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康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9年1月6日 (日) 21:43 由 南诏旧事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康海
康海
原文名 Yammie Nam
出生 1475年
陝西武功
逝世 1540年
國籍 中國
別名 沜東漁父
職業 文學家
知名作品 《對山集》
散曲集《沜東樂府》
雜劇《中山狼》

康海,(1475--1540)中國明代文學家。字德涵,號對山、沜東漁父,陝西武功人以詩文名列「前七子」。

個人經歷

孝宗弘治七年(1494)入縣學,時提學副使楊一清督學陝西,見海文,盛讚其才,言必中狀元。

24歲與三原馬理同舉於鄉,次年赴京會試落榜。

弘治十五年(1502),海28歲復參與會試,順利通過殿試對策稱旨。遂登進士第一,大魁天下。康海在殿試對策中,仗義執言,力陳改善吏制,裁汰庸官,重用才智之士,興利除弊。

升為翰林院修撰兼經筵講官,曾參與修憲宗、孝宗兩朝實錄。

武宗正德三年(1508)李夢陽入獄,為救文友,海往見同鄉劉瑾,通宵暢飲,不日夢陽獲釋。

八月,海奔母喪,途經順德遇盜。

正德五年(1510)八月,劉瑾[1]之一事發,被臠割3357刀,凌遲處死。海以同鄉受其株連,被削職為民。

明世宗嘉靖十九年(1540)十二月十四日去世,享年66歲。

個人成就

康海的出名,主要因為他寫過一部雜劇《中山狼》。《中山狼》雜劇是根據明人馬中錫的寓言體小說《中山狼傳》改編而成,四折,寫東郭先生冒險救子中山狼,使它逃過了趙簡子的獵殺。中山狼脫險後,恩將仇報,反欲吃掉東郭先生。東郭先生大恐,幸遇杖藜老人,將狼騙進書囊殺死。作品流露了對當政的統治集團人物的不滿。

康海廣招演員,自製樂曲,寫劇本、改革聲樂唱腔臉譜,自操琵琶,創建了自家戲班子,人稱「康家班社」。他招收弟子在家中教授他和王九思創作的「慷慨悲壯、喉囀音聲、有陽剛之美、有陰柔之情」的「康王腔」。自己動手創作的《中山狼》和《王蘭卿服信明忠烈》《杜子美遊春》等劇本,並讓戲班排練。康海的繼室張氏,出身樂戶,能唱善舞,聲振秦中。並培養出較有名的演員雙蛾、小蠻、春娥、端端、雪兒、燕燕等,更有「隨身四帥」金菊、小斗、芙蓉、採蓮,深受觀眾所喜愛。康家班演出的戲「歌有新詞、舞有嬌姿」,30年紅極家鄉,對秦腔發展影響很大。曾廣集千名藝人,參與秋神大賽活動。

康海不僅是秦腔藝術的先哲,且精通音律,善彈琵琶,被稱為「琵琶聖手」。

康海放歌泉林30餘年,初衷不改。歿時。除詩文集外康,還著有散曲集《沜東樂府》、詩文集《對山集》、雜著《納涼餘興》、《春遊余錄》等,尤以《武功縣誌》最為有名。評者認為康海編纂的《武功縣誌》體例嚴謹,源出《漢書》,「鄉國之史,莫良於此。」後世編纂地方志,多以康氏此志作為楷模。

因為文學理念相近,加上同時尊崇復古文風,康海與李夢陽、何景明、徐禎卿、邊貢、朱應登、顧璘、陳沂、鄭善夫、王九思等號稱「十才子」,又與李夢陽、何景明、徐禎卿、邊貢、王九思、王廷相號稱「七才子」,亦即文學史上的明代「前七子」。

詩作品

《聞箏》

寶靨西鄰女,鳴箏傍玉台。秋風孤鶴唳,落日百泉洄。座客皆驚引,行雲欲下來。不知弦上曲,清切為誰哀。

《邀客》

舊日追游盡,蕭條幸有君。無能消宿雨,未可怨朝雲。燕市茱萸酒,秦樓翡翠裙。共來拚一醉,應勝隔牆聞。

《客至》

客至傳鸚鵡,秦娥喚不來。隔年留洛賦,幾夜宿陽台。罷舞纖羅濕,還歌玉樹開。白頭慚料理,更鼓莫相催。

《東侍御園亭(二首)》

亭上花陰拂苑牆,渠邊流水浥飛淙。風流不減分司興,喚出紅妝勸酒缸。

《東侍御園亭(二首)》

燕家小妓石榴裙,笑酌雚把似君。玉面未從花里出,瑤箏先向月中聞。

參考文獻

  1. 劉瑾 百家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