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5.229.21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论语 (中国儒家经典) 的原始碼
←
论语 (中国儒家经典)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p style="text-indent:2em;">《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夏征农 等.辞海(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470-<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372830/a86c9z6kCBPGSGey-1HYHmYPY2Uxv-ZXZ09VE861R2t-Z-5WIds8CfWH0A0oxTjO3IELNJZGGa26xsgs8YZ5_qPWQsF1TnrQ4I-7w7L0mfxz]</ref> [[File:论语语.jpg|缩略图|左|[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8%AE%BA%E8%AF%AD&step_word=&hs=0&pn=11&spn=0&di=17490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3776480101%2C1631774847&os=3310491805%2C4093019219&simid=4217300271%2C688058631&adpicid=0&lpn=0&ln=1619&fr=&fmq=1601017021429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photo.16pic.com%2F00%2F53%2F14%2F16pic_5314629_b.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8mrtv_z%26e3Bv54AzdH3Frf1AzdH3Frtv_cn89mdl_z%26e3Bip4s&gsm=c&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原图链接] [http://www.16pic.com/psd/pic_5314629.html 来自 新浪 的图片]]] {| |- | '''作品名称''' || 论语 || '''作 者''' || 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 |- | '''创作年代''' || 春秋战国时期|| '''作品体裁''' || 语录体散文 |- | '''作品别名 ''' || 论 || '''拼 音''' || lún yǔ |} == 主要内容 == <p style="text-indent:2em;">《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 <p style="text-indent:2em;">《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 [夏征农 等.辞海(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470] [张岱年.中国文史百科(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陈训章.中华文化基础教材(上).北京:中华书局] == 篇章目录 == <p style="text-indent:2em;">《论语》的篇名通常取开篇前两个字作为篇名;若开篇前两个字是“子曰”,则跳过取句中的前两个字;若开篇三个字是一个词,则取前三个字。篇名与其中的各章没有意义上的逻辑关系,仅可当作页码看待。 插入表格居中(首行颜色、行距等): {| class="wikitable" style="background-color:#f9f9f9; text-align:center;" width=100% |-style="background:#31005e;color:white;font-weight:bold;text-align:center;" |序号 |篇目 |内容概要 |- |1 |学而第一 |讲“务本”的道理,引导初学者进入“道德之门” |- |2 |为政第二 |讲治理国家的道理和方法 |- |3 |八佾第三 |记录孔子谈论礼乐 |- |4 |里仁第四 |讲仁德的道理 |- |5 |公冶长第五 |讲评价古今人物及其得失 |- |6 |雍也第六 |记录孔子和弟子们的言行 |- |7 |述而第七 |记录孔子的容貌和言行 |- |8 |泰伯第八 |记孔子和曾子的言论及其对古人的评论 |- |9 |子罕第九 |记录了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和孔子弟子对其师的议论;此外,还记述了孔子的某些活动。重点为孔子的行事风格,提倡和不提倡做的事 |- |10 |乡党第十 |记录孔子言谈举止,衣食住行和生活习惯 |- |11 |先进第十一 |记录孔子教育言论和对其弟子的评论 |- |12 |颜渊第十二 |讲孔子教育弟子如何实行仁德,如何为政和处世 |- |13 |子路第十三 |记录孔子论述为人和为政的道理 |- |14 |宪问第十四 |记录孔子和其弟子论修身为人之道,以及对古人的评价 |- |15 |卫灵公第十五 |记录孔子及其弟子在周游列国时的关于仁德治国方面的言论 |- |16 |季氏第十六 |记孔子论君子修身,以及如何用礼法治国 |- |17 |阳货第十七 |记录孔子论述仁德,阐发礼乐治国之道 |- |18 |微子第十八 |记录古代圣贤事迹、孔子众人周游列国中的言行及周游途中世人对于乱世的看法 |- |19 |子张第十九 |记录孔子和弟子们探讨求学为道的言论,弟子们对于孔子的敬仰赞颂 |- |20 |尧曰第二十 |记录古代圣贤的言论和孔子对于为政的论述 [王淄尘.四书读本(上册).北京:中国书店-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 |} == 成书过程 == <p style="text-indent:2em;">《论语》是孔门弟子集体智慧的结晶。其编纂者主要是[[仲弓]]、[[子游]]、[[子夏]]、[[子贡]],他们忧虑师道失传,首先商量起草以纪念老师。