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89.30.19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鍾會 的原始碼
←
鍾會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鍾會'''({{bd|225年||264年|3月3日|catIdx=Z鍾}})<ref>鍾會於景元五年正月十八日卒,按照[http://sinocal.sinica.edu.tw 兩千年中西曆換算],此時為264年3月3日。</ref>,字'''士季''',[[潁川郡]][[長社县]](今[[中国]][[河南省]][[長葛]]東部)人,[[三国]]時期[[曹魏]]大臣,官至[[司徒]]。曹魏[[太傅]][[鍾繇]]的小兒子、異母兄[[鍾毓]]也在曹魏官至後將軍。是[[魏滅蜀之戰|滅亡蜀漢]]的[[曹魏]]將領之一,同時也有[[玄學]]家、書法家的一面。入蜀後和[[姜維]]聯手[[钟会之乱|發動叛變]],最後死於亂軍之中。 == 生平 == === 博學獲譽 === 鍾會出生時,父親鍾繇已經七十多歲。生母[[張昌蒲]]是鍾繇的妾,但非常有學問。[[張昌蒲]]在教育方面頗為嚴厲,鍾會四歲時便已教他《[[孝經]]》,七歲誦讀《[[論語]]》,八歲誦《[[詩]]》,十歲誦《[[尚書]]》,十一歲誦《[[易]]》,十二歲誦《[[春秋左氏傳]]》、《[[國語]]》,十三歲誦《[[周禮]]》、《[[禮記]]》,十四歲讀其父鍾繇所撰寫的《易記》,十五歲就讓他進入[[太學]]進行深造。<ref>《全三國文·鍾會·母夫人張氏傳》:夫人性矜嚴,明於教訓。會雖童稚,勤見規誨。年四歲授《孝經》,七歲誦《論語》,八歲誦《詩》,十歲誦《尚書》,十一誦《易》,十二誦《春秋左氏傳》、《國語》,十三誦《周禮》、《禮記》,十四誦成侯《易記》,十五使入太學,問四方奇文異訓。</ref> 鍾會年輕的時候敏惠夙成。有才數技藝而博學,精練名理,以夜續晝,甚得名譽。<ref>《[[三國志]]·鍾會傳》:及壯,有才數技藝,而博學精練名理,以夜續晝,由是獲聲譽。</ref>二十歲左右時與[[王弼 (三國)|王弼]]齊名,當時還有[[荀融]]參與弼、會論《易》、《老》而知名。<ref>《三國志‧荀彧傳》注引《荀氏家傳》曰: 紹子融,字伯雅,與王弼、鍾會俱知名,為洛陽令,參大將軍軍事,與弼、會論易、老義,傳於世。 </ref> [[正始 (曹魏)|正始]]五年(244年, 時年二十歲),起家担任[[秘書郎]]的職務。正始八年(247年,時年二十三歲),升遷為[[尚書郎]]。[[嘉平]]元年(249年,二十五歲)鍾會當上了[[中書侍郎]]。該年發生[[高平陵之變]]時,鍾會隨侍在[[曹芳|皇帝曹芳]]身邊。 [[Category:曹魏军政人物]]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D/isYea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B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Date.isMD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鍾會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