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上海航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Bubble讨论 | 贡献2020年5月14日 (四) 00:52的版本 (added Category:營利機構 using HotCat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上海航空
图片来自ETtoday新闻云

上海航空(英语:Shanghai Airlines,),原名上海航空股份公司,简称上航,戏称调频航,成立于1985年12月30日,是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首批以地方政府资金支持创立的航空公司之一,亦是首批完全独立于当时国营民航系统的航空运输服务营办商。基地位于上海虹桥国际机场。2002年10月11日,上海航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初衷

上海航空成立的初衷是为了实现中国大陆台湾的“三通”,避免在飞机机身上出现国名和国旗而引起不必要的困扰。[1]

尽管日后两次变更全名,但由汪道涵书写的上海航空公司中文标识和SHANGHAI AIRLINES英文标识却一直保留。

现役机队

截至2018年12月,上海航空机队拥有下列飞机: 未来,上航的机队总数有望逐渐增长到100-200架的规模,东航体系内数量最多的一支波音737NG机队,将成为上航的主力;而东航向波音采购的787-9梦想飞机,更将有10架加盟上航、成为其旗舰机型。

历史沿革

背景

上海航空的波音707客机,当时使用的是蓝色涂装。1980年代初,随著上海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对外开放,旅游事业日趋兴旺,上海虹桥机场的旅客吞吐量不断增长,上海民航的客运能力无法满足当时的需求,当时出现了“乘机难”的问题,并成了上海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一个制约因素。

1984年起,开始组建上海航空公司。8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赵紫阳在听取陈国栋、汪道涵汇报了上海经济工作情况以后表示上海可以成立航空公司。10月1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交通办公室提出了3条意见:建议建立上海航空公司,作为独立经济核算企业,并应有自主经营权;以租赁或购买的方式增加客货运输机,以利迅速扩大运力;资金除国家拨款以外,可以自筹、银行贷款和国外贷款。

1985年2月19日,上海市政府交通办副主任贺彭年,应上海市市长汪道涵召见,受命筹建上海航空公司。1985年12月30日,上海航空公司成立。

1986年1月11日,上航用B-2424号波音707首次成功试飞上海至北京航线。并正式开通上海至北京、上海至广州的航线,两条航线均为每周1班。

1989年,上海航空向波音引进一批波音757双发动机客机,用以取代老旧的波音707,第一架于8月1日运抵,同年8月23日和11月1日用波音757分别复航沪广、京沪航线。截至1989年底,上航的2架波音757型飞机共飞行航班518班次,飞行884小时,运送旅客5183人次,运输货物1020吨。

1990年8月7日,第三架波音757型飞机抵沪,并获得民航总局颁发的适航证和国籍证。同年,上航又新开辟上海福州桂林厦门广州南京北京至南京航线。

1991年8月,上海航空集团公司正式成立,1994年,上航与日本航空在日航龙柏饭店举行“派遣乘务员研修合同”签字仪式。同年7月,上航引进第一架波音767飞机。

1998年5月上航开辟了首条国际航线,即南京--澳门(当时澳门仍属于葡萄牙)的定期地区航线,随后又开辟了上海--澳门的定期地区航线。并在2000年11月从地方政府企业改革成为由国家及地方所设的投资公司所控股的股份制有限公司——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0月11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A股市场上市。

2006年6月30日,由上航、盛航企业有限公司、捷航企业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的上海国际货运航空正式营运,经营货运业务。2006年4月11日,上海航空签署《议定书》,成为星空联盟观察员,并在2007年12月12日成为星空联盟的正式成员。

2009年6月6日,上海航空与中国东方航空公司获得政府许可,获准合并。东航采取换股的方式进行吸收合并上航。合并后,上海航空品牌依然保留。由于东方航空于2011年加入天合联盟,上海航空于2010年10月30日退出星空联盟,并与东方航空一起加入天合联盟。

2010年3月16日,上海航空有限公司成立;12月16日,原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被核准注销;由上海航空有限公司继承原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债权和债务。

2011年5月31日,上海国际货运航空长城航空货运部门与中国货运航空重组,并组建新的中国货运航空公司

影片

上海航空787-9登机|Shanghai Airlines 787-9 Boarding

参考文献

  1. 范鸿喜的回忆,刊于《世纪》杂志201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