然后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 <p style="text-indent:2em;">清代学者崔述则对《论语》的成书提出不同看法,他注意到今本《论语》前后十篇在文体和称谓上存在差异,前十篇记孔子答定公、哀公之问,皆变文称“孔子对曰”,以表示尊君。答大夫之问则称“子曰”,表示有别于君,“以辨上下而定民志”。而后十篇中的《先进》[[《颜渊》]]等篇,答大夫之问也皆作“孔子对曰”,故怀疑“前十篇皆有子、曾子门人所记,去圣未远,礼制方明;后十篇则后人所续记,其时卿位益尊,卿权益重,盖有习于当世所称而未尝详考其体例者,故不能无异同也”。又如,前十篇中孔子一般称“子”不称“孔子”,门人问学也不作“问于孔子”。而后十篇中的《季氏》《微子》多称孔子,《阳货》篇子张问仁,《尧曰》篇子张问政,皆称“问于孔子”,与《论语》其他篇不同,“其非孔氏遗书明甚,盖皆后人采之他书者”。受崔述的影响,以后学者继续从《论语》前后十篇用语、称谓的差异对其成书作出判断,有学者甚至认为《论语》最初只有单独的篇,其编定成书,要在汉代以后。 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转引郑玄注云:《论语》“仲弓、子游、子夏等撰。”这一说法在郭店简中得到旁证。郭店一号墓不晚于公元前300年。郭店简“《语丛·三》简引述《论语》,更确证该书之早”。[[《语丛·一》]]引用子思子《坊记》内容,而《坊记》还引用过《论语》的内容。“《语丛》摘录《坊记》,证明《坊记》早于战国中期之末,而《坊记》又引述《论语》,看来《论语》为孔子门人仲弓、子夏等撰定之说还是可信的。”孔子弟子中,有子代孔子,以所事孔子事之,称子并不奇怪,子指老师,对儒家学子除了师承之外亦有掌门人之意。除了孔子,有子、曾子、冉子、闵子亦称子,冉子、闵子早逝,故师承的儒家掌门,只能是曾参,故代有子者只剩曾子有可能。颜回,虽然被尊奉,但由于早死,没来得及收徒,不是弟子记载,故不称子,可能是家人所记。原宪、漆雕开,虽然收徒,世称子思子、漆雕子,但《论语》所记,亦不是弟子记载,故亦不称子,多半是师兄弟偶而提及。 <p style="text-indent:2em;">《论语》既是语录体又是若干断片的篇章集合体。这些篇章的排列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就是前后两章间,也不一定有什么关联。而且这些断片的篇章绝不是一个人的手笔。《论语》一书,篇幅不多,却出现了不少次的重复的章节。其中有字句完全相同的,如“巧言令色鲜矣仁”一章,先见于《学而篇第一》,又重出于《阳货篇第十七》;“博学于文”一章,先见于《雍也篇第六》,又重出于[[《颜渊篇第十二》]]。又有基本上是重复只是详略不同的,如“君子不重”章,《学而篇第一》多出十一字,《子罕篇第九》只载“主忠信”以下的十四个字;“父在观其志”章,[[《学而篇第一》]]多出十字,[[《里仁篇第四》]]只载“三年”以下的十二字。还有一个意思,却有各种记载的,如《里仁篇第四》说:“不患莫己知,求可为也。”《宪问篇第十四》又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卫灵公篇第十五》又说:“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如果加上《学而篇第一》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便是重复四次。这种现象只能作一个合理的推论:孔子的言论,当时弟子各有记载,后来才汇集成书。所以《论语》一书绝不能看成某一个人的著作。 《论语》的作者中当然有孔子的学生。《论语》的篇章不但出自孔子不同学生之手,而且还出自他不同的再传弟子之手。这里面不少是曾参的学生的记载。像《泰伯篇第八》的第一章:“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又如《子张篇第十九》:“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欤,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欤,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这一段又像子张或者子夏的学生的记载。又如[[《先进篇第十一》]]的第五章和第十三章:“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孔子称学生从来直呼其名,独独这里对闵损称字,不能不启人疑窦。有人说,这是“孔子述时人之言”,从上下文意来看,这一解释不可凭信,崔述在《论语余说》中加以驳斥是正确的。这一章可能就是闵损的学生所追记的,因而有这一不经意的失实,至于[[《闵子侍侧》]]一章,不但闵子骞称“子”,而且列在子路、冉有、子贡三人之前,都是难以理解的,以年龄而论,子路最长;以仕宦而论,闵子更赶不上这三人。他凭什么能在这一段记载上居于首位而且得着“子”的尊称呢?合理的推论是,这也是闵子骞的学生把平日闻于老师之言追记下来而成的。 <p style="text-indent:2em;">《论语》一书有孔子弟子的笔墨,也有孔子再传弟子的笔墨,那么,著作年代便有先后了。这一点,从词义的运用上也适当地反映了出来,譬如“夫子”一词,在较早的年代一般指第三者,相当于“他老人家”,直到战国,才普遍用为第二人称的表敬代词,相当于“你老人家”。《论语》的一般用法都是相当于“他老人家”的,孔子学生当面称孔子为“子”,背后才称“夫子”,别人对孔子也是背后才称“夫子”,孔子称别人也是背后才称“夫子”。只是[[《阳货篇第十七》]]中有两处例外,言偃对孔子说,“昔者偃也闻诸夫子”;子路对孔子也说,“昔者由也闻诸于夫子”,都城是当面称“夫子”,“夫子”用如“你老人家”,开战国时运用“夫子”一词的词义之端。崔述在[[《洙泗信录》]]据此断定《论语》的少数篇章的“驳杂”,固然未免武断;但《论语》的著笔有先有后,其间相距或者不止于三、五十年,似乎可以由此窥测得到。 [黄焯汇 黄延祖.经典释文汇校.北京:中华书局 李学勤.李学勤讲演录.