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8.117.17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電雷學校 的原始碼
←
電雷學校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電雷學校'''<br><img src="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0524%2F3fdaa6c2j00qtl8lt000td000cc008xp.jpg&thumbnail=65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163.com/dy/article/GAOKQ7QN0543UF81.html 圖片來自163]</small> |} '''電雷學校''',建立於1932年,創辦者為[[歐陽格]],為[[中華民國海軍]]的訓練學校。它不歸於[[中華民國行政院海軍部|海軍部]]管轄,而是直屬中央陸軍參謀本部,其中的人員也多由[[黃埔軍校]]轉任,因此當時風評或是自稱都自命為「海軍中的[[黃埔軍校]]」。此校的畢業生被稱為「電雷系」,是中華民國海軍早期[[人事]]四大派系之一,著名的畢業生有[[黎玉璽]]、[[崔之道]]、胡敬端、齊鴻章、胡嘉衡等人。 ==歷史== 在民國18年(1929)4月國民政府海軍局改組為[[中華民國海軍部]],缺乏政治與軍事實力的海軍局代局長歐陽格被排擠出海軍部。蔣中正資助歐陽格至[[英國]][[格林威治皇家海軍學院]]深造學習海軍戰術,在進行1年半的深造後,歐陽格在[[九一八事變]]後決心返國抗日,直到[[東北抗日聯軍]]兵敗後才返回南京。 歐陽格返回南京後,向[[蔣介石]]提出建議,建立一支以[[魚雷快艇]]為主的海軍部隊,希望能以小勝大,擊敗[[日本海軍]]的侵略。 民國21年(1932)7月,蔣中正批准在[[江蘇省]][[鎮江]][[北固山]][[甘露寺 (镇江)|甘露寺]]成立電雷學校,由歐陽格任校長、煙台海校畢業的[[薩福疇]]擔任教育長,開始向外界招生,命名為「電雷」,是指採用電器施放[[水雷]]與[[魚雷]]。該地鄰近[[江陰要塞]],駐守著由[[國防部參謀本部|國民政府參謀本部]]直轄的江陰電雷大隊(清朝時代即成立的江陰水雷營),在電雷學校建校時,軍事委員會將電雷大隊的器材與編制轉讓給電雷學校使用,在訓政時期的制度來說,電雷學校是由[[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第一廳管理,而非第二廳(管理陸、海、空軍事務的總理部門),自然也獨立在海軍部的管理範疇之外。海軍部對於軍事委員會在其體系之外成立其它海軍大加反彈,並以各種途徑抵制電雷學校的運作。包括不承認歐陽格在海軍的[[軍階]]、不授與電雷學校學生海軍學籍資格,並宣告不授發該校畢業生海軍軍階、不提供軍艦供電雷學校實習。 軍事委員會反制海軍的鬥爭手段則是運用陸軍的力量反制。歐陽格的軍階問題後來以改授陸軍少校,並升任海軍中將(後在海軍部的對抗下以少將授階)、帶隊幹部最初由黃埔軍校畢業生負責,後招募被福建人排擠的[[黃埔海軍學校]]、[[吳淞海軍學校]]、[[煙臺海軍學校]]等地之畢業生解決教育能量的不足、實習船隻則是歐陽格運用私人交情向[[浙江內河水上警察廳]]商借砲艇「海靜艦」進行,後來軍事委員會亦調撥其控制的[[策電號砲艦]]給電雷學校改善教具,但建校初期仍缺乏大型新式艦艇。直到民國24年(1935)向[[江南機器製造總局|江南造船廠]]購置同心、同德、自由中國等三艘訓練艦後,電雷學校才建置完整的水上實習能量。 在海軍部與軍事委員會的鬥爭中,電雷學校逐漸排除建校的阻礙,並在民國22年(1933)1月開學。電雷學校第一期招考航海班學生50人、學兵300人,這批人員在民國23年(1934)12月畢業。電雷學校的第一期生畢業,軍事委員會此時已排除海軍部的反對意見,並讓該校畢業軍官以海軍少尉授階。 由於電雷學校的經營陸續上軌道,且軍政部在與各地軍閥交戰的過程中逐漸收回以前被其它軍閥控制的軍艦,對於非閩系控制的海軍官兵的需求日續增長,電雷學校的課程也不再只能縮限在佈放水雷魚雷,而需要更完整的海軍教育。 民國25年(1936),電雷學校遷校至[[江陰]][[黃山港]],更名為「軍政部電雷學校」,隸屬於行政院下,校長蔣中正、教育長(實際校務營運者)歐陽格。