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迈科普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风雨同舟讨论 | 贡献2021年9月21日 (二) 19:09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迈科普市(阿迪格语:Мыекъуапэ,俄语:Майкоп;英语:Mblekyan)是俄罗斯联邦南部联邦管区一级联邦行政主体阿迪格共和国的首都。位于北高加索库班河支流白河(一译:别拉亚河)的右岸。1878年设市。工业以机械制造(木材传送设备、金属切割机床等)、食品加工为主,以及造纸、电力和化学工业等。有阿迪格语言、文学、历史和经济研究所。[1]

城市概况

迈科普位于东经40°05′00″,北纬44°36′00″。在阿迪格语中是“坐落在苹果谷河流入口处的城市”。城市始建于1857年5月25日,由建在白河右岸的城堡逐渐发展起来的。1870年设县,1878年设市,现今城市总面积为58.62平方公里。

迈科普市是俄罗斯北高加索最美丽富饶的城市之一。是阿迪格共和国的行政和文化中心,俄罗斯绿化最好的城市之一,绿化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14%。白河沿岸公园是居民游客喜爱的休闲场所。

迈科普市是阿迪格共和国的工业中心,产值占共和国总产值的60%。

1897年,考古学家韦谢洛夫斯基在迈科普发现了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西徐亚人—萨尔马特人的遗址,命名为迈科普奥沙德古墓群(中国称:迈科普文化)。

行政区划

城市分3个非正式行政区,中心区、东区和西南区。

1939年,5.59万人;1970年,11万人;2002年,15.59万人(历史最高);据2011年统计,全市常驻人口为144,218人。人口密度:2460人/平方公里。

民族组成

俄罗斯族 :78.6%,阿迪格族:20.3%, 亚美尼亚族:5%,乌克兰族:2.5 %,其他:8.2 %。

官方语言

俄语和阿迪格语同为共和国的官方语言。

宗教信仰

居民主要信奉东正教和伊斯兰教

历史沿革

1857年5月25日,在现城市所在地开始建设军事要塞。为白河码头沿线防御点之一。

1870年,要塞升级为库班省迈科普县。1878年,撤县设市。1892年9月1日开设迈科普市立学校;1900年6月1日开始亚历山大戏剧学校。1895年,市立图书馆开业。1899年,建成普希金之家。

1909年,城区发现石油。1910年,城市电话网线铺设完成,同年12月12日,开通火车。1911年,城市自来水管铺设完成。1918年~1920年国内战争时期,白军曾占领过该市。1922年7月,随着切尔克斯(阿迪格)自治州的设立,并入该州。1936年,成为阿迪格自治州的首府。1938年,格罗兹尼——图阿普谢石油管线开通,开始向图阿普谢港和石油冶炼厂供油。

卫国战争时期,1942年8月9日~1943年1月29日被德军占领,为德国装甲集群所占。

1990年,自治州申请升级为共和国,1991年7月3日获得俄罗斯社会主义苏维埃共和国的批准。

气候特点

2010年1月15日记录本地冬季最高气温:23,4 °С

本市设有两个机场,迈科普民用机场,其土质跑道,雨天无法使用;所以使用更频繁的是汉斯卡娅军用机场。

火车站位于北高加索铁路线上。可通往卡尔梅克、达吉斯坦、车臣、克拉斯诺雅尔斯克边疆区、北奥赛梯等地。

市内有5条公共汽车线路,11条无轨电车线路。

教育

市内有多所高等学府,如阿迪格国立大学;迈科普国立技术大学;迈科普国立人文技术学院;阿迪格师范学院;阿迪格共和国艺术学院;迈科普医学院;阿迪格共和国职业技术学院,阿迪格农业科学研究所;阿迪格共和国人文科学学院;俄罗斯北高加索国家行政学院阿迪格分院;库班国立医学院分院等。

文化

主要文化场所:阿迪格共和国民族剧院;阿迪格共和国市内音乐剧院;国立民族舞蹈团;国立民族歌舞团;阿迪格共和国国立爱乐团,阿迪格共和国国立交响乐团等。

旅游

市内旅游景点:友谊纪念雕像、友谊广场、迈科普清真寺、迈科普啤酒厂、迈科普水电站等地。其中最著名的是迈科普文化古墓群。1897年,考古学家韦谢洛夫斯基在迈科普发现了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西徐亚人—萨尔马特人的遗址,命名为迈科普奥沙德古墓群(中国称:迈科普文化)。迈科普文化是东欧南部的青铜器时代早期文化,分布于北高加索山前地带,西起库班河畔,东到里海沿岸。年代为公元前第3千年下半叶。约公元前第3千与第2千年之交,后被北高加索文化所取代。

工业

主要工业为机械制造、食品加工为主,产品有液压吊车、切割机床、木材传送带等。大型工厂有电磁谐振器厂、机械制造厂、减速器厂、牛奶厂、啤酒厂等。

视频

迈科普 相关视频

冬奥圣火在迈科普传递
关注索契冬奥会 冬奥圣火在迈科普传递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