长春:长春出版社 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品鉴赏 == [[File:论语想.gif|缩略图|左|[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8%AE%BA%E8%AF%AD&step_word=&hs=0&pn=12&spn=0&di=990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1724652252%2C42739752&os=87878568%2C2514589692&simid=3434459755%2C238274936&adpicid=0&lpn=0&ln=1619&fr=&fmq=1601017021429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www.62a.net%2Ftbimg%2Fimg%2Ftfscom%2Fi1%2F2780647676%2FTB1WuUJeyOYBuNjSsD4XXbSkFXa_!!1-item_pic.gif&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mdw_z%26e3BgjpAzdH3Ftpj4-cmcl0mac80lb_z%26e3Bip4s&gsm=c&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原图链接] [http://www.62a.net/item-565976051798.html 来自 新浪 的图片]]] <p style="text-indent:2em;">《论语》多为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不仅篇幅较长,而且注重记述,算得上一篇结构完整的记叙文,人物形象鲜明,思想倾向通过人物表情、动作、对话自然地显露出来,具有较强的艺术性。 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p style="text-indent:2em;">《论语》反映了孔子的教育原则。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据《颜渊》记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为仁的表现之一为克己复礼,有所不为);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己与人之间的关系,以欲施做答,欲是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之取舍,施是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实践,用好心坏心来说,要防止好心办坏事,就要慎施);答司马牛“仁者其言也讱”。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牛则答以细目。又如,孔子回答子路和冉有的同一个问题,内容完全不同。答子路的是:“又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的是:“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 <p style="text-indent:2em;">《论语》的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还有就是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同时语言浅近易懂,接近口语,也是一个特点。 [游国恩 等.中国文学史(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周扬 等.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第Ⅰ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黄岳洲.中国古代文学名篇鉴赏辞典(上卷).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 == 后世影响 == <p style="text-indent:2em;">《论语》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被尊为“五经之輨辖,六艺之喉衿”,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原始儒家思想的第一手资料。南宋时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为“四书”,使之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元代延祐年间,科举开始以“四书”开科取士。此后一直到清朝末年推行洋务运动,废除科举之前,《论语》一直是学子士人推施奉行的金科玉律。 <p style="text-indent:2em;">《论语》进入经书之列是在唐代。“到唐代,礼有《周礼》《仪礼》《礼记》,春秋有[[《左传》]][[《公羊》]][[《谷梁》]],加上《论语》《尔雅》《孝经》,这样是十三经。”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书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之大。 <p style="text-indent:2em;">《论语》中保留了一些人们对孔子师徒的批评讽刺,有的作了辩驳,有的没有回答。其驳议辩难部分对后世很有影响,如《答客难》等设为主客问答进行辩难的小赋,都从《论语》受到启发;其自我解嘲部分,表现了儒家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对“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积极奋进精神的赞扬。 [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论语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版本考证 == <p style="text-indent:2em;">《论语》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古时称为方术士,擅长祭祀,算命等),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三种不同的本子: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二十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二十二篇,其中二十篇的章句很多和《鲁论语》相同,但是多出《问王》和《知道》两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文论语》(即《古论语》)二十一篇,也没有[[《问王》]]和[[《知道》]]两篇,但是把《尧曰篇》的“子张问”另分为一篇,于是有了两个《子张篇》,篇次也和《齐论》《鲁论》不一样,文字不同的计四百多字。