由於校地位置遷入江陰要塞區,負擔首都防務之責,電雷學校趁此大規模擴張,除了向[[英國]]、[[德國]]採購[[魚雷快艇]],也雇用外籍顧問改善教育品質。同年11月,已完成學業的[[馬尾海軍學校]]輪機班第四期學官,在畢業典禮前因一次早點名為陰雨天氣,大部分學官並未到操場點名,這30人遭到教育長[[周憲章]]以「嚴重違反紀律」之罪名開除。歐陽格從被開除的30位學官招收了12位非福建省籍學生轉入電雷學校,並以「電雷學校輪機班第一期」生授階畢業。這12人中後來晉升將官者包括[[王先登]]、[[袁鐵忱]]、[[楊珍]]等人。 1937年,軍事委員會下令由電雷學校直屬部隊與[[江陰要塞]]等防衛武力組成江陰江防司令部,下轄魚雷快艇大隊與一批練習艦艇。曾發動夜襲日本海軍第三艦隊旗艦[[出雲號裝甲巡洋艦|出雲號]],但失敗。12月,電雷學校後撤至[[江西省]][[廬山市|星子縣]],後撤入[[四川省]]。1938年6月28日歐陽格以貪污、作戰不力的罪名遭逮捕,電雷學校奉命解散,學生併入[[青島海軍學校]],而艦艇則合併到海軍總司令部。 ===學校=== '''学校'''(或稱[[學院]]) 是一種為[[教師]]及[[學生]]提供[[教学]]環境的[[機構]],並通過特定的[[教育]]方式增進對學生的知識和價值體系。現時,大部分國家設有正式的教育制度,有時更為國民提供[[義務教育]]。在正式的教育制度下,學生需在不同類型的學校接受教育。這些學校的分類因文化和制度而異,但可以總括為[[小學]]、[[中學]]和[[大學]]。小學一般為兒童而設,提供基本教育。學生在完成小學教育後,通常會就讀中學。最後,提供[[高等教育]]的學校可成為「大學」或「[[專科學校]]」。 在這些主要學校類型外,在某些國家的學生可能會在小學教育和中學教育的前後在其他學校接受教育。[[幼兒園]]和[[幼稚園]]為[[幼童|年幼兒童]]而設,在小學教育前就讀。在完成中學教育後,中學生可選擇就讀大學、[[職業學校]]、專科學院或[[神學院]]。某些學生可以選擇就讀另類學校,接受有別於主流教學方法和課程的[[另類教育]]。<ref>{{cite web |url=https://oda.hio.no/jspui/bitstream/10642/888/2/802941.pdf |title=Leseferdighet og skolevesen 1740–1830 |publisher=Open Digital Archive |access-date=15 May 2014 |archive-date=2016-04-1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414015817/https://oda.hio.no/jspui/bitstream/10642/888/2/802941.pdf |dead-url=no }}</ref> 學校也可分為政府營運和私人營運的學校。[[私立学校]]通常在政府教育未能夠提供某種教育方法或課程時設立。某些私立學校有宗教背景,在政府未能提供宗教教育時,作出額外教育,如[[基督教學校]]、[[伊斯蘭學校]]、[[佛教學校]]等。為成人而設的學校更提供專門教育,如[[軍訓|軍事學校]]、[[商學院]],等。另類學校更包括[[在家自學|在家學校]]和[[線上學習|線上學校]]等,使教學可以脫離傳統校舍。 == 歷史 == 位于[[英国]]东南部的[[坎特伯雷]],建立於公元597年的[[The King's School, Canterbury|国王学校]],可能是现存最古老的学校之一.<ref>{{Cite web|url=https://www.kings-school.co.uk/about/history/|title=History of the School|website=The King's School, Canterbury|language=en|access-date=2019-07-27|trans-title=校史|archive-date=2019-07-27|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727070256/https://www.kings-school.co.uk/about/history/|dead-url=no}}</ref>;而[[中国历史|中国]]最早的學校,据估计是在[[周朝]]。清朝後逐漸出現[[太學]]之類官方辦的學校。 == 學校教育的目的 == 學校教育的目的隨著時代和[[政治]]、[[文化]]的不同而有差異。 