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94.9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袁克定 的原始碼
←
袁克定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袁克定'''(1878年12月20日-1958年),字云台,别号[[慧能居士]],外号袁大瘸子,[[河南省|河南]]项城人,[[袁世凯]]的[[长子]],[[中华民国]][[政治家]]、[[军事人物]]、[[北洋政府]]外交部[[顾问]]、[[中华民国]][[北洋政府]][[首脑]]、[[中华帝国]][[皇太子]]。 [[File:袁克定2.jpg|350px|缩略图|右|<big>袁克定</big>[http://n.sinaimg.cn/front/403/w633h570/20181125/jGYB-hpevhck5596771.jpg 原图链接][http://k.sina.com.cn/article_6592004457_188ea016900100ijlc.html 来自 新浪网 的图片]]] 袁克定是[[中国]][[政治家]]、[[军事家]]、[[中华民国]][[北洋政府]][[首脑]]、[[中华帝国]][[皇太子]]。原配于氏所生。弟弟袁克文。 ==生平== 1878年12月20日([[光绪]]四年十一月廿七日)出生。 幼年随[[袁世凯]]历任各地。清末,荫候补道员,后升任农工商部参议、右丞。[[辛亥革命]]爆发后,受其父之托,拉拢[[汪精卫]]。据《辛亥革命录》记载,袁克定、汪精卫二人曾在袁世凯面前结拜为异姓兄弟。1912年其父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1913年坠马腿伤,赴[[德国]]治疗,受到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接见,威廉二世劝说袁克定希望他父亲袁世凯实行君主制<ref>[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E97OTITU05450HES.html 袁世凯后继无人!唯一骄傲儿子袁克定心身扭曲],网易,2019-3-2</ref>。 1914年10月在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之后,袁克定在[[北洋军]]之外,另行编练模范团,抓军权。后开始鼓吹帝制,希望能因此出任皇储。他派人每日伪造《顺天时报》送呈袁世凯,只收录赞成帝制的文章,并发起组织筹安会,使其误认为民心可用。因此,当袁世凯在[[护国战争]]中失利,不得不取消帝制之后,曾痛责袁克定“欺父误国”。 袁世凯死后,袁克定迁居[[天津]]德租界隐居。1935年复迁[[北京]]宝钞胡同,1937年后再迁[[颐和园]]清华轩别墅。在抗战期间,他拒绝与[[日本]]占领军合作,生活陷入贫困。 1948年,袁克定穷困潦倒,投奔表弟张伯驹,移居承泽园<ref>[https://www.sohu.com/a/256793226_559864 他是中国最后一位“太子”,荒唐一生,晚年穷困潦倒却干了件大事] ,搜狐,2018-9-28 </ref>。1949年后,在[[章士钊]]的安排下出任[[中央文史馆]]馆员。1958年病逝。 ==拒绝与日本合作== 袁世凯死后树倒猢狲散,袁家亦盛极而衰,只能靠变卖家产维持生计。曾经风光一时的大公子袁克定坐吃山空,身边的人逐渐离他而去,最后只剩一个老仆跟随。日本人占领天津后,对贤达名流软硬兼施,极力拉拢加入所谓的“华北政务委员会”。侵略者得知袁克定家道中落后,便许以高官厚禄诱其上钩,无需出面做事,只需挂名即可。袁克定拒绝合作,日子过得愈加艰难,快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有一段时间,老仆每天上街乞讨回来,把乞得的[[食物]]装进餐盘,端到铺着桌布的餐桌上。60多岁的袁克定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走出卧室,脖子上围好[[餐巾]],用餐刀把馒头切成薄片,抹上一层[[咸菜]]末,悠然自得地用叉子送进嘴里。 ==视频== ===<center> 袁克定 相关视频 </center>=== <center> 袁世凯死后,长子袁克定继承大量遗产,为何晚年还穷的吃烂菜叶?</center> <center>{{#iDisplay:t0862osfx8z|560|390|qq}}</center> <center> 袁世凯称帝袁克定可谓煞费苦心,这一件事足以说明! </center> <center>{{#iDisplay:v0513ks173e|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中國大陸軍政人物]]
返回「
袁克定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