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跨域通办”的版本间的差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创建页面,内容为“ '''跨域通办'''是中国专有名词。 世界三大汉语词典分别是中国大陆的《 汉语大词典<ref>[https://www.sohu.com/a/576642268_12114…”)
 
 
第1行: 第1行: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center><img src=https://q5.itc.cn/q_70/images03/20240426/576542b0d8ae42ce8cac69b26cdc1872.jpeg width="350"></center>
 +
<small>[https://www.sohu.com/a/774520727_121117469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
  
 
'''跨域通办'''是中国专有名词。
 
'''跨域通办'''是中国专有名词。

2024年6月19日 (三) 07:51的最新版本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跨域通办是中国专有名词。

世界三大汉语词典分别是中国大陆的《 汉语大词典[1]》(共13册,5.6万词条,37万单词)、中国台湾的《 中文大辞典 》(共10册,5万词条,40万单词)以及日本的《 大汉和辞典 》(共13册,4.9万词条,40万单词)。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名词解释

跨域通办,指的是企业和群众办事,不再受地域和层级限制,就近可办、跨区办理、跨层联办。实现方式上,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升级“跨域通办”功能,建立“就近申报、异地收件、远程流转、属地办理、跨层联办”的跨域通办工作机制。

打破地域阻隔和信息壁垒,是跨域通办的内核。为使跨域通办真正“跨得了”,需要将市“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延伸至乡(镇)、村(社区),实行多点受理、电子传送、一点审核,市、县、乡、村四级同步受理审批。

术语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组织开展的包括我国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诸学科名词术语的规范和审定,“对支撑科技发展,保障语言健康,传承中华文化,促进社会进步,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该机构界定的“科技名词”(terms in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也称为“术语”,“是专业领域中科学技术概念的语言指称,即科学技术概念在语言中的名称”。

因此无论是文化核心词还是学科的专业术语,都是概念的语言指称或词和短语的固化形式。术语虽属语言中词汇的组成部分,却与一般词汇有较大区别。即为便于语言之间的信息交换,术语反映的是现代世界科学技术的通用概念,术语所指称的概念特征、概念关系、概念定义、概念体系、概念订名具有国际化和超语言性的特征。中国名词术语规范的国家标准实际上主要是基于汉语制订的,而汉语名词术语审订原则和方法又很大程度上参照了术语规范的国际标准,绝大多数现代汉语的科学技术术语是音译或意译的西方语言术语。这种做法无疑可以促进不同国家语言之间的信息交换,但是术语规范化在提高语言信息交换效率的同时,也会对语言多样性的保持和语言的自主创新产生消极影响,因此语言规范和语言创新是需要平衡与协调的两种语言发展过程中同等重要的目标和趋势。特别是对哲学社会科学的专业术语来说,术语所反映的相关概念范畴与其指称语言的关系非常密切,术语的规范制定与交流传播也会受所属语言的明显制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