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8.76.19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蠕墨铸铁 的原始碼
←
蠕墨铸铁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304/5ee8ce187e0c41d2a5934c5ebb80e9e0.jpeg width="350"></center> <small>[https://www.sohu.com/a/377582632_476523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蠕墨铸铁'''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类名词术语。 中国,从来就是一个[[文化]]底蕴极度丰富的国家,中国的文字,更是凝聚着中国的文化精魂<ref>[https://www.sohu.com/a/608048275_121124707 中国汉字魅力无穷],搜狐,2022-11-20</ref>。中国最早出现的和[[文字]]相关的文化记忆就是仓颉造字,小小的文字中蕴藏了无限的文化<ref>[https://www.sohu.com/a/360288638_693023 诗酒趁年华 | 品中国文字 悟千年精魂],搜狐,2019-12-13</ref>,然后就出现了最初的[[甲骨文]]。 ==名词解释== 蠕墨铸铁是具有片状和球状石墨之间的一种过渡形态的灰口铸铁,它是一种以力学性能和导热性能较好以及断面敏感性小为[[特征]]的新型[[工程]][[结构]]材料。蠕墨铸铁作为一种新型铸铁材料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是研究蠕墨铸铁最早的国家之一。1966年山东省机械设计研究院发表了稀土高强度灰铸铁论文,标志了我国蠕墨铸铁生产技术的研制成功。 发展历史 1947年英国人莫罗(H.Morrogh)在研究用铈处理球墨铸铁(简称球铁)的过程中,发现了蠕虫状石墨。由于莫罗当时及后来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怎样得到球状石墨及其性能上,而蠕虫状石墨则被认为是处理球铁失败的产物。1955年美国人伊斯蒂斯(J.W.Estes)和斯奇内登温德(R.Schneidenwind)首次提出建议,采用蠕墨铸铁(简称蠕铁);1966年,又有斯切尔伦(R.D.Schelleng)继续提出应用蠕铁。美国在1965年的一项专利中提到,通过加入一种合金使铁液含镁0.05%~0.06%、钛0.15%~0.50%、稀土金属0.001%~0.015%,就能得到蠕虫状石墨组织。到1976年,美国富特(Foote)矿业公司将这些元素按一定比例配成Mg-Ti系合金,作为商品供应市场,称为“Foote”合金,因此,蠕铁在工业上有了较多的应用。在60年代,奥地利人研究了稀土对铁液的影响,从中得到了生产蠕铁的可靠方法,于1968年获得奥地利专利。60年代中国在高碳铁液中加入稀土硅铁合金,发现其中部分试样的宏观断口呈“花斑”状,石墨为蠕虫状,其性能超过中国标准中HT300的指标。鉴于当时国内高级灰铸铁生产中废钢来源短缺,于是不加废钢,仅用稀土硅铁合金直接处理冲天炉高碳铁液来生产高级灰铸铁件,就成为当时研究的出发点。在试验过程中发现,具有蠕虫状石墨的铸铁,其强度大幅度提高,从而获得了不加废钢的高强度灰铸铁。由于上述高级铸铁是用稀土处理而得到,因此曾先后将其命名为稀土高牌号灰铸铁、稀土(灰)铸铁等。从1965年开始,中国才有意识地把含有蠕虫状石墨作为新型工程材料来研究和应用。70年代末期,根据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石墨形貌,并为与国外命名力求统一,因此中国把它称为蠕虫状石墨铸铁,又称为蠕墨铸铁。1977年第44届国际铸造年会上成立了“蠕虫状石墨铸铁委员会”,同时也统一规定这种铸铁的名称为“紧密式蠕虫状石墨铸铁”。 化学成分 蠕墨铸铁的化学成分一般为:C%=3.4%~3.6%;Si%=2.4%~3.0%;Mn%=0.4%~0.6%;S%<0.06%;P%<0.07%。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學總論]]
返回「
蠕墨铸铁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