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债务清偿」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 '''债务清偿'''是中国的一个专有文化术语。 语言一发即逝,不留痕迹。当人类意识到需要把说出的话记下来时,就发明…”)
 
 
行 1: 行 1: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center><img src=https://q9.itc.cn/q_70/images03/20240407/ceccc344a8e249cc81f0278e1f3a6be0.jpeg width="350"></center>
 +
<small>[https://www.sohu.com/a/769662617_121123769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
  
 
'''债务清偿'''是中国的一个专有文化术语。
 
'''债务清偿'''是中国的一个专有文化术语。

於 2024年6月28日 (五) 07:47 的最新修訂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債務清償是中國的一個專有文化術語。

語言一發即逝,不留痕跡。當人類意識到需要把說出的話記下來時,就發明了文字[1]。在世界範圍內,曾經獨立形成的古老文字除我們的漢字外,還有埃及的聖書字、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以及中美洲的瑪雅文[2]。後來,這些古老文字的命運各不相同,或因某種歷史原因而消亡,如瑪雅文;或因文字的根本變革而遭廢棄,如楔形文、聖書字,只漢字沿用至今,而且古今傳承的脈絡清晰可見,成了中華民族文化的良好載體。

名詞解釋

債務清償是指債務人按照約定的期限、地點、方式向債權人清償其債務。如果債務人全部清償完畢的,債權債務就終止;如果債務人逾期不清償的,要承擔繼續清償、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債務清償的原則

1、誠實信用原則;

2、全面履行原則,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

3、協作履行原則,債權債務當事人雙方要團結協作,保證合約的履行;

4、強制履行原則,債務人對到期債務不償還,執法機關可以強制其履行;

5、履行的效益原則,指債務人可合理選擇償債期限與方式。

債務清償的途徑

債務清償途徑就是指解除債權債務關係的方法。主要分兩大類,即正常途徑和特殊途徑。

1、正常途徑

正常途徑是債務人依據約定履行債務時所採用的方法。如企業到期足額以現金或銀行存款還銀行貸款、支付供貨廠商的應付貨款;用合質合量的產品或勞務償付預收貨款等。

2、特殊途徑

由於債務企業暫時的償債能力或約定條件的變更等原因,不能履行其債務時所採用的方法。依具體情況的不同,有以下方式:

(1)協商。它是因債務人的原因到期不能履行債務,經與債權人協商,由債權人做出讓步,同意延期償還並免除債務人違約責任的一種方法。在我國法律中,比較鼓勵這一和解糾紛的方式。因為,一方面有利於債權債務企業之間保持良好的業務關係;另一方面,又可避免採取其他方式所花費的開支。但這一方法只有在債權人對債務人有同情或樂觀預期時才使用。

(2)調解。因債務人的原因不能約期履行債務而又不能與債權人協商一致時,經由中間人調停,促成雙方當事人互相諒解,達成新的協議,使債務得到解決的一種方式。具體形式有:行政調解、仲裁調解和司法調解。不管具體調解形式怎樣,調解過程中必須遵守國家法律、政策規定,並在雙方當事人自願的前提下,達成不違背法律、政策的協議。

仲裁。雙方當事人將爭議交給共同信任並無直接利害關係的第三者或專業仲裁機構做出裁決,雙方有義務履行的解決債務糾紛的方法。儘管仲裁不具有一定的法律約束力,但作為法律的仲裁制度,還是具有一定的法律強制力即一方當事人在規定的期限內不履行裁決,另一方可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3)判決。雙方當事人不能通過協商等方式解決債務糾紛,當事人的一方到法院起訴,請求法院通過審判程序解決債務糾紛的方法。其結果是:債務人或履行原有債務,或按規定向對方支付違約金和賠償因欠債而給債權人造成的損失。它是一種強制手段即發生法律效力判決的當事人如負有履行義務,就應自動履行,如不自動履行,人民法院的執行組織可根據債權人的申請或審判組織的移送,按執行程序強制執行。

企業破產債務清償的順序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第一百一十三條,破產財產在優先清償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後,依照下列順序清償:

(一)破產人所欠職工的工資和醫療、傷殘補助、撫恤費用,所欠的應當劃入職工個人賬戶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費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支付給職工的補償金;

(二)破產人欠繳的除前項規定以外的社會保險費用和破產人所欠稅款;

(三)普通破產債權。

破產財產不足以清償同一順序的清償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

破產企業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工資按照該企業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