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77.23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頓巴斯戰爭 的原始碼
←
頓巴斯戰爭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頓巴斯戰爭'''<br><img src="https://www.dtmdatabase.com/Upload_File/images/%E6%9C%80%E6%96%B0%E6%B6%88%E6%81%AF/20180510/Vz3WxvG7mwdv440y4JIhffHeCcmlvNRPkuBKsSZNOWo.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dtmdatabase.com/News.aspx?id=768 圖片來自dtmdatabase]</small> |} '''顿巴斯战争'''(Війна на Донбасі 或Війна на сході України,东乌克兰战争)指2014年2月至今在[[乌克兰]]东南部[[頓巴斯]]的戰爭,由[[俄罗斯]]控制在乌克兰东部和南部的俄语地区的[[亲俄]]势力與乌克兰政府軍交戰。乌克兰东部和南部的俄语地区的亲俄势力要求将这些地区并入[[俄罗斯联邦]]。其中,[[克里米亚]]在2014年3月经过[[2014年克里米亚归属公投|公投]]后[[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宣布独立并随后加入俄罗斯联邦]];而[[顿涅茨克州]]<ref>[https://www.sohu.com/a/416807462_267106 顿涅茨克州],sohu</ref> 及[[盧甘斯克州]]等地亲俄民众也佔领了政府建筑物并升起[[俄罗斯国旗]],局势持续动荡,进一步引起外界担忧乌克兰爆发内战拖累全球经济。該波衝突亦間接導致[[馬來西亞航空17號班機]]被擊落之事故。 ====羅斯民族==== 在1200年前[[基輔羅斯]]是俄羅斯、烏克蘭([[小俄羅斯]])、白俄羅斯,是東[[斯拉夫人]]民族之共同文化發源地和搖籃,三國都承認基輔羅斯為羅斯文明之母,隨後蒙古[[金帳汗國]]入侵基輔羅斯而滅亡,以及波蘭-立陶宛大公國的軍事干預逐漸將古基輔羅斯之領土分裂,往後俄烏兩國並簽訂[[佩列亞斯拉夫爾條約]]合併,而在[[彼得大帝]]時期[[全俄羅斯]]完成吞并烏克蘭,將古基輔羅斯的各公國領土归入俄罗斯。 ====俄烏民族分化==== [[蒙古征服俄羅斯]]後以[[東斯拉夫人]]為主體的古[[基輔羅斯]]滅亡,兩國共同的歷史開始出現分歧。伊凡雷帝時期[[莫斯科公國]]從一個小公國逐漸統一了古基輔羅斯分裂的的領土,此時蒙古[[金帳汗國]]因為內部的分裂和爭奪汗位而分裂成許多小國家如[[喀山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和[[克里米亞汗國]],莫斯科公國並驅逐了蒙古金帳汗國在東歐和中亞的勢力,成為最强大的[[東斯拉夫人]]國家;而西烏克蘭被[[立陶宛大公國]]併吞,隨後又成為[[波蘭立陶宛聯邦]]的一員。烏克蘭中部的[[哥薩克人]]和[[哥薩克酋長國]]拒絕接受波蘭貴族的控制,因波蘭強迫西烏克蘭改宗[[天主教]],經常與波蘭聯邦發生衝突。西部烏克蘭的[[利沃夫]]成為[[小波蘭]]的一部份,中部烏克蘭要求改為加入[[文化]]相同的[[俄罗斯正教会]],最終哥薩克議會|Cossack Rada於1654年通過《[[佩列亞斯拉夫條約]]》,加入[[莫斯科公國]]。17世紀中期俄国控制了古基輔羅斯領土,但最西部的[[加利西亚 (东欧)|加利西亞地區]]處於奧匈帝國統治,產生近代烏克蘭民族主義思想,隨著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的獨立和烏克蘭語的推廣,[[烏克蘭-歐洲聯盟聯合協議|烏克蘭向西方靠攏]]的趨勢加大,與俄國矛盾日益尖銳。 ===衝突導火線=== 2013年11月底到2014年2月下旬,由于时任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受到俄方压力,停止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引发亲欧民众示威等一系列国内政治危机,最终导致亚努科维奇被解除职务,前往俄罗斯寻求庇护。随后,乌克兰反对派上台,组建了临时政府。之后克里米亚成为危机的焦点,并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公投并入俄罗斯。乌克兰随后举行了总统选举,波罗申科当选为新一任总统。 ===俄方干预=== 俄羅斯國內的媒體認為,美國在這次烏克蘭政變中扮演積極的角色,且使用[[雙重標準]]看待[[2014年克里米亞歸屬公投|克里米亞獨立公投]]、烏克蘭政權更迭以及[[科索沃戰爭]],其[[北約東擴]]的政策和顏色革命試圖顛覆其政權是導致烏克蘭內戰的主要原因。美國等西方國家則指責俄羅斯煽動並支持烏克蘭東部分離主義武裝發動叛亂,美國及許多其他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發動經濟制裁。而俄羅斯媒體聲稱高達5000烏克蘭平民被政府軍砲擊而死亡的人道主義危機西方國家及媒體並未給予高度關注,是雙重標準。俄罗斯的舆论不能接受失去在乌克兰的影响力,而由于乌克兰对于俄罗斯的重要地位,将乌克兰纳入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欧亚一体化]]进程,使之成为俄罗斯实现大国崛起的战略依托是[[普京]]治下的俄罗斯的重要目标,但由于西方日益深入地介入乌克兰事务,在乌克兰与俄的竞争日益激烈,而俄罗斯发展模式及其主导的欧亚一体化在与[[欧盟]]和北约的竞争中日益失去吸引力,俄罗斯对于乌克兰倒向西方的担忧和挤压俄战略空间的不容忍致使其强硬应对。对普京而言,“基辅倾向西方的行动对俄罗斯是一种冒犯,对醉心于帝国原有疆界的人来说,这是一场[[零和博弈]]。” ==背景== ===歷史因素=== [[大俄羅斯|俄羅斯民族主義]]者認定的[[新俄羅斯]]是一個歷史名詞,其歷史上的疆域包括[[黑海]]北部連接[[俄羅斯帝國]]的領土,於十八世紀下半葉[[第五次俄土戰爭|俄羅斯-土耳其戰爭]]時產生,包括今烏克蘭東南部各州,以及庫班區域,是[[葉卡捷琳娜二世|凱薩琳]]女皇於俄土戰爭後取得之俄羅斯領土。這個詞一直使用到1917年的[[十月革命]]後,之後新俄羅斯土地的割讓被[[蘇聯]]政府教育视作為十月革命的結果和妥協[[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和[[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兩國之間的分歧。烏克蘭的獨立正是因為列寧簽訂了布列斯特和約,史達林時期烏克蘭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蘇聯一國三票的由來在此,史達林並給予烏克蘭獨立國家地位,並將二戰前瓜分波蘭之利沃夫領土劃歸烏克蘭管轄,理由是讓烏克蘭民族統一在一個國家裡,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在1956年又將克里米亞劃歸烏克蘭管轄。 烏克蘭東南部較早被征服,[[俄羅斯化]]較深,而在1991年蘇聯解體後烏克蘭執行一系列去俄羅斯化政策引起當地俄裔不滿衝突逐漸暴發到東南部各州,但是在頓巴斯地區抵抗強度最高。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在衝突後自行宣佈獨立,而後兩國合併成立[[新俄羅斯聯邦]]。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軍政事件]]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頓巴斯戰爭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