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内生增长理论”的版本间的差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创建页面,内容为“ '''内生增长理论'''是一个专有名词。 世界三大汉语词典分别是中国大陆的《 汉语大词典<ref>[https://www.sohu.com/a/576642268…”)
 
 
第1行: 第1行: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center><img src=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021/70ed996d344e48eea8da406a92683ebc.jpeg width="350"></center>
 +
<small>[https://www.sohu.com/a/270337010_550962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
  
 
'''内生增长理论'''是一个专有名词。
 
'''内生增长理论'''是一个专有名词。

2024年5月13日 (一) 00:11的最新版本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内生增长理论是一个专有名词。

世界三大汉语词典分别是中国大陆的《 汉语大词典[1]》(共13册,5.6万词条,37万单词)、中国台湾的《 中文大辞典 》(共10册,5万词条,40万单词)以及日本的《 大汉和辞典 》(共13册,4.9万词条,40万单词)。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名词解释

内生增长理论是用规模收益递增和内生技术进步来说明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和各国增长率差异的一种经济理论,其重要特征就是试图使增长率内生化。内生增长理论就是抛弃了索洛模型外生技术进步的假设,以更好地研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的理论。

它认为经济增长是可以内生持续的,不会达到索洛模型的稳定状态。内生增长也得到了与索洛模型不同的结论:储蓄率的提高能够使经济的增长速度持久的提高。因为内生增长模型中投资是“增长引擎”,投资的外部性足够大,以至于它能够带动经济内生持续增长。

内生增长理论的分类

根据其依赖的基本假定条件的差异可以将内生增长理论分为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和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按照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使稳定增长率内生化的两条基本途径就是:①将技术进步率内生化;②如果可以被积累的生产要素有固定报酬,那么可以通过某种方式使稳态增长率被要素的积累所影响。

内生增长理论概述

内生增长理论侧重于人口增长、人力资本和知识投资在产生宏观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而不是技术和科学过程独立于经济力量的外生因素。

内生增长理论与古典增长理论和新古典增长理论形成对比,后者分别更侧重于自然资源禀赋、资本积累、专业化和贸易收益,以及对经济外生的新技术的采用。因此,在内生增长理论中,人口增长和创新对增长的影响大于物质资本。

内生增长理论并没有重新定义经济增长的概念,而是为解释增长的来源和促进增长的处方提供了额外的复杂性。

内生增长理论出现于1980年代,是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延伸。在他们1992年的论文“对经济增长经验的贡献”中,经济学家大卫·罗默、格雷戈里·曼昆和大卫·威尔使用与新古典理论相同的基本框架发展了内生增长理论。他们旨在解释如果对基础设施等有形资本的投资收益递减,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之间的财富差异如何持续存在。如果生产力增长是由其控制之外的因素外生决定的,那么这种差异应该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正如新古典模型所假设的那样。

内生增长理论通过假设技术进步不是经济外生的,而是由人力资本水平和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新人力资本的投资决定的,从而解决了这一挑战。通过用人力资本增强新古典增长理论,曼昆、罗默和韦尔为观察到的发展中经济体在20世纪的过程中未能与更发达的经济体融合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因此,内生模型表明,经济增长的关键决定因素是人力资本的积累、人口增长和知识。在以强大的知识产权为支撑的知识经济中,由于技术和人员投资的积极溢出效应,资本积累的回报不会递减。生产率增长取决于内生模型中研发和教育支出的差异。这反过来又促进了更快的技术进步。换句话说,可以培育优越的经济增长。

一些国家比其他国家增长更快的原因仍然是个谜。但内生技术变革的概念与非洲等地的人口增长和技术采用有关,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欧洲、日本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影响。经济体要想继续繁荣并提高生产力,就必须不断地自我改造和发展。

内生增长理论的内生性体现

①储蓄率内生

储蓄率的一种内生决定:储蓄率取决于居民的消费选择或者说对现期消费和远期消费(储蓄)的偏好。内生储蓄率意味着资本积累速度和资本供给的内生决定,从而决定经济增长的一个投入要素(资本)从数量上得以在模型内加以说明。

②劳动供给内生

内生增长理论的一条研究路线通过把迁移、生育选择和劳动/闲暇选择分析整合进新古典模型中来使人口增长内生化。首先,考虑针对经济机会的移入和移出。对于给定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而言,这一过程改变了人口及劳动力;其次,引入有关出生率的选择。这是容许人口和劳动力的内生决定的另一条渠道;最后,另一条与在一个增长框架中劳动供给的内生性有关的研究思路则涉及迁移及劳动/闲暇的选择——劳动力与人口不再相等。

③内生技术进步

为了解释经济增长的来源,弥补索洛模型的缺陷,罗默提出了一个具有外溢性知识的增长模型,在这个模型中,罗默假设技术进步是通过投资的外在性来实现的,由于知识的这种中间产品性质,使技术具有了外溢性。罗默通过引入一个显性的研究与开发部门来解释技术进步的内生性来源。卢卡斯则通过引进人力资本积累因素(主要是人力资本的外在性与人力资本生产中的正反馈)来解释经济增长的内生性。

内生增长理论对新古典增长理论假设的修正 1)经济增长不是由外部因素推动的(索罗模型认为经济达到稳态后,人均产出要增长只能靠外生的技术进步g和人口增长率n下降或储蓄率s不断提高才能推动),而是由经济系统中追求自身利益经济当事人自主最优选择的结果,因而是内生的。

2)放弃了索罗模型中资本的边际报酬递减的假设(这一假设不但把经济中资本报酬递增的现象排除在外,也暗含不同国家的人均收入必然趋同的结论),认为技术进步不仅带来产出的增加,也通过外部效应使其他要素的边际收益呈现非递减的趋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