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4.60.1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蒙古伶盗龙 的原始碼
←
蒙古伶盗龙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蒙古伶盗龙</big>''' |- |<center><img src=https://p1.ssl.qhimg.com/t0103e1c2c586c47f7f.pn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1119928&sid=1184903 来自 网络 的图片]</small> |- |- | align= light| |} '''蒙古伶盗龙'''(Velociraptor mongoliensis)是在著名古生物学家享利·费尔费尔德·奥斯本(Henry Fairfield Osborn) (1857-1935)在1924年在蒙古的Djadochta和Barun Goyot发现的,这是第一种亚洲驰龙类。其他驰龙类皆在北美洲被发现,这显示,白垩纪晚期,从北美洲到中亚的相似环境中存在一个中亚至北美洲的动物群。 =='''简介'''== 化石时期:晚白垩纪 保护现状 灭绝(化石) 科学分类 界:动物界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Chordata 纲:蜥形纲Sauropsida 总目:恐龙总目Dinosauria 目:[[蜥臀目]]Saurischia 亚目:[[兽脚亚目]]Theropoda 科:驰龙科Dromaeosauridae 亚科:伶盗龙亚科Velociraptorinae 属:伶盗龙属Velociraptor 种:蒙古伶盗龙V. mongoliensis 二名法 Velociraptor mongoliensis Osborn, 1924 =='''评价'''== 蒙古伶盗龙是一种中型驰龙类,成年体长约2.07-3.5米,身高约1-1.2米,体重推测约15公斤。与其他驰龙类相比,伶盗龙具有相当长的头颅骨,长达25 公分;口鼻部向上翘起,使得上侧有凹面,下侧有凸面。它们的颚部有26-28颗间隔较大,且后缘带有锯齿的牙齿,这特征证明它们可能是捕食行动迅速猎物的活跃捕食者。它们的大脑较大,脑重/体重比在恐龙中属于最大的之列,显示它们是一种非常聪明的恐龙。 类似其他驰龙类,伶盗龙具有大型手部,在结构与灵活性上类似现代鸟类的翅膀骨头。手部有三根锋利且大幅弯曲的指爪,中间的指爪是当中最长的一根,而第一根指爪是最短的。伶盗龙的腕部骨头结构可以作出往内转、以及向内抓握的动作,而非向下抓握,非常灵巧。 如同其他的兽脚类恐龙,伶盗龙的第一根脚趾是小型的上爪。但与其它以三根脚趾行走的兽脚类恐龙相比,驰龙科如伶盗龙只依靠后肢的第三,四趾行走(驰龙类都是这样)。伶盗龙的第二脚趾可以向上收起离开地面,上有大型、镰刀状的趾爪,这是它们著名的重要原因,也是驰龙科与伤齿龙科的典型特征。这些趾爪的外缘长度可达65毫米,是可怕的攻击武器,可能用来撕开猎物。 伶盗龙尾椎上侧的前关节突,以及骨化的肌腱,使它们的尾巴僵硬。前关节突开始于第10节尾椎,往前突出,支撑后面4到10根其他的脊椎,数量依所在位置而定。这些结构使得整个尾巴在垂直方向几乎不能弯曲,但一个伶盗龙标本保存了完整的尾巴骨头,这些骨头以S状水平弯曲,显示尾巴在水平方向有良好的运动灵活性。这样的尾巴可以帮助伶盗龙在高速奔跑时保持平衡和灵活转向,也说明了伶盗龙是出色的奔跑者。 在2007年,古生物学家爱伦·特纳(Alan Turner)、彼得·马克维奇(Peter Makovicky)、马克·诺瑞尔(Mark Norell)以及他们的同僚宣称在一个来自于蒙古的伶盗龙化石的前臂发现了羽茎瘤(Quill knobs),确定伶盗龙具有羽毛。<ref>[https://think.szonline.net/sltx/20220103/202201191735.html 蒙古伶盗龙]搜狗</ref> =='''参考文献'''== [[Category:362 演化論]]
返回「
蒙古伶盗龙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