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29.63.15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陆游《书愤》中心思想与简要赏析 的原始碼
←
陆游《书愤》中心思想与简要赏析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br><img src="https://song.gushiwen.cn/authorImg300/luyou.jpg" width="180"></center><small>[https://so.gushiwen.cn/search.aspx?value=%E9%99%86%E6%B8%B8&valuej=%E9%99%86 陆游]</small> |} 《'''书愤'''》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 当时陆游退居山阴家中, 已是62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事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双重感情。<ref>[https://so.gushiwen.cn/search.aspx?value=%E9%99%86%E6%B8%B8&valuej=%E9%99%86 陆游 古诗文网称]</ref> == 原文 ==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 注释 == “早岁”,早年,年轻的时候。“那”,同“哪”。 “气如山”,怒气上涌如山。 “楼船”,高十余丈的大战船。“瓜洲”,即瓜洲镇,在今江苏省扬州市西南,当时为军事重镇。“渡”,渡口。孝宗隆兴二年(1164),陆游40岁,任[[镇江]]通判。据陆游《焦山题名》记载,闰十一月二十九日,陆游等人踏雪登焦山,时金兵已渡淮河,楚州失陷,江防紧张,瓜洲渡正与镇江隔江相望。他们望着烟雾苍茫中的战船风帆,慨然尽醉。 “铁马”句,乾道八年(1172),陆游48岁,为王炎幕僚,在大散关前线。 “长城”,南朝刘宋名将檀道济自称“万里长城”,(《南史·檀道济传》)。“自许”, 自比。 “镜中”,向,意为青春已逝。 “名世”,著名于世。 “堪”,能。“伯仲”,原指兄弟间长幼次序,伯为长,仲为次,引申为衡量人物的等差之词。 == 赏析 == “愤”字是全诗的基调。首联自我勾勒出愤怒者的形象,点明愤怒的原因是由于中原河山未能收复。 颔联从气涌如山的回顾中,重点描绘了当年在东南和西北前线所接触的情况,把外景与诗人内心活动融合为一,写得有声有色、气慨万千,具有感人的力量。诗人运造化之笔,行炉熔之功,把两次火热的生活,用一联14个字概括了出来。 颈联写诗人空有抱负,而时光易逝,很快衰老,这又是愤之所在。诗人因主张抗金,被贬多年,“长城”也只能空自期许而已。更何况壮志未酬,人已先老,这是多么令人伤心的事啊! 尾联归结到赞叹诸葛亮的《出师表》上,借以言志,但写得含蓄婉转,隐含着愤怒之情。在这里诗人自负亦兼自勉,范大士在《历代诗发》卷二十七中评论说:“结句自负,妙有浑含。”单纯地说诗人“自负”,是流于片面的;“妙有含浑”,则是正确的评价。 《书愤》是陆游的七律名篇之一,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显然得力于杜甫。中间两联属对工整,尤以颔联“楼船”、“铁马”两句,雄放豪迈,人们广为传诵。这样的诗句体现出诗人的亲身经历,饱含着他对政治生活的感受,是那些无真情实感的作品所无法比肩的。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30 中国文化史]]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陆游《书愤》中心思想与简要赏析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