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249.12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IEEE 1394 的原始碼
←
IEEE 1394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IEEE 1394 8.jpg|350px|缩略图|右|<big></big>[http://www.elecfans.com/baike/UploadPic/2009-12/2009122110495972587.jpg 原图链接][http://www.elecfans.com/baike/shumachanping/shexiangji/20091221141181.html 来自 电子发烧友网 的图片]]] '''IEEE 1394''',别名'''火线'''('''FireWire''')接口,是由[[苹果公司]]领导的开发联盟开发的一种高速传送[[接口]],IEEE 1394是由[[苹果]][[电脑]]所创,其他制造商也已获得授权生产。“火线”一词为苹果电脑登记之[[商标]],因此其他[[制造商]]在运用这项科技时,会采用不同的名称。 IEEE 1394理论上可以将64台设备串接在同一网络上。传输[[速度]]有100Mbit/s、200Mbit/s、400Mbit/s和800Mbit/s,目前已经制定出1.6 Gbit/s和3.2 Gbit/s的规格。Sony的产品称这种接口为i.Link;德州[[仪器]]则称之为Lynx<ref>[http://www.doc88.com/p-2989810421585.html 计算机接口],道客巴巴,2014-06-13</ref>。 ==由来== IEEE 1394的原来设计,是以其高速[[传输率]],容许用户在电脑上直接透过 IEEE 1394 接口来编辑[[电子]][[影像]]文件,以节省硬盘空间。在未有 IEEE 1394 以前,编辑电子影像必须利用特殊硬件,把影片下载到[[硬盘]]上进行编辑。IEEE 1394的出现,曾经被期待是企业使用的SCSI设备的发展新类型<ref>[https://host.zzidc.com/wljc/904.html IEEE1394火线接口全面介绍],景安网络 , 2016-8-7</ref>。 由于早期在开发联盟内部的制造许可证定价的纠纷,造成了此[[技术]]在市场推广上被延误。在定价时,苹果公司想在每一个出产接头上营利1至2美元的许可费。其他联盟公司(如Intel)则认为此定价太高,如果联盟的所有公司都要求那么高的营利,一个接口的许可费将高达十几美元。联盟内的许多公司也是USB开发者论坛(USB-IF)的会员。由于此纠纷,联盟内的其他公司开始重视USB 2.0。 在制定规格的同时,硬盘价格也愈来愈便宜;[[SCSI]]设备因为LVD化而性能有了飞跃的提升,加上USB 2.0开发较为便宜,速度也尚且够用,因而它取代了IEEE 1394,成为了外接[[计算机|电脑]]硬盘和其他周边设备的最常用接口。 ==特征== IEEE 1394继承了成熟的SCSI指令体系,因此传输的稳定度和[[效率]]都相当地高。和USB2.0相比,对CPU的负担也较低;虽然IEEE 1394A的账面上的最高值低于USB2.0,但是实际上的传输速度胜过USB2.0。因此被使用在各种需要高速稳定传输[[数据]]的接口上。因为商标的关系同时有着FireWire、i.Link、DV端子等多种名字。 FireWire原本是苹果公司开发时的代称,在2002年5月29日,当时的苹果电脑正式于IEEE 1394的推广团体“1394 Trade Association”发表,将属于苹果的商标“FireWire”作为IEEE 1394的统一[[品牌]];另外索尼则是在苹果将FireWire作为统一的品牌之前,就在自己公司的数字[[影音]]、相机产品上搭载了IEEE 1394接口,并且命名为“i.Link”,并且注册为其商标。 ==视频== ===<center> IEEE 1394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为什么有的手机厂商还在用「落后」的 USB 2.0?</center> <center>{{#iDisplay:g09465xqyh8|560|390|qq}}</center> <center> 苹果公司1976年生产的电脑,如今天价,开机之后整个世界都安静了</center> <center>{{#iDisplay:e0789wd0isq|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312 電腦科學]]
返回「
IEEE 1394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