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7.67.11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青海当归 的原始碼
←
青海当归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青海当归</big> ''' |- | [[File:青海当归.jpg|缩略图|居中|[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7622188&sid=7896283 原图链接]]]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学名:青海当归 拉丁学名:Angelica nitida 别 称:麻母(四川若尔盖)、独活(青海门源)、白芷(甘肃玛曲)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原始花被亚纲 分布区域:产青海东南部及四川北部。 |} '''青海当归'''(学名:Angelica nitida)多年生草本,根圆锥形,多不分枝,黄棕色;茎绿色或带紫色,有细槽纹,光滑无毛,仅上部有粗 短硬毛。复伞形花序,花瓣白色或黄白色,少为紫红色,长卵形,顶端渐尖,稍反曲;花柱基扁平,紫黑色,花柱短而叉开;果实长圆形至卵圆形。产青海东南部及四川北部。生长于海拔2600~4000米的高山[[灌丛]]、[[草甸]]、山谷及山坡草地。 <ref>[http://www.iplant.cn/info/%C7%E0%BA%A3%B5%B1%B9%E9 ], , 2020-01-18</ref> ==青海当归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根圆锥形,多不分枝,黄棕色,长5-10厘米。茎绿色或带紫色,有细槽纹,光滑无毛,仅上 部有粗短硬毛。基生叶为一至二回羽状全裂,裂片2-4对;叶柄长3-5厘米,基部膨大成宽管状的叶鞘,叶鞘长4-6.5厘米,宽至2厘米,两面无毛;茎上部叶为一至二回羽状全裂,叶片轮廓为阔卵形,长5-8厘米,宽5-7厘米;顶生叶简化成囊状的叶鞘,外面有短毛,顶端有3 深裂的叶片;末回裂片长圆形至椭圆形,厚膜质,长1.5-4厘米,宽1-2厘米,上表面深绿色,下表面淡绿色,顶端钝,有白色膜质的短尖头,基部近截形,边缘锯齿钝圆,有缘毛。复伞形花序,直径6-10厘米,伞辐9-19,长1.5-4厘米;无总苞片;小伞花序密集或近球形, 有花18-40;小总苞片6-10,披针形,尾状渐尖;花无萼齿;花瓣白色或黄白色,少为紫红色,长卵形,顶端渐尖,稍反曲;花柱基扁平 ,紫黑色,花柱短而叉开。果实长圆形至卵圆形,长5-6.5厘米,宽3.5-5厘米,侧棱翅状,比果体狭,背棱线状,隆起,顶端有宿存的紫褐色扁平花柱基;背棱槽内有油管1,极少为2,侧棱槽内有油管2,长短不等,合生面油管2。[[花期]]7-8月,[[果期]]8-9月。 [1-2] ==青海当归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2600-4000米的高山[[灌丛]]、[[草甸]]、山谷及山坡草地。 ==青海当归分布范围== 产青海东南部及四川北部。模式标本(H. Smith no. 4069)采自四川北部黄胜关。 ==青海当归主要价值== 青海省互助县民间用花治头痛,根代替当归治血虚、月经不调,各种血瘀头痛及关节炎。 性味与归经: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功能与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用法与用量:6~12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临床应用: 当归补血汤(《内外伤辨惑论》) 治血虚发热证。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舌淡,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亦治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 头痛,或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黄芪30g,当归6g。水煎,空腹时温服。方中当归养血和营,补虚治本,为臣药。 2.当归四逆汤([[《伤寒论》]]) 治血虚而寒凝经脉证。手足厥寒,舌淡苔白,脉细欲绝或沉细者;或寒入经络,腰、股、腿、足疼痛。当归12g,桂枝9g,芍药9g,细辛15g,甘草5g,通草3g,大枣9枚。水煎服。方中苦辛甘温,既可补营血之虚,有可温行血脉之滞,为君药。 3.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治气虚血瘀之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涡斜,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舌暗淡,苔白,脉缓。黄芪120g,当归尾6g,赤芍5g,地龙3g,川芎3g,红花3g,桃仁3g。水煎服。方中当归尾活血和血,且有化淤不伤血之妙,为臣药。 ==青海当归本种提示== 根据从瑞典Mus.Bot.Upsaliense和瑞典Forgiftad标本馆借来的H.Wolff鉴定的H.Smithno.4069的同号模式标本观察,认为A.nitida和A.chingaiensis的形态特征是一致的。两者的叶缘齿上均有白色的短尖头,有缘毛,花瓣均为淡紫色,分生果侧棱翅状 ,均比果体狭窄。仅A.nitida的伞辐为6-20,而A.chinghaiensis的伞辐为9-19。A.chinghaiensis的主要特征是花柱基紫黑色,花柱短而叉开。分生果背棱线形,隆起,顶端有紫褐色扁平花柱基。在A.nitida的原始记载中对这些特征未做记述,但在H.Smithno.4069的模式标本上却明显地存在这些形态特征。同时二者均 产于四川北部。根据以上比较,作者认为A.chinghaiensis应列为人nitida的异名。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Category:410 醫藥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青海当归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