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ICL地震预警技术系统 的原始碼
←
ICL地震预警技术系统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ICL地震预警技术系统.jpeg|有框|右|<big></big>[https://pic2.zhimg.com/v2-d1a1f22a2f462895dd3455206677d17c_1440w.jpg?source=172ae18b 原图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28507590 来自 知乎 的图片]]] '''ICL地震预警技术系统''',也称大陆地震预警系统,是在[[中国大陆]]建成的一个地震预警系统,可以在地震波到达各地前的一段时间差内生成地震预警警报,向手机、[[电脑]]、[[广播]]、电视、专用接收终端等渠道发布预警信息。截至2016年3月,该系统运用中国大陆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已建成的部分台站,系统覆盖面积达到220万平方千米、覆盖人口占中国大陆人员密集之地震区人口的90%,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地震预警系统。ICL为“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英文名称“Institute of Care-Life”(关爱生命机构)的首字母缩写<ref>[http://www.ybzhan.cn/news/detail/44705.html ICL地震预警技术系统构建世界大预警网 ],中国仪表网,2014-10-21</ref>。 ==研发历史== ICL地震预警系统的主研者是中国留学生、[[物理学]]博士王暾,他本来在[[奥地利]]从事研究,但于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有感于中国没有地震预警系统,决定回国开发类似系统。当时,很多人不相信可以实现此种预警系统,只有七人愿意加入王暾的团队,成立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在成都双楠街道一个小区进行研究,历时数年。研究工作的资本是王暾到处赊借的300万人民币,在开展研究一年后已经用完,令团队面临财政压力,团队成员一度要用自己的积蓄来支撑研究项目;不过,随着地震预警系统渐具雏形,研究团队陆续收到政府扶持资金(20万人民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科技部]]专项资金,又在2011年得到300多万人民币的资金支持,得以纾解财政问题。 到了2012年,[[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已初步掌握地震预警和地震烈度速报的核心技术,并成功开发软硬件一体化系统,把[[技术]]融入到系统中,形成自主知识产权。这套地震预警系统在2012年9月通过四川省科技厅组织、鉴定委员会负责的[[科技]]成果鉴定,获评定为“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通过省部级科技成果鉴定的同类系统。 ==运作== 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后、而未及造成严重破坏前发出警告,原理为:在震中发生地震后,具破坏性的地震波有一段时间尚未传到各地,而由于[[电磁波]]比地震波快,系统可以把烈度仪监测到的地震波信息转为电磁波,在地震波到达前的数秒至几十秒发出预警。透过对地震波波形的监测、分析、汇总、综合分析,ICL地震预警技术系统能够生成地震预警警报,并以手机、电脑、广播、电视、专用接收终端等渠道来发布。系统吸收中国和其他地区的地震预警技术(尤其是[[日本]]),加以重大创新,又采用了多种世界首创的技术,例如现地法和异地法融合、[[烈度]][[声音]]提示等<ref>[http://www.mnw.cn/news/digi/1811300.html 九寨沟地震预警系统发挥作用 中国研发ICL地震预警系统介绍 ],闽南网,2017-8-9 </ref>。 ==视频== ===<center> ICL地震预警技术系统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60秒中国地震预警系统,引发外国网友纷纷点赞!</center> <center>{{#iDisplay:a0892em33h0|560|390|qq}}</center> <center>提前收到地震预警!成都响起预警信号!电视自动弹出</center> <center>{{#iDisplay:i3022nnx0tp|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350 地球科學總論;地質學總論]]
返回「
ICL地震预警技术系统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