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5.18.13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雷达技术国家实验室 的原始碼
←
雷达技术国家实验室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雷达技术国家实验室.jpeg|有框|右|<big>雷达技术国家实验室</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002/d820c429e4634ae4a41e9c9471b5651c.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195903754_771768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雷达技术国家实验室'''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联合牵头组建,现处于筹建阶段。目标是要通过协同中心的培育,建立雷达技术国家实验室,使其成为具有世界顶尖水平的雷达技术自主创新中心,成为[[技术]]、人才、学科的集聚地,成为[[雷达]]技术创新发展的动力源,在国家创新发展中,特别是在[[国防]]建设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研究方向== 2012年8月16日,在打造我国国之重器、利器的新的期待中,国家雷达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立<ref>[http://roll.sohu.com/20121105/n356627654.shtml 孵化“国之利器”],搜狐,2012-11-05</ref>。中心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为主组建,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具体牵头负责。核心协同单位包括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二○七所、[[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和[[空军工程大学]]。成立雷达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有效解决了三方相互协同不够、各自的目标与任务差异较大,以及在实现产学研用的有效衔接方面缺乏必要的支撑平台的难题,有利于打破雷达技术的军用、民用之间严格的壁垒和隔阂,有利于建立起共性关键技术的转化、应用、共享沟通交流机制,实现军民结合、相互促进。 ==发展历史=== 在上[[世纪]]50年代,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就成立了我国第一个雷达专业,上世纪60年代研制了我国第一台微波气象雷达<ref>[https://news.xidian.edu.cn/info/1013/2157.htm 保铮院士牵头研制成功我国首台气象雷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新闻网,2015-08-05 </ref>。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探索,[[学校]]在我国雷达[[行业]]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撑作用,该专业领域有8位毕业生成为两院院士,为国内雷达行业输送了超过一半的骨干技术力量,研制了一大批“争气”的装备,使我国雷达技术走到了[[世界]]前列。 ==科研条件== 中心已汇聚了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1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拥有各类专家学者、专业技术骨干470余名,其中教授183名、研究员及高级工程师154名。拥有两院院士8名、国家973首席科学家3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8名,教育部创新团队5个,国防创新团队1个。 ==人才培养== 雷达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立后,在人才培养上实行双导师制,雷达技术创新是国防建设的重大需求,通过协同创新,就能有效解决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制需求之间两张皮的问题。与以往[[校企合作]]模式不同的是,这次我们把企业请进学校,充分发挥企业在协同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将领导权交给[[企业]],这样的合作模式还不多见。这是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不仅实现了学校和企业从单一联合到深度融合的转变,也使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有机统一,真正把课堂搬到生产一线。双导师制要求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确定研究方向、组织实习实践,建立面向产业需求的课程体系,研究生在科研院所和企业进行实践训练,可以零距离了解技术研发工作需求,把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学校在技术研发上与企业需求深度融合,赶超雷达技术的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可能。 ==视频== ===<center> 雷达技术国家实验室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西安电子科技大学</center> <center>{{#iDisplay:t0935rjltx0|560|390|qq}}</center> <center>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文化宣传片</center> <center>{{#iDisplay:t0319rqhyoy|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303 科學教育及研究]]
返回「
雷达技术国家实验室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