《鲁论语》和《齐论语》最初各有师传,到西汉末年,安昌侯张禹先学习了[[《鲁论语》]],后来又讲习《齐论语》,于是把两个本子融合为一,但是篇目以《鲁论语》为根据,“采获所安”,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张禹是汉成帝的师傅,其时极为尊贵,所以他的这一个本子便为当时一般儒生所尊奉,后汉灵帝时所刻的《熹平石经》就是用的《张侯论》。此本成为当时的权威读本,据《汉书·张禹传》记载:“诸儒为之语曰:‘欲为《论》,念张文。’由是学者多从张氏,馀家寝微。”[[《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东汉末郑玄又以“张侯论”为底本,参照《齐论》《古论》作《论语注》,遂为《论语》定本。 <p style="text-indent:2em;">孔壁中书本《论语》由孔安国定。当孔安国向汉武帝献书时,正值“巫蛊事件”,朝廷将这批书退还给孔氏,“其学于是在孔家流传”。 [李学勤 宫长为.李学勤说先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238-242] <p style="text-indent:2em;">[[《古文论语》]]是在汉景帝时由鲁恭王刘余在孔子旧宅壁中发现的,当时并没有传授。何晏[[《论语集解·序》]]说:“[[《古论》]],唯博士孔安国为之训解,而世不传。”《论语集解》并经常引用了孔安国的《注》。但孔安国是否曾为《论语》作训解,[[《集解》]]中的孔安国说是否伪作,陈鳣的[[《论语古训·自序》]]已有怀疑,沈涛的《论语孔注辨伪》认为就是何晏自己的伪造品,丁晏的《论语孔注证伪》又认为出于王肃之手。 东汉末年,大学者郑玄以《张侯论》为依据,参照《齐论》《古论》,作了《论语注》。在残存的郑玄[[《论语注》]]中还可以窥见鲁、齐、古三种《论语》本子的异同,然而,今天所用的《论语》本子,基本上就是《张侯论》。张禹这个人实际上够不上说是一位“经师”,只是一个无耻的政客,附会王氏,保全富贵,当时便被斥为“佞臣”,所以崔述在《论语源流附考》中竟说:“[[《公山》]]《佛肸》两章安知非其有意采之以入《鲁论》为己解嘲乎?”但是,崔述的话纵然不为无理,而《论语》的篇章仍然不能说有后人所杜撰的东西在内,顶多只是说有掺杂着孔门弟子以及再传弟子之中的不同传说而已。 <p style="text-indent:2em;">《论语》的版本之争实际上就是真伪之辩。1973年河北定县八角廊出土有竹简《论语》。2016年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了约五千枚竹简,考古人员在这些竹简中发现了失传已久的[[《论语·知道》]]篇,并初步断定属《论语》的[[《齐论》]]版本。 [2] [李学勤 宫长为.李学勤说先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238-242] == 历代注本 == <p style="text-indent:2em;">《论语》与[[《孝经》]]都是汉初学习者必读之书,是汉人启蒙书的一种。自汉代以来,便有不少人注解《论语》。汉朝人所注《论语》,已亡佚殆尽,今日所残存的,以郑玄注为较多,因为敦煌和日本发现了一些唐写本的残卷,估计十存六七;其他各家,在何晏[[《论语集解》]]以后,就多半只存于《论语集解》中。《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就是用三国何晏的[[《集解》]]和宋人邢昺的[[《疏》]]。至于何晏、邢昺前后还有不少专注《论语》的书,可以参看清人朱彝尊《经义考》、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及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和吴检斋(承仕)[[《疏证》]]。 <p style="text-indent:2em;">两千年来,为《论语》作注释的书籍不胜枚举。据统计,历代研治《论语》的专著不下三千余种。可惜的是,这些古籍亡佚者居多。流传有序且影响较大者有:一、汉郑玄《论语注》;二、魏何晏《论语集解》;三、梁皇侃《论语义疏》;四、宋朱熹《论语集注》;五、清刘宝楠《论语正义》;六、民国程树德《论语集释》。 <p style="text-indent:2em;">专家指出,从文献学的角度来看,关于《论语》的注释性著作有四部书最为重要。一是魏何晏等编纂的《论语集解》,它是两汉、三国时期经学家研究《论语》的结晶;二是梁皇侃的《论语义疏》,它囊括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家对《论语》的发挥;三是南宋朱熹的《论语集注》,它是两宋时期理学家《论语》精义的荟粹;四是清刘宝楠的[[《论语正义》]],集清代考据学《论语》研究成果之大成。上述四部《论语》注释代表了《论语》研究的四个阶段,同时也代表了四种研究方法,是现代研究《论语》基本资料。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372830/1afeefyvnhtvPNmL-EWSgsemK1x_IRwc2Fxie9uchiDP8UfKmB94BwHocRPxABXVDbIMTTe7BesOfsYfMjKKGCtyD6Pl3B5jmEuPyoPL0qYIRRr7 论语参考资料 .儒藏网.2008-07-09]</ref> 郝泽华.历代《论语》注释梳理与研究.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8):124-126] == 作者简介 == <p style="text-indent:2em;">《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了儒家经典《论语》。 [周扬 等.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第Ⅰ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495-496] == 参考文献 == [[Category:030 國學總論]]
返回「
论语 (中国儒家经典)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