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张云锦

Sisley讨论 | 贡献2020年4月29日 (三) 18:00的版本 (added Category:830 中國文學總集 using HotCat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姓名 张云锦
别名 绮年
出生年 不详
死亡年 不详
官宦经历 光绪十四年(1888)刘铭传议讨宜兰,调福建兵舰,亲自督全军驻苏澳,相持二个月,颇为瘴毒所苦,乃班师以镇海前营戍之。时张云锦随之,赋苏澳从军诗七首以记其事。
编著作品 著有《顺所然斋诗集》

张云锦(?~?),字绮年安徽合肥人。著有《顺所然斋诗集》。刘铭传驻台之时,尝开山抚番。

光绪十四年(1888)刘铭传议讨宜兰,调福建兵舰,亲自督全军驻苏澳,相持二个月,颇为瘴毒所苦,乃班师,以镇海前营戍之。时张云锦随之,赋苏澳从军诗七首以记其事[1] 。诗见连横《台湾诗乘》,今据以移录。[2]


七言律诗

苏澳从军四首之二
无路荒山峻,参天古木高。修蛇[3]临涧跃,怪鸟绕营号[4]。瘴毒蒸丰草[5],炊烟爇湿蒿[6]。不须言战事,士气已萧骚[7]

【题解】
本诗为七言律诗,收入《全台诗》第拾贰册。同治13年(1874)因牡丹社事件,清廷一改消极的治台政策,转而积极推行“开山抚番”等诸多措施。是年福建陆路提督罗大春应钦差大臣沈葆桢之请,负责北台防务,并开辟苏澳往奇莱的“北路”共200里,即今苏花公路前身。可惜这条耗资钜万,历经艰险才开凿出的道路,旋因种种理由而告荒废。光绪13年(1887)台湾巡抚刘铭传议请征讨兰地未驯化的原住民,调遣福建兵舰前来,并亲自督军驻守苏澳。同乡文人张云锦因此随军来台,亲眼目睹讨番战事的惨烈,遂写下此组诗。兹选四首中的第二首,主要描写原先花了大量经费人力开辟出的“北路”,如今已成了古木参天、荒山陡峭之地,战士们身处在此修蛇怪鸟出没、瘴毒蒸腾的环境,不须等到上战场,军队间早已迷漫著一股凄惶不安的士气,失去斗志了。

【延伸阅读】
1.   董正官〈生番〉,《全台诗》第伍册。

2.   陈衍〈题刘壮肃奏议后〉,《全台诗》第拾壹册。


注释

  1. 参考连横《台湾诗乘》。
  2. 吴福助撰
  3. 修蛇:大蛇。
  4. 怪鸟绕营号:号,ㄏㄠˊ。怪鸟围绕著所驻扎的军营不断的鸣叫。
  5. 丰草:茂密的草。
  6. 炊烟爇湿蒿:爇,ㄖㄨㄛˋ,烧。蒿,谷类的茎秆。军队作饭时只能燃烧潮湿的植物茎秆起火。
  7. 萧骚:萧条凄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