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3.170.6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针眼 的原始碼
←
针眼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medical}}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针眼</big> ''' |- | [[File:针眼.jpg|缩略图|针眼<br>[http://getez.info/uploads/1455691204-wWAl0.jpg 原图链接]]]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 :针眼 '''发病部位''' :胞睑近睑弦部 '''相关西医''' :麦粒肿 '''主要病因''' :内热外毒攻窜上炎 '''其他名称''' :眼睑炎、土疳、土疡、偷针 '''疾病分类''' : 眼科—胞睑病类 |} '''针眼病''',中医病名。是眼科疾病里面比较常见的症状之一,主要多因内热外毒攻窜上炎导致.其主要特点是胞睑近睑缘部生小疖肿,局部红肿疼痛起硬结,易于溃脓,本病与季节、气候、年龄、性别无关。可单眼或双眼发病,现代医学里面的麦粒肿可参考本病进行辨证治疗。 <ref>[https://m.baidu.com/bh/m/detail/qr_3682113590556686480 针眼怎么办]有来医生</ref> ==病因== *1、[[风热]]之邪直袭胞睑,滞留局部脉络,气血不畅,发为本病。 *2、[[喜食]]辛辣炙煿,脾胃积热,火热毒邪上攻,致胞睑局部酿脓破溃。 *3、[[余邪]]未清或脾气虚弱,卫外不固,又感风热之邪,则引起本病反复发作。 <ref>[https://m.baidu.com/bh/m/detail/vc_12723496241966004062 针眼是怎么引起的]有来医生</ref> ==病机== 胞睑属五轮学说中之肉轮,内应于脾,脾与胃相表里,脾胃为后天之本,饮食有节,胃纳脾输,则目得其养。胞睑位于眼珠前部,易受六淫之邪侵袭,内因恣食肥甘厚味,以致脾胃郁遏湿热,上壅胞睑,致胞睑红肿、疼痛、酿脓溃变。 <ref>[http://www.med66.com/zhongyiyanke/ziliao/ha2004147788.shtml 胞睑疾病--导致针眼的病因|病机是什么?]医学教育网</ref> ==诊查要点== ===诊断依据=== [[胞睑]]局部[[痒]],[[红肿疼痛]];胞睑边缘扪及麦粒样硬结,压痛拒按。 ==病证鉴别== [[File:针眼病因.jpg|缩略图|针眼病因<br>[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015/48e9d80d002547ae87aa888fb234d8d3_th.jpg 原图链接]]] 1、[[胞肿]]如桃胞睑皮肤红赤,[[高肿难睁]],[[状如桃李]],[[肿痛拒按]],[[白睛赤肿]]。相当于西医学的眼睑炎性水肿。 2、[[眼丹]]发病部位同[[针眼]],但眼睑赤痛漫肿,质硬拒按,常有恶寒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3、[[眼痈发病]]部位在[[眼睑皮下]],较针眼病势凶猛,红肿热痛甚,化腐成脓范围大,可波及全部眼睑。并有畏寒高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ref>[https://www.familydoctor.com.cn/eye/a/201402/572250.html 针眼诊断要点有哪些呢?]家庭医生在线</ref> ==辩证论治== ===辩证要点=== 风热之邪初犯胞睑,风邪为甚,故辨证以胞睑肿胀、痒甚以及舌脉为要点;热毒上攻胞睑,故辨证以其局部红肿痒痛及脾胃积热的全身症状为要点;脾胃虚弱,正气不固,时感外邪,辨证以针眼反复发作及脾胃虚弱之全身症状为要点。 ===治疗原则=== [[File:针眼1.png|缩略图|针眼<br>[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319/8eb26b553a0f4ecf91940ecdfcac1cc6.png 原图链接]]] 未成脓者内外兼治,促其消散;已成脓者切开排脓。 ==证治分类== ===内治=== ===风热外袭=== [[症状]]:病初起,局部微有[[红肿痒痛]],并伴有头痛、发热、全身不适等,舌苔薄白,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 方药:[[银翘散加减]]]。 