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貨幣工資剛性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貨幣工資剛性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專有名詞。

關於中國文字的起源[1]主要有兩種觀點:起源於刻畫符號和「圖畫文字」起源說[2]。我們現在已知的最早的文字是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

目錄

名詞解釋

貨幣工資剛性是指工人會對工資下降進行抵抗,工資只能上升,不能下降。但由於貨幣幻覺,工人會抵抗價格水平不變下的貨幣工資的下降,卻不會抵抗貨幣工資不變下價格水平的提高。

貨幣工資

(1)貨幣工資:又稱名義工資,是僱主支付給員工的貨幣形式的勞動報酬。

(2)實際工資=貨幣工資/物價指數

貨幣幻覺

貨幣幻覺指人們對貨幣所產生的一種錯覺,即一般人往往不考慮貨幣的實際購買力尚只注重貨幣的面值。因此,當貨幣工資與一般價格水平同比例增長時,實際工資固然維持不變,但具有貨幣幻覺的人卻會覺得他們的生活境況比以前更好。這種對貨幣價格的虛假判斷以及它所反映的只看重貨幣名義值而忽略其實際購買力的心理狀態,是貨幣幻覺產生並維繫的主要原因。

目前的宏觀政策有意識地保持貨幣幻覺,在貨幣供應量增長的同時,投資趨熱,在這一過程中,生產資料價格最先上漲。一般地,貨幣政策的作用有兩方面:一是產出效應,另一是價格效應。如果擴張性貨幣政策是以通貨膨脹來換取產出增長,我們說這種政策有着暫時的「貨幣幻覺」。貨幣幻覺一旦消失,就全部轉化為通貨膨脹。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