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2.210.4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诗经·郑风·子衿 的原始碼
←
诗经·郑风·子衿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small>国风·郑风·子衿(《[[诗经]]》篇目)</small><br> [[File:Ti67g.jpg|缩略图|右|[https://cdnimg103.lizhi.fm/audio_cover/2018/06/23/2676805236180135943_320x320.jpg 原图链接] [https://www.lizhi.fm/38145369/2676805236912829958 来自荔枝网]]] <p style="text-indent:2em;">'''《国风·郑风·子衿》'''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全诗三章,每章四句。此诗写单相思,描写一个女子思念她的心上人。每当看到颜色青青的东西,女子就会想起心上人青青的衣领和青青的佩玉。于是她登上城门楼,就是想看见心上人的踪影。如果有一天看不见,她便觉得如隔三月。全诗采用倒叙的手法,充分描写了女子单相思的心理活动,惟妙惟肖,而且意境很美,是一首难得的优美的情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描写相思之情的经典作品。 ==基本信息 == {| |- | '''作品名称'''|| 国风·郑风·子衿|| '''作品出处'''|| 《诗经》 |- | '''作品别名'''|| 郑风·子衿、子衿|| '''文学体裁'''|| 四言诗 |- | '''创作年代'''|| [[春秋]]时期|| '''作 者'''|| 无名氏 |} == 作品原文 == 青青子衿{{NoteTag|⑴子衿(zǐ jīn):周代读书人的服装。子,男子的美称,这里即指“你”。衿,即襟,衣领。}},悠悠我心{{NoteTag|⑵悠悠:忧思不断的样子。}}。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NoteTag|⑶宁(nìng):岂,难道。嗣(sì)音:寄传音讯。嗣,通“贻”,给、寄的意思 。}}?<br> 青青子佩{{NoteTag|⑷佩:这里指系佩玉的绶带。}},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br> 挑兮达兮{{NoteTag|⑸挑(tiāo,一说读tāo)兮达(tà)兮:独自走来走去的样子。挑,也作“佻”。<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2456475/584dcx_TnPZQeRKO5rjFvkSQOCK-lghhdf9fRfRScV5Wxwbg4kQS9sN9vYLUghCy0qKyw2-InpZy1lzCG0VTQm0XRwYvXooOmzXa0qhZ 国风▪郑风▪子衿.古诗文网.2020-01-31]</ref><ref>[郭丹,张高平.国学课本 九年级 上: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07:73页郭丹,张高平.国学课本 九年级 上: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07:73页] </ref>}},在城阙兮{{NoteTag|⑹城阙:城门两边的观楼。<ref name="M4T">[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178-180] </ref><ref name="M5T">[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78-179] </ref><ref>[邢宪生译注.《全本诗经浅译 修订版》 : 暨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1日:第:67页] </ref>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br> <ref>[朱 熹.诗经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7-38] </ref> == 词句注释 == {{NoteFoot}} == 白话译文 ==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思念。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把音信传?<br>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br> 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的城楼上。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有三月那样长!<ref name=M4T/><ref name=M5T/><br> == 创作背景 == [[File:001mnFTdzy7gJkGbNfG98&690.jpg|缩略图|右|[http://s9.sinaimg.cn/mw690/001mnFTdzy7gJkGbNfG98&690 原图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517e8b0102xncs.html 来自新浪博客]]]<br> <p style="text-indent:2em;">关于此诗的背景,《[[毛诗序]]》曰:“《子衿》,刺学校废也,乱世则学校不修焉。”孔颖达疏:“郑国衰乱不修学校,学者分散,或去或留,故陈其留者恨责去者之辞,以刺学校之废也。经三章皆陈留者责去者之辞也。”朱熹《诗集传》云:“此亦淫奔之诗。”这些观点今人多不从。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情歌。歌者热恋着一位青年,他们相约在城阙见面,但久等不至,歌者望眼欲穿,焦急地来回走动,埋怨情人不来赴约,更怪他不捎信来,于是唱出此诗寄托其情思。<ref name=M4T/> <br> <br> == 外部链接 ==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1936863025532513&wfr=spider&for=pc 《诗经》中一首经典的爱情诗,真挚动人,令人赞不绝口]<br>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6964341614310147&wfr=spider&for=pc 人文课堂|唱出《诗经》之美(四):《子衿》咏唱女人心事]<br> * [https://zhuanlan.zhihu.com/p/114881932 思念无言,真爱无声。《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 鉴赏赏析 == <p style="text-indent:2em;">整体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只好等恋人过来相会,可望穿秋水,不见影儿,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捎个音信?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主动前来?”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p style="text-indent:2em;">全诗五十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目 前。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诗中表现这个女子的动作行为仅用“挑”“达”二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划她的心理活动上,如前两章对恋人既全无音讯、又不见影儿的埋怨,末章“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独白。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与“子宁”对举,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令人生出无限想像,可谓字少而意多。末尾的内心独自,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可谓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心理描写手法,在后世文坛已发展得淋漓尽致,而上溯其源,此诗已开其先。 <p style="text-indent:2em;">这首诗是《诗经》众多情爱诗歌作品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篇,它鲜明地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女性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平等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实质,女主人公在诗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即对情人的思念。这在《诗经》以后的历代文学作品中是少见的。<ref name=M5T/><ref name="M7T">[王卉.《郑风·子衿》中的女性爱情意识浅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9,08.] </ref> == 名家点评 == * [[吴闿生]]《诗义会通》:“旧评:前二章回环入妙,缠绵婉曲。末章变调。” * [[钱钟书]]《管锥编》:“《子衿》云:‘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子宁不来?’薄责己而厚望于人也。已开后世小说言情心理描绘矣。”<ref name=M5T/><ref name=M7T/> == 视频欣赏 == * 诗经·郑风·子衿 <div style="clear:center"> {{#iDisplay:page/l03345wbv1k|740|420|qq}} </div> == 参考资料 == {{Reflist}} [[Category:830 中国文学总集]][[Category:831 中国诗总集]]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NoteFoot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NoteTag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诗经·郑风·子衿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