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6.53.23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駱秉章 的原始碼
←
駱秉章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駱秉章'''(1793年~1867年),原名俊,37歲時改名[[秉章]],字籲門,[[號]]儒齋。廣東花縣人,乾隆初年居佛山東華里。父[[珝元]],号诚斋。 ==生平簡介== [[File:骆秉章.jpg|thumb|right| [http://www.yuwen360.com/d/file/ziliao/2018-09-04/a59f6d49dcd66b9e28218f1b30f3f6a3.jpg原圖鏈結] [https://ek21.com/news/tech/32250/] ]] 自少勤學,書法有很高的造詣,佛山市博物館藏有他的《楷書聯》,佛山園林建築"群星草堂"匾額就是他書寫的,現懸掛在佛山祖廟前殿的木刻對聯"逞披髮仗劍威風,仙佛焉已矣;有降龍伏虎手段,龜蛇雲乎哉"也是他的手跡。 和[[曾國藩]]、[[左宗棠]]等人並稱為“晚清八大名臣”,是中國近代史很有影響的人物。2013年12月,駱秉章被花都區列為首批9位“花都先賢”之一。 著有《駱文忠公奏議》、《駱秉章自撰年譜》等。 <ref>[http://www.yuwen360.com/mingren/ziliao/17905.html 駱秉章有兩本著作,很高的書法造詣]</ref> [[File:駱秉章.jpg|thumb|right| [http://www.cidianwang.com/file/20166/2016060713004529.jpg原圖鏈結] [http://www.cidianwang.com/shufazuopin/qingchao/268109.htm] ]] ===做事幹練,公正無私而仕途順暢===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三月十八日出生於[[廣東省]]花縣炭步鎮華嶺村。[[道光]]十二年(1832年)[[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遷移為江南道、[[四川]]道監察御史等職。外官任[[湖北]]、[[雲南]]藩司。不過因做事幹練,公正無私而仕途順暢。 道光二十年(1840年),受命稽察吏部银库,因銀庫虧空案,坐失察罪,褫職罰銀,但道光知其「持正無私」,並未嚴懲。 ===史稱「廣羅英俊之士,練勇助剿,軍威漸振」===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任[[湖北]]按察使、道光三十年(1850年)由[[貴州]]布政使升任[[湖南]][[巡撫]]。入湘十載,位居封疆,治軍平亂,功績卓著。 1851年太平軍起,駱秉章輔助調任湖南的湖廣總督程矞采督辦防務。 鹹豐二年(1852年),太平軍入湖南,駱秉章因早時未能嚴加預防而被革職留任。後太平軍圍攻長沙八十餘日不能克,駱以功復職,復署湖南巡撫。在其任內,駱極力支持[[曾國藩]]辦團練,並獨具慧眼延聘[[左宗棠]]為幕僚,史稱「廣羅英俊之士,練勇助剿,軍威漸振」。 ===聘左宗棠為幕僚,事無巨細,皆聽之=== [[咸豐]]三年(1853年)支持曾國藩辦團練,又聘左宗棠為幕僚,事無巨細,皆聽之。咸豐十年(1860年),奉命督辦四川軍務,率軍入川。咸丰十一年(1861年)任四川總督,鎮壓云南[[藍朝鼎]]领导的起义势力,解绵州之围,杀四万余人。赏加太子省保衔。同治元年(1862年),駱秉章派重兵防守大渡河,斷[[石達開]]後路,石達開被圍於安順場,之後石達開請求和談,駱秉章佯稱答應,後將石達開俘虜,解至成都凌遲處死。不忍全軍餓死,寫信给骆秉章,希望“宥我将士,请免诛戮”駱佯稱答應,後將石达开俘虜,被解成都处死。 [[同治]]四年(1865年),有眼病,力疾视事。同治六年(1867年)被任命为协办大学士、四川总督。 同治六年(1867年)農歷十一月十七日(公歷12月12日),駱秉章因病死于任上。終年74歲。