在[[中国历史]]上的[[周朝]],學校[[辟雍]]是[[統治階級]]培養[[貴族|下一代]][[品格教育|品格]]、[[雅乐|禮樂]]、[[閱讀|讀]][[寫作|寫]]和[[軍事]]技巧的場所。 但如果學校實行填鴨式教育制度,只會令學生無法吸收知識,違背學校令學生學習不同知識的理念。 == 常見的分級 == [[欧洲]]的一些地区,[[文理中学|高级中学]]({{lang-en|Gymnasium}})是中学的一种,入学的学生一般成绩较突出。在[[德国]],十三年级之后(一些地区是十二年级),将完成高级中学学习并参加德国大学入学考试(Abitur)(在[[奥地利]]和[[瑞士]]称为Matura考试)。 在[[英国]],學校要是指[[高等教育]]階段前的教育機構,大致上可以被分为[[小学]](有时进一步区分为[[幼稚園]]和小学)和[[中学]]。而這些學校是由[[女王教育检查员]](Her Majesty's Inspectorate of Education)這個機構來管理的。 在[[北美]],學校是指所有级别的教育機構,包含以下所有机构:幼稚園、小學、中學(即[[初级中学]],英文称middle school、intermediate school或junior high school,根據招生的學生年齡及地區而定)、[[高級中學|高中]]、[[學院]]、[[大學]]及[[研究生院]]。在[[美國]],从幼稚園到[[高級中學|高中]]的所有學校都是由各州的教育局來监督的。许多早期的美国公立学校都是单间学校,一位老师在一间教室里面教7个年级的学生。20世纪20年代起,单间学校被整理为多教室的学校,越来越多学校提供了[[校车]]运送学生。 == 常見的分類 == 在[[英國]]及[[北美洲|北美]],[[學校]]可以是部分或完全自主運作管理的機構,不一定是公立義務教育學校系統的一部份。'''學校'''可以專精於某一個領域,例如:經濟[[學院]](如[[伦敦经济学院]])、舞蹈學校或记者学校。也可能基於某類學生而設立,如特殊學校、聾啞人士學校等。 == 批评與替代 == 在整个20世纪,传统的学校受到广泛的批评。法国社会学家[[皮耶•布迪厄]]在他的著述《差别:对品味评价的社会批判》中说明了'''学校'''的[[阶级]]结构再製機制。 学校(尤其是[[威權體制教育]]的學校)被指责对孩子的学习有更多的抑制作用而不是激励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它使孩子产生恐惧。一些人更喜歡學生有充份自由的[[民主學校]]或其他[[另類教育]],其他人喜欢[[在家自學]],或參與[[非學校教育機構]],而不去上学。 == 動物學校 == [[動物學校]]是訓練動物的機構,有些學校訓練一般的生活常規,有些則教導專業的導盲技術。 == 現代學校 == 在現代,學校仍然是傳授知識及技能的重要場所,但因為社會價值觀的改變,使部分的學生為了文憑而打混摸魚。加上部分教師認為只需把他所瞭解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就足夠,而忽略教導[[倫理]][[道德]],及正確的[[價值觀]]給學生。 == 校園設施 == * [[教室]] * [[禮堂]] * [[自修室]](可能和圖書館併設) * [[图书馆]]及閱讀角 * [[體育館]]及[[操場]] * [[電腦教室]]及語言教育室 * [[实验室]] * [[办公室]]([[校长]]室、教員室、總務部及校務處) * [[會議室]] * [[校工]]([[交流生]])[[宿舍]] * [[學生輔導室]] * [[天台]][[花園]] * [[福利社]] == 參見 == 等級分類 * [[初等教育]] * [[成人教育]] * [[課程]] * [[補習班]] * [[家庭教育]] * [[義務教育]] 學校分類 * [[私立學校]] * [[寄宿學校]] * [[預科學校]] * [[音樂學院]] * [[语言学校]] * [[鄉校]] 學校組成 * [[校園]] * [[校車]] * [[校友]] * [[校友會]]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中小學]]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Lang-e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電雷學校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