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1.25.10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长江口 的原始碼
←
长江口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长江口.jpeg|320px|缩略图|右|<big>长江口</big>[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91629884770&di=7e705ed20737fddc4a9d9fc3c883fed0&imgtype=0&src=http%3A%2F%2Fzizhan.mot.gov.cn%2Fimages%2Findex_cjk_09.jpg 原图链接][http://zizhan.mot.gov.cn/zhuantizhuanlan/shuilujiaotong/shenshuihangdao/ 来自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的图片]]] '''长江口'''是[[长江]]在[[东海]]入海口的一段水域,从[[江苏]][[江阴市|江阴]]鹅鼻嘴起,到入海口的鸡骨礁为止,长约232公里。 ==概述== 长江口构型独特。平面上呈喇叭形,窄口端江面宽度5.8公里,宽口江面宽度90公里。6000~7000年前,长江河口为一溺谷型河口湾,湾顶在[[镇江市|镇江]]、[[扬州]]一带。近2000多年来河口南岸边滩平均以40年1公里的[[速度]]向海推进,北岸有沙岛相继并岸,口门宽度从180公里束狭到90公里,河槽成形加深,主槽南偏,逐渐演变成一个多级分汊的三角洲河口。 长江口水域是[[上海市]]重要水源地,同时兼具工农业取水、通航、纳污、围垦、生态等多种功能,长江口已成为上海市建设[[世界]]级城市的重要支撑之一,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长江口不仅是多种[[生物]]周年性溯河和降河洄游的必经通道,也是亚太[[候鸟]]迁徙的主要驿站<ref>[http://www.dili360.com/cng/article/p5db007019a9a583.htm 长江口湿地 大都市旁一隅滩涂 变化中的鸟类庇护所],中国国家地理网</ref>。近几年出现了将大量滩涂湿地转为城市建设用地的现象,不利于长江口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如何有序开发长江口滩涂资源,合理保护长江口湿地,对于维持长江口地区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历史演变== 在[[晋朝]](公元265年)长江河口延伸到江阴附近,潮区界在[[九江]]附近,[[崇明岛]]在唐朝初期(公元618年)出水,现在长江河口的形势是在唐宋以后才形成的<ref>[https://www.meipian.cn/1idejutl 历史地理学探究——以长江入海口为例],美篇,2018-08-09</ref>。自1842年起,长江口已有海图。在这一百多年内,长江口门南北两咀(苏中咀和南汇咀)的宽度又由118km缩窄至90km,水下[[三角洲]]则逐渐向海伸展,-5m线普遍向海伸展5-10km(南港口外最大伸展距离达14km),潮区界下移至[[安徽]]大通。随着河口延伸,江面逐渐缩窄。历史时期镇扬河段和江阴河段江面宽都在10km以上,而今分别缩为2.3km和1.5km;南通河段在1915年宽度尚有18km,1920年在浏海沙河南岸并岸之后江面缩窄到7.0km左右;徐六泾河段宽度的缩窄则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原来宽达13km的江面于通海沙和江心沙先后围垦成陆之后,缩窄为5.0km。长江河口缩窄的特点是沙洲或暗沙并岸,由分汊水道并为单一水道,河床趋于稳定。[[历史]]上长江口曾七次沙洲并岸。其中除最近两次由于人为因素加速了演变外,其余五次皆为[[自然]]演变的结果。 ==视频== ===<center> 长江口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 长江口 </center> <center>{{#iDisplay:t0848l8pvji|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680 中國地理類志]]
返回「
长江口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