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28.226.12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臺灣婦人界 的原始碼
←
臺灣婦人界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創刊封面193405 拷貝.jpg|缩略图|臺灣婦人界(1934創刊號)封面[http://aphroditeboutique1.blogspot.com/2015/11/review1934.html 原圖來源]]] <span style="color:#e5b8c2;">{{resize|105px|臺灣}}</span> <span style="color:#e5b8c2;">{{resize|105px|婦人界}}</span><br> 《'''臺灣婦人界'''》為[[台灣日治時期|日治時期]]第一本以[[臺灣]]婦女為對象,所發行的時尚書刊。她的內容多元且豐富,舉凡關於衛生、婚姻、育兒、料理、服裝、美容、文學等題材,皆可見到。創辦於1934年5月,1939年6月發行最末期之後停刊,歷時五年餘,一共發行了五十七期。 ==創刊緣由== 1910~1930年間,日本大部分的大眾女性雜誌均以「婦人」或「主婦」命名,如《婦人公論》、《婦人畫報》或《主婦之友》等。而「主婦」一詞在《主婦之友》創刊後才廣泛地被採用,指的是擔任家務管理工作的已婚婦女。至於走現代主義路線的《女性》,則大膽地選擇了當時還是新詞彙的「女性」以生理性別的定義模式來命名雜誌,是當時創造「女性」的新語境與新論述,較有企圖心者。《臺灣婦人界》沿用了[[大正]]時代以來通俗女性雜誌的定義模式為雜誌命名。 《臺灣婦人界》不但是臺灣邁向現代化過程中的第一本女性雜誌,也是當時唯一的一本女性雜誌,主編及發行人由臺南新報記者柿沼文明擔任,他也是一位關注婦幼問題的兒童文學作家。 [[柿沼文明]]在《臺灣婦人界》創刊號的發刊詞裡說明了創刊源由。首先,從實用論出發,柿沼指出,臺灣雖然從日本進口無數印刷精美的女性雜誌,但無論是氣候風土、家居構造或衛生習慣等,臺灣與日本均不相同,從現實面來考量,創設《臺灣婦人界》是為了協助居住在臺灣的婦女能有效應付家庭、社會以及女性所面臨的種種問題<ref name=柿沼文明>柿沼文明,1934:11-13</ref>。其次,為了推動「國語」(即日本語),促進「內臺融合」,深具理想性格的柿沼文明也認為有必要透過《臺灣婦人界》提供一個發表文藝創作的園地;有鑑於近代[[日本]]女性雜誌在文壇作家發表文學作品方面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柿沼感嘆:臺灣文藝之所以不興盛,乃是因為可發表的創作空間太少,所以《臺灣婦人界》在創刊之初刊登了不少俳句及小說等作品,希望能藉此振興文藝<ref name=柿沼文明>柿沼文明,1934:11-13</ref>。 ==刊物內容== [[File:Tw women1.jpg|缩略图|圖左:《台灣婦人界》出現的一則在台北太平町(延平北路一帶)的影像,文字大意為「在人行道輕輕敲響的高跟鞋!」<br>圖右:《台灣婦人界》其中一期的封面。<br>[https://www.twmemory.org/?p=827 原圖來源]]] 《臺灣婦人界》在創刊之初即採用女性圖像為封面,其間雖然歷經封面設計風格的改變,但仍以採用女性形象或與女性相關的元素為大宗,一共有三十餘幅,佔總數一半以上。以創刊號為例,為了與雜誌編輯方針與內涵相呼應,主編選出的封面是一幅美女圖,替封面繪圖者是以「田部蕉圃」為筆名,「被列為首席臺灣女流畫家的[[田部善子]]」<ref>竹中信子,2001/熊凱弟譯,2009: 383</ref>。除此之外,雖然《臺灣婦人界》主編為男性,女性記者共有四名,其中有一位[[漢人]]女性[[陳玉葉]]。《臺灣婦人界》雖然將自身定位為以「婦人家庭」內容為主,但事實上包含更廣,大約可分為幾種類型:<br> 1.公共論壇:模仿《婦人公論》的嚴肅議題討論,以刊登論述或座談會內容為主。<br> 2.新聞報導:專訪傑出女性、或是採訪、彙整與女性議題相關的新聞或訊息。<br> 3.文學天地:刊登和歌、俳句、旅遊見聞、散文、小說等文學創作。<br> 4.家務管理:刊登料理、化妝、手藝、洋裁、家計簿等實用性文章。<br> 5.讀者投稿:例如:徵求「我的職場日記」主題,募集女性讀者的工作經驗文章。