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虞美人令·冯翊送信道舅先归桐宫”的版本间的差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虞美人令·冯翊送信道舅先归桐宫</big>''' |- |<center><img sr…”)
 
YH讨论 | 贡献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第12行: 第12行:
  
 
| align= light|
 
| align= light|
 +
|}
 +
 +
'''虞美人令·冯翊送信道舅先归桐宫'''是南宋初年中兴名臣、[[政治家]]、词人赵鼎的作品之一。
 +
 +
赵鼎(1085年—1147年),字元镇,号得全居士。解州闻喜东北(今属山西闻喜礼元镇阜底村)人。南宋初年政治家、词人。
 +
 +
==信息==
  
 
 作品名称:虞美人令·冯翊送信道舅先归桐宫
 
 作品名称:虞美人令·冯翊送信道舅先归桐宫
第20行: 第27行:
  
 
 作者:[[赵鼎]]
 
 作者:[[赵鼎]]
|}
 
 
'''虞美人令·冯翊送信道舅先归桐宫'''是南宋初年中兴名臣、[[政治家]]、词人赵鼎的作品之一。
 
 
赵鼎(1085年—1147年),字元镇,号得全居士。解州闻喜东北(今属山西闻喜礼元镇阜底村)人。南宋初年政治家、词人。
 
  
 
==正文==
 
==正文==

2024年6月21日 (五) 15:56的最新版本

虞美人令·冯翊送信道舅先归桐宫

来自国学荟网的图片

虞美人令·冯翊送信道舅先归桐宫是南宋初年中兴名臣、政治家、词人赵鼎的作品之一。

赵鼎(1085年—1147年),字元镇,号得全居士。解州闻喜东北(今属山西闻喜礼元镇阜底村)人。南宋初年政治家、词人。

信息

作品名称:虞美人令·冯翊送信道舅先归桐宫

创作年代:宋朝

文学体裁:诗 词

作者:赵鼎

正文

魂消目断关山路。曾送雕鞍去。而今留滞古陪京,还是一尊芳酒、送君行。

吾庐好在条山曲。三径应芜没。诛茅为我补东篱。会待新春残腊、也来归。[1]

简介

赵鼎早孤,由母樊氏抚养成人。崇宁五年(1106年)登进士第。累官河南洛阳令。高宗即位,除权户部员外郎。建炎三年(1129年),拜御史中丞。建炎四年(1130年),任签书枢密院事,旋出知建州、洪州。绍兴年间几度为相,任内推崇洛学,巩固政权,号称“小元祐”。后因反对和议,为秦桧所构陷,罢相,出知泉州。旋即谪居兴化军,移漳州、潮州安置,再移置吉阳军。

赵鼎在吉阳三年,知秦桧必欲杀己,自书铭旌曰:“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随即不食而卒,年六十三。宋孝宗时,追赠太傅、丰国公,赐谥“忠简”。淳熙十五年(1188年),配享高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赵鼎被称为南宋中兴贤相之首。与李纲、胡铨、李光并称为南宋四名臣。赵鼎善文、诗、词。著有《忠正德文集》、《得全居士词》等。[2]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