清政府贈太子太傅,入祀良祠,和林則徐、胡林翼、李鴻章同被朝廷追諡“文忠”,名垂史冊。在湖南、四川兩省建專祠紀念。 ==最為人推頌的一點即能從大處著眼,放心任用人才== 駱秉章最為人推頌的一點即能從大處著眼,放心任用人才。曾國藩曾親率水師戰靖港,不利。駱的屬下請對曾上奏罷官,駱秉章一概拒絕,並稱:「曾公謀國之忠,不可以一時勝敗論也。」駱秉章察人之明,用人之賢集中體現在對於左宗棠的放手任用上。史稱,駱秉章對左宗棠「推誠相與,軍事一切專以相付」,左宗棠就說駱秉章對於自己,「所計畫無不立從。一切公文,畫諾而已,絕不檢校。」左宗棠逞其才智,駱秉章「端拱無為」,共同保證了政治軍事的順利進展。時人有「天下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左宗棠」之語。潘祖蔭則稱:「楚軍之得力,由於駱秉章之調度有方,實由於左宗棠之運籌決勝」。駱秉章與左宗棠在時人心目中的形象與地位可見一斑。<ref>[https://ek21.com/news/1/115577/ 為什麼說駱秉章是左宗棠的伯樂?]</ref> ==身為封疆大吏、湘軍統帥,卻是兩袖清風、廉潔奉公== 駱秉章身為封疆大吏、湘軍統帥,為官領軍數十年,雖然軍功卓越,地位崇高,權傾一時,卻是一名兩袖清風、廉潔奉公的官員,加上他平日慷慨大方,樂善好施,經常接濟同僚和窮人,其清貧令人難以置信。在他死後,成都將軍[[崇實]]問駱之侄治喪情形。其侄拿出駱秉章所有的家當,僅箱笥五六具。裏面除官服外,其餘衣服全是舊衣,其中還有粗布縫製的。餘有銀子八百兩,每封都有藩司印花,證明全是官俸銀。崇實大為感動,最後奉旨賞銀五千兩治喪,其侄方才有能力扶柩回鄉。這在晚清政壇極為罕見,左宗棠也被稱為清官,還留下了二萬五千兩存款,李鴻章的遺產更達到了四千萬兩白銀的天文數位,而駱秉章隻有八百兩。 ==光祿大夫家廟是清朝欽賜給駱秉章的家廟== [[File:光祿大夫家廟.jpeg|thumb|right|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301/a7999f5c7f184cbc944d370a54e16e0b.jpeg原圖鏈結] [https://www.google.com/search?rlz=1C1ASUC_zh-TWTW840TW840&q=%E5%85%89%E7%A5%BF%E5%A4%A7%E5%A4%AB%E5%AE%B6%E5%BB%9F&tbm=isch&source=univ&sa=X&ved=2ahUKEwjA36Hu26rkAhWIvZQKHcYmBlAQ4216BAgJECM&biw=1060&bih=505#imgrc=tWh5Rh8QcZGjrM:] ]] 清史稿中有關於駱秉章的記載:《清史稿·卷四百六·列傳一百九十三》 駱秉章父親是駱珝元,人們為紀念,為他修建了家廟,現在是文物保護單位; 光祿大夫家廟是清朝欽賜給駱秉章的家廟,由朝廷出資在炭步鎮華嶺村,建造,建於清同治年間(1866年)。1939年,遭日軍燒毀,僅存遺址。光祿大夫家廟重建完成後,將作為鄉土歷史,愛國主義和廉政歷史文化教育的場所。 家廟坐南朝北,三間二進,總面闊約30米,總進深約45米,建築佔地1000多平方米,鍋耳山牆,石灣陶脊,碌灰筒瓦,青磚牆,建築莊嚴、氣勢宏偉、工藝精細,有精美的木雕、磚雕、石雕、灰塑、陶塑、壁畫,現被列為花都區文物保護單位。<ref>[http://www.yuwen360.com/mingren/ziliao/17907.html 為紀念駱秉章,修建了家廟,清史稿中有關於駱秉章的記載}</ref> 2013年3月,經省、市文物專家考證鑑定,花都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批准,由駱秉章第六代孫[[駱鼎]]捐資1000萬元開始重建光祿大夫家廟。建成後將闢為駱秉章紀念館。 ==參考文獻== 1.《清史稿》列傳一百九十三《駱秉章傳》 2.鄭峰:《駱秉章、左宗棠關係考論》,《求索》2007年第9期。 ==參考資料== [[Category:清朝軍政人物|L駱]] [[Category:清朝书法家]] [[Category:中國人]]
返回「
駱秉章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