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吴瀛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Zardweeb讨论 | 贡献2019年1月5日 (六) 21:52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吴瀛涛(1916年7月18日-1971年10月6日),台湾台北人,为日治时期的作家、民俗学研究者以及翻译家。台北商业学校毕业,终战前旅居香港,以汉文日文发表诗作。战后仍持续创作,是少数跨语言世代的台湾人作家。先后出版《台湾民俗》及《台湾谚语》等著作。[1][2]笠诗社成员。

学经历

台北商业学校毕业,台湾商工学校北京语高等讲习班第五期结业。曾任台湾艺术社记者,台北帝国大学图书馆管理员。台湾光复后,曾任职于台湾长官公署秘书室,台湾省烟酒公卖局台北分局,兼任中、日文周报《中国周报》编辑。1936年,“台湾文艺联盟”在台北设立支部,吴瀛涛为发起人之一。1942年以〈艺妲〉获选《台湾艺术》小说悬赏,1944年曾旅居香港,并与诗人戴望舒等交往。在香港期间,开始发表中文诗作。台湾光复后,在《中华日报》副刊发表中、日文诗作及随笔。1956年与蓝荫鼎参加台湾画报社,1963年开始陆续在《今日之中国》上翻译有关台湾民谣与风俗的作品,1964年吴瀛涛与十一位诗友创办《笠》诗刊。

文学风格

吴瀛涛创作文类以诗为主,另有小说、散文、儿童文学以及台湾民俗相关研究等。吴瀛涛自小即热爱文艺,且热心参加文艺活动,是跨越日据时代末期的本省籍重要诗人之一,吴瀛涛认为诗离不开生活,对于诗的本质上要求应该具备时代意识和批判性,诗人李魁贤曾提到:“吴瀛涛是一位热爱生命,关怀现实的诗人,他的诗虽有些耽於哲理的冥想,但也有不少富于情趣的作品。”

参考资料

  1. 阮美慧. 吴瀛涛. 台湾大百科全书. 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 2009年10月28日. 
  2. 吴瀛涛. 台湾文学网. 国立台湾文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