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饥饿·全球食物分配体系崩坏现场」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饥饿·全球食物分配体系崩坏现场'''》,[阿根廷] 马丁·卡帕罗斯 编,侯健//夏婷婷 译,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行 1: 行 1: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center><img src=https://www0.kfzimg.com/sw/kfz-cos/kfzimg/8007927/e1768ef0e2e1cbfa_s.jpg width="260"></center>
 +
<small>[https://www0.kfzimg.com/sw/kfz-cos/kfzimg/8007927/e1768ef0e2e1cbfa_s.jpg 来自 孔夫子网 的图片]</small>
 +
|}
 +
 
 《'''饥饿·全球食物分配体系崩坏现场'''》,[阿根廷] 马丁·卡帕罗斯 编,侯健//夏婷婷 译,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饥饿·全球食物分配体系崩坏现场'''》,[阿根廷] 马丁·卡帕罗斯 编,侯健//夏婷婷 译,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於 2024年6月24日 (一) 15:58 的最新修訂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飢餓·全球食物分配體系崩壞現場》,[阿根廷] 馬丁·卡帕羅斯 編,侯健//夏婷婷 譯,出版社: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於1986年11月18日在中國廣西桂林市成立,作為全國首批轉企試點的高校出版社[1],於2009年6月28日正式成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集團(以下簡稱出版社集團),成為廣西首家出版集團和中國首家地方大學出版社集團[2]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以「飢餓」為主題的紀實非虛構作品。為了講述飢餓的故事,作者走遍印度、孟加拉國、馬達加斯加、美國、阿根廷以及西班牙等地進行調查。他發現有眾多原因可能會導致飢餓:極度貧窮、戰爭動亂、健康問題、投機經濟。本書就是就要講述這些飢餓人們的故事,講述他們如何在惡劣環境中忍受飢餓。作者試圖探明,為什麼在當今世界,依然有人每天都在忍飢挨餓?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作者認為,在如今這個富足的世界,可能恰恰是資本主義的運作方式導致了令人覺得不可思議的富足下的飢餓。

作者介紹

馬丁·卡帕羅斯,1957年出生於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1976至1983年間,他曾活躍於多個地下刊物,期間在巴黎獲歷史碩士學位,之後旅居馬德里,在西班牙《國土報》工作。馬丁·卡帕羅斯高中畢業後就開始寫作,1987年回到阿根廷後陸續出版了一些旅行筆記,以及幾部小說。2004年,馬丁·卡帕羅斯獲得行星獎,該獎項的獎金數額僅次於諾貝爾文學獎。2011年,小說《活着的人》獲得埃拉爾德小說獎。

《飢餓》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已經在全世界超過25個國家出版發行。

侯健,文學博士,西安外國語大學歐洲學院西班牙語系副教授,拉丁美洲研究中心負責人,碩士生導師,中國翻譯協會專家會員,2022豆瓣年度譯者。譯有《從馬爾克斯到略薩》《普林斯頓文學課》《五個街角》《略薩談博爾赫斯》《艱辛時刻》《兩種孤獨》《科幻精神》薩拉米斯的士兵》終了之前》《沙漠中的戰鬥》《33場革命》等書。

夏婷婷,上海大學外國語學院西班牙語教師,上海大學全球問題研究院拉美研究中心研究員,研究方向為拉丁美洲史和拉美文化。譯有《飢餓》(合譯)、《阿帕奇:尋找卡洛斯·特維斯》。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