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1.193.12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阿拉善点地梅 的原始碼
←
阿拉善点地梅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阿拉善点地梅</big> ''' |- | <center><img src=http://img1.iplant.cn/gotoimg/236/0498EF14CFB62303.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www.iplant.cn/info/%E9%98%BF%E6%8B%89%E5%96%84%E7%82%B9%E5%9C%B0%E6%A2%85?t=p 来自 植物智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阿拉善点地梅 拉丁学名:Androsace alashanica Maxim.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纲: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亚 纲: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目:报春花目Primulales 科:[[报春花科]]Primulaceae 族:报春花族Trib. Primuleae 属:[[点地梅属]]Androsace 组:高山组Sect. Chamaejasme |} '''阿拉善点地梅'''(ā lā shàn diǎn dì méi),学名 Androsace alaschanica Maxim.,是属于[[报春花科]]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山地草原、石质坡地和干旱砂地,海拔1500~2200米。主根粗壮,木质,直径可达6毫米;地上部分作多次叉状分枝,形成高2.5~4厘米的垫状密丛;枝为鳞覆的枯叶丛覆盖,呈棒状,直径达6毫米。产于[[内蒙古]]、[[甘肃]]和[[宁夏]]。 <ref>[http://www.iplant.cn/info/%B0%A2%C0%AD%C9%C6%B5%E3%B5%D8%C3%B7 阿拉善点地梅], 植物智, 2020-01-18</ref>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主根粗壮,木质,直径可达6毫米;地上部分作多次叉状分枝,形成高2.5-4厘米的垫状密丛;枝为鳞覆的枯叶丛覆盖,呈棒状,直径达6毫米。 当年生叶丛位于枝端,叠生于老叶丛上,直径5-7毫米;叶灰绿色,革质,线状披针形或近钻形,长5-7 (10) 毫米,宽0.75-2毫米,先端渐尖,具软骨质边缘和尖头,基部稍增宽,近膜质,两面无毛,背面中肋隆起,边缘光滑或微具毛。 花葶单一,极短或长达5毫米,藏于叶丛中,被长柔毛,顶生1 (2) 花;苞片通常2枚,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约3毫米;花萼陀螺状或倒圆锥状,长3-3.5毫米,稍具5稜,近于无毛或沿棱脊两侧微被毛,分裂约达中部,裂片三角形,先端锐尖,具缘毛; 花冠白色,直径6-7毫米,筒部与花萼近等长,喉部收缩,稍隆起,裂片倒卵形,先端截形或微呈波状。蒴果近球形,稍短于宿存花萼。花期5-6月。 阿拉善点地梅 与原变种区别在于叶片锥形,长3-5毫米,光滑无毛,绿色;苞片1枚,披针形,基部加宽,环抱花梗,下部有长缘毛和短柄腺体;花冠紫红色稀白色不同。 ==生长环境== 生于山地草原、石质坡地和干旱砂地,海拔1500-2200米。产于内蒙古、甘肃和宁夏 。 ==濒危原因== 由于本种分布范围狭小,生态环境要求局限,加之放牧使之个体数量逐渐减少。 ==保护价值== 本种为青藏高原北部山地成分,贺兰山―桌子山为其分布的东北界,在植物区系地理学方面有重要意义。其花早春开放,铺散地面,报春正浓,是内蒙古地区重要的野生花卉资源 。 ==保护措施== 可采取立标保护,并开展引种栽培的研究,可作为干旱地区重要的早春花卉观赏植物 。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阿拉善点地梅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