世紀最具洞察力的作家。--《泰晤士報》.</p

耶茨是一位最傑出的現實主義作家,他自然地繼承了海明威樸實無華的風格以及卡佛的極簡約主義。然而,耶茨給我們的不只是這些,他的作品有一種透明感。這種透明源於菲茨傑拉德,他偉大的文學英雄。--《衛報》

美國最好的戰後小說家和短篇故事作家之一。他為他身處的時代貢獻了一些最出色的小說,也給今天有幸一讀的讀者帶來了樂趣。--《獨立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