常用药:[[薄荷]]、[[豆豉]]、[[荆芥]]、[[桔梗]]、[[牛蒡子]]、[[银花]]、[[连翘]]、[[竹叶]]、[[芦根]]、[[甘草]]。 ===热毒上攻=== 症状:[[胞睑]]局部[[红肿]],硬结较大,灼热疼痛,伴有口渴喜饮,便秘溲赤,苔黄脉数等。内热重,故伴口渴喜饮,便秘溲赤,苔黄脉数等症。 治法:[[清热泻火解毒]]。 方药:[[泻黄散合清胃散加减]]。 常用药:[[石膏]]、[[炒山栀]]、[[黄连]]、[[生地]]、[[丹皮]]、[[藿香]]、[[当归]]、[[升麻]]。 ===脾胃伏热或脾胃虚弱=== [[File:针眼2.jpg|缩略图|针眼<br>[http://gss0.baidu.com/-vo3dSag_xI4khGko9WTAnF6hhy/zhidao/pic/item/1ad5ad6eddc451daa41d89f0b5fd5266d11632c5.jpg 原图链接]]] 症状:针眼反复发作,但诸症不重。 治法:清解脾胃伏热,或扶正祛邪。 方药:属脾胃伏热者,宜选清脾散加减。属脾胃虚弱者,宜选四君子汤加减。 常用药:石膏、栀子、黄芩、防风、薄荷、升麻、赤芍、枳壳、藿香、陈皮、甘草。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白芍、山楂、神曲、麦芽。 ==外治== *1、[[手术]]:脓已成者,应行麦粒肿切开引流排脓术。外麦粒肿在眼睑皮肤面切开,切口与睑缘平行,必要时应放置引流条,每日换药至愈;内麦粒肿则在睑结膜面切开,切口与睑缘垂直。 *2、[[针刺法]]:针用泻法为主。选取太阳、风池、合谷、丝竹空,以疏风清热、消肿止痛。脾虚者可加足三里、脾俞、胃俞。每日1次。 *3、[[放血法]]:耳尖或合谷、太阳穴三棱针点刺放血,有较好的泻热止痛消肿效果。每日1次。 *4、[[针挑法]]:适用于针眼反复发作者。在背部肺俞、膏盲俞及肩胛区附近寻找皮肤上的红点或粟粒样小点1个或数个,皮肤常规消毒后以三棱针挑破,挤出少许血水或黏液。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其他疗法== *1、[[滴眼药水]]:患眼滴0.5%熊胆眼药水或抗生素滴眼液,每日4-6次。 *2、[[涂眼药膏]]:晚上睡前可涂抗生素眼膏。 *3、 [[湿热敷]]:适用于本病初期,局部湿热敷,可促进血液循环,以助炎症消散。 <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1008/22/5733130_319943139.shtml 【中医诊断·辨证论治】眼部疾病--麦粒肿(针眼)]个人图书馆</ref> ==转归预后== 本病一般预后良好。只要及时治疗,避免对患部用力挤压,并发症也较少。若能在酿脓后及时切开排脓,愈后可不留明显疤痕,但严重者,有少数可发展为眼丹。 ==预防调护== 平时应注意[[眼部卫生]],[[增强体质]],[[避免偏食]],有屈光不正者应及时矫治。发病后切忌对局部用力挤压,要及时治疗。见脓头后及时切开排脓,以免自溃后疮口不齐,留下明显疤痕,但严重者,少数可发展为眼丹 <ref>[https://m.baidu.com/bh/m/detail/im_12800805001740597052 怎么预防针眼]快速问医生</ref> ==参考资料== *1. 巢元方(隋).《诸病源候论》: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年8月1日第1版 *2. 傅仁宇(明).《审视瑶函》: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8月1日 第1版 *3. 廖品正.《中医眼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0年1月 ==文献来源== {{reflist}} [[Category:410 醫藥總論]] [[Category:418 藥學;藥理學;治療學]]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Hatnot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edical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Hatnote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针眼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