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5.141.18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通鉴地理通释 的原始碼
←
通鉴地理通释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通鉴地理通释.jpeg|有框|右|<big></big>[http://wkkyc.fudan.edu.cn/_upload/article/3a/13/8a0221db40f48c18774d3aa261ae/787b184a-748a-4d7a-a9e3-45b149ceba6b.jpg 原图链接][http://wkkyc.fudan.edu.cn/39/41/c1251a14657/page.psp 来自 复旦大学 的图片]]] 《'''通鉴地理通释'''》,[[中国]]古代历史地理著作。王应麟撰。成书于宋亡之次年(1280)。有明崇祯中毛晋刻本,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等。本书收编于《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 ==内容简介== 本书共14卷,约13万字,以司马光《资治通鉴》的内容,结合其他史书,论述和诠解了历代沿革与地理形势,“以为兴替成败之鉴”。全书可分为2大部分:前5卷为历代州域总述、历代都邑考与(唐)十道山川考。后9卷主要为历代纷争时期(战国、三国、南北朝、五代)的地理形势与名臣议论、军事重镇与山川地形对战争的作用考证等。书中所述在时间与内容上并不受《资治通鉴》所限,诠释时所引据的历代史籍较多,行文中常以引证的史论来借古喻今,抒发己见,批评投降苟安。 本书在写法上不同于一般的[[地理]]志书或总志,而是突出历代地理攻守得失形势,对后世的地理著作如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等,影响很大。不足之处是多一般考订,诠释地理稍嫌简略,但仍不失为阅读《资治通鉴》和考证宋以前历史地理的重要参考书籍。 ==作者简介== 王应麟(1223—1296),中国古代学者、[[政治家]]。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南宋庆元府(今浙江宁波)人,自幼聪慧,淳佑元年(1241)举进士,长期为官,至礼部尚书兼给事中,是南宋末年力图匡复的政治家,晚年被贬离京,归里著书。博学多才,著述甚丰,主要著作还有《深宁集》、《诗地理考》、《通鉴地理考》、《小学绀珠》、《玉海》等23种,计697卷。 ==相关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以“齐全、新颖、系统、科学、稳定”为编纂原则<ref>[https://www.doc88.com/p-2751295827790.html (论文)百科全书的编纂体制与体例],道客巴巴,2015-07-08</ref>,选收了1985年以前出版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综合性科学、社会和[[人文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500多个学科(包括主要学科及其分支学科)的名著,以及世界各大[[宗教]]的重要典籍。其中有科学上各主要学派<ref>[https://www.docin.com/p-1759559556.html 第十讲科学学派_图文],豆丁网,2016-10-18</ref>的代表作,[[文学]]艺术上各主要流派的代表作,宗教上各主要宗派的主要典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重要著作。 ==视频== ===<center> 通鉴地理通释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04高起本历史地理_01.中国古代史:远古至东汉</center> <center>{{#iDisplay:f0643zaudrl|560|390|qq}}</center> <center>04高起本历史地理_02.中国古代史:三国至隋唐</center> <center>{{#iDisplay:g0643dtg489|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040 類書總論;百科全書總論]]
返回「
通鉴地理通释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