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茶叶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茶叶蛋,著名中国小吃,中国的传统食物之一。是煮汁中加入茶叶的一种煮蛋方式,携带方便,登山,游客行人较多之处等场所置小锅现煮现卖,物美价廉。独特茶香味的茶叶蛋在台湾随处可见,是补充体力营养味美的好食品。看似简单的食材,制作好吃也要些许功夫,北宜公路的“将军茶叶蛋”老板王小姐指出得从选蛋开始,卤包秘方,到卤制过程都有要求。[1]

美食由来

根据相关文献推测,茶叶蛋极有可能是江浙一带最早食用的,江浙一带茶叶种植较早,且过节吃茶叶蛋的习俗由来已久。

故事传说早年,婺州举岩茶产地金华北山鹿田村旁,有一户姓张的农家,祖祖辈辈靠砍柴、种茶为生,没出过一个读书人。到了这一代,终于有了个读过几年私塾的儿子,叫张志学。他有一个怪毛病——嗜茶如命,而且非长在自己村边附近的举岩茶不喝。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岩茶一飘香,文思如泉来”,反之,则文思涸竭,什么文章也做出不出来了。

有一年,张志学下山乡试,考场中提供的是别处茶叶煎煮的茶水,他怎幺喝也喝不出个味来,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于是老走神。眼看考试时间快到了,试卷上还是空空如也,他情急之中便自作聪明地妙笔生花起来,写下一篇彼茶与此茶的品茶文章。结果,文不对题,名落孙山,被人传为笑谈。

张志学的妻子王雪茶因丈夫的这次笑话后,无论丈夫在哪里,都保证让他喝上家乡的举岩茶。张志学外出,王雪茶就包上一袋举岩茶放进他的袖袋里。张志学除了白天努力读书,晚上也时常用功到深夜。贤惠的妻子就与婆婆商量,把家里拿来换油盐的鸡蛋攒起来,将那举岩茶叶放进锅里和鸡蛋一起煮烧,那鸡蛋咬一口就有一股清清的茶叶香味沁入心脾,这样,终于解决了张志学的两难问题。

茶叶蛋只让丈夫一人享用,有一次,王雪茶从锅里捞茶叶蛋时,不慎让一只茶叶蛋滑落到地上,蛋壳摔破了,她捡起正要给丈夫端去,被婆婆阻止,说:“看你,破蛋怎能给志学吃呢,志学吃了破蛋还不尽做破文章了?”于是把破蛋递给旁边正馋著的孙子小皮。聪明的小皮吃了破蛋后,转念一想只要是蛋壳破了,自己就能吃上香喷喷的茶叶蛋啦!于是就想出了一个破蛋的办法。

这一天,小皮看见母亲又在煮茶叶蛋了,就悄悄等茶叶蛋煮熟了,便趁母亲不在的时候,搬个小凳到灶台前,然后站上去,一手抓过锅铲朝那鸡蛋上敲去。结果,小皮又如愿以偿地吃到了好几个破蛋。不过,小皮的这三番两次的技俩被母亲识破了。自然被母亲揍一顿。但自此以后也发现被敲破的蛋,茶香酱由入味,更美味了。[2]

清代美食家袁枚在其著作《随园食单》中,详细记录了茶叶蛋的制作过程,是可考最早最系统地介绍茶叶蛋做法的书籍。“鸡蛋百个,用盐一两,粗茶叶煮,两枝线香为度。如蛋五十个,只用五钱盐,照数加减,可做点心。”袁枚在书中这样写道。一次煮一百颗茶叶蛋,需用盐一两,加上粗茶叶,煮上“两枝线香烧尽”那么长的时间。[3]

食材

蛋20颗,红茶2包,乌龙茶适量,八角2颗,肉桂皮1小片,冰糖,酱油,水

习俗

清明是祭祖扫墓的日子,民间有一种说法,扫墓时将白煮蛋在墓碑上打碎,蛋壳丢在坟墓上,象征“脱壳”,预示生命更新,希望子孙能出人头地。[4]

吃茶叶蛋以三省跟地区最为流行,以前是到了年终岁暮或是重要节日家家户户都要煮茶叶蛋,江浙一带吃茶叶蛋叫捧元宝,旧时,新春拜年待客的元宝茶,就是茶叶蛋。

视频

美食凤味_台湾小吃-茶叶蛋_吴秉承
一步一脚印_发现新台湾_北宜公路 将军茶叶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