<br> ==影響== 《臺灣婦人界》在創刊之初,就希望能兼顧公共論壇與家務管理的實用功能,將日本走菁英路線的《婦人公論》與走通俗路線的《主婦之友》各項優點融合在一起,以開拓更多讀者群。 在創刊之初,《臺灣婦人界》就透過圖像設計與題材選擇,處處表現出臺灣獨特的在地文化與風格,以及對於臺灣女性地位的關注。即使封面的女性形象安排和選擇與早期日本的《主婦之友》較為相像,以融合和洋的現代日本畫風為主,但在內容呈現方面更為廣泛多元。 在《臺灣婦人界》的後期,更曾刊登過臺灣畫家[[藍蔭鼎]]的作品。只要是與臺灣女性相關的議題,都在《臺灣婦人界》的報導或刊登範圍之內。一九三○年代的臺灣,無論是經濟、文化或市場等足以成立商業女性雜誌的條件都遠不及日本。創辦於1934年的《臺灣婦人界》最大的貢獻在於:將臺灣女性的議題正式帶到公共領域中,密集地進行討論,一方面召喚了為數可觀,關懷女性議題的讀者社群;另一方面,《臺灣婦人界》不遺餘力地推廣女性地位之提升,有其重要的時代意義。[[中國]]的[[五四運動]]或是日本的「大正民主」時代,都曾透過教育與社會風俗的革新,讓女性逐漸成為現代化過程中的要角以及文明進步的象徵。彼時作為殖民地的臺灣,起步雖晚,但也不落人後。《臺灣婦人界》是日治時期的臺灣紀錄女性議題、地位和形象最重要的媒體。 ==註釋== {{Reflist}} ==參考資料== *[http://docsplayer.com/22821430-%E5%86%8D-%E7%8F%BE-%E7%8F%BE-%E4%BB%A3-%E5%A5%B3-%E6%80%A7-%E6%97%A5-%E6%B2%BB-%E6%99%82-%E6%9C%9F-%E8%87%BA-%E7%81%A3-%E5%A9%A6-%E4%BA%BA-%E7%95%8C-%E7%9A%84-%E5%BB%A3-%E5%91%8A-%E5%9C%96-%E5%83%8F-%E7%AC%A6-%E8%99%9F-%E7%A0%94-%E7%A9%B6-%E7%9B%AE-%E9%8C%84-%E4%B8%AD-%E6%96%87-%E6%91%98-%E8%A6%81-%E5%A3%B9-%E5%89%8D-%E8%A8%80-%E8%B2%B3-%E6%96%87-%E7%8D%BB-%E6%8E%A2-%E8%A8%8E-%E5%8F%83-%E7%A0%94-%E7%A9%B6-%E6%96%B9-%E6%B3%95-%E5%9C%96-%E5%83%8F-%E7%AC%A6-%E8%99%9F-%E5%AD%B8-%E8%88%87-%E5%A5%B3-%E6%80%A7-%E9%9B%9C-%E8%AA%8C-%E6%96%87-%E6%9C%AC-%E8%82%86-%E8%87%BA-%E7%81%A3-%E5%A9%A6-%E4%BA%BA-%E7%95%8C-%E5%BB%A3-%E5%91%8A-%E6%96%87-%E6%9C%AC-%E5%88%86-%E6%9E%90-%E4%BC%8D-%E8%A8%8E-%E8%AB%96-%E9%99%B8-%E7%B5%90-%E8%AB%96.html 再 現 現 代 女 性 : 日 治 時 期 臺 灣 婦 人 界 的 廣 告 圖 像 符 號 研 究 目 錄 中 文 摘 要 壹 前 言 貳 文 獻 探 討 參 研 究 方 法 : 圖 像 符 號 學 與 女 性 雜 誌 文 本 肆 臺 灣 婦 人 界 廣 告 文 本 分 析 伍 討 論 陸 結 論] *[http://aphroditeboutique1.blogspot.com/2015/11/review1934.html 臺灣婦人界(1934創刊號)] *[https://nicecasio.pixnet.net/blog/post/456845873 台灣日本時代在地婦女雜誌] *[https://www.twmemory.org/?p=827 台灣日本時代的在地婦女雜誌] [[Category:臺灣日治時期出版品]] [[Category:055 婦女雜誌;家庭雜誌]]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size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臺灣婦人界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