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7.161.2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胡殿鵬 的原始碼
←
胡殿鵬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div style="padding:20px 10px 20px 10px; background: radial-gradient(circle, rgba(253,255,0,0.17651726217830888) 0%, rgba(116,121,9,0.09808588962928921) 100%);">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0px 10px 10px 20px"> {| class="wikitable"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姓名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胡殿鵬''' |-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別名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字'''子程'''; 號'''南溟''' |-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出生年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1869 |-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死亡年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1933 |-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參與團體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與許南英、蔡國琳等組「浪吟社」。為南社重要會員。 |-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編著作品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著有《南溟詩草》、《大冶一鑪詩話》。 |} </div> '''胡殿鵬'''(1869〜1933),字'''子程''',號'''南溟''',臺南人。 ==生平== [[光緒]]年間[[生員]]。與[[許南英]]、[[蔡國琳]]等組「浪吟社」。乙未割臺時,內渡寓居[[廈門]],次年局勢稍定後返臺。歷任《[[臺灣日日新報]]》記者、《[[臺南新報]]》記者、《福建日日新聞》編輯等職。後為南社重要會員。 胡殿鵬自云:「夫南溟自六十年來,長篇不可刪,短篇不可增,散文渾而灝,駢文沉而麗。窮古之英,貫古之識,其思想最高、最奇、最雄、最健。」其詩文特色大抵如是,而其狂放不羈的性格也由此可見。擅長古體歌行,七古〈長江曲〉、〈黃河曲〉氣勢磅礡,最為瑰偉雄奇<ref>參考廬嘉興〈清末臺灣的詩文大家胡南溟〉,收入氏著《臺灣研究彙刊》5,1968年3月。</ref> 。胡殿鵬為清末臺灣的詩文大家,[[廬嘉興]]〈清末臺灣的詩文大家[[胡南溟]]〉引述其作品最為詳備。茲據該文所引,加以校錄。<ref>吳福助撰</ref> ==著作== 著有《南溟詩草》、《大冶一鑪詩話》。 ==[[七言律詩]]== 內臺融合 <br> 水天一色海山青,稟氣<ref>稟氣:稟,主持、掌握。掌握著東方人的靈秀之氣。意謂日本從中國吸收東方人的靈氣,進而將其發揚光大。</ref>東方本秀靈。合璧<ref>合璧:匯集兩者的優點。意謂日本發揚東方文化精髓,治理臺灣,相得益彰。</ref>光明常照地,斗樞煥耀亦連星<ref>斗樞煥耀亦連星:斗樞,北斗七星的第一星,名天樞,泛指北斗。煥耀,光芒閃耀。連星,謂光芒與星相連輝映。意謂日本國力如同北斗七星般閃耀,臺灣讓日本統治,跟著散發光芒。 </ref>。同仁不見分崖岸<ref>崖岸:原意為高峻的山坡或水邊,此意謂不分日本人、臺灣人,共同為大日本帝國付出,沒有心結。</ref>,愛國何如化徑 庭<ref>徑庭:即逕庭,相差甚遠。意謂同樣是東方人,為了大局和諧,不要分彼此。 </ref>。政教三朝成大化<ref>政教三朝成大化:三朝,指日本明治天皇、大正天皇、昭和天皇。大化,深入廣遠的教化。意謂現今的日本,已非昔日吳下阿蒙,歷經三任天皇的勵精圖治,將日本脫胎換骨為亞洲最強國家,值得學習。 </ref>,維新<ref>維新:即明治維新,日本在1868年到1880年代間,以維新志士所建新政府為核心的民族統一主義與西化改革運動。昭和天皇1926年登基,距離明治維新肇始1868年,正好已歷經六十餘年。</ref>六十有餘齡。<br><br> 【題解】<br> 本詩為七言律詩,收入《全臺詩》第拾玖冊。[[台灣日治時期|日本治臺]]的第二期即為同化時期,又稱內地延長主義,改派文官出任總督,企圖將臺灣建設為日本資本家的人力工廠和原物料供應地、[[日本]]南進的補給站。其中,內臺融合是1919年田健治郎擔任臺灣第8任總督(第一任文官總督)的治臺目標之一,其任內(1919-1923)的治臺方針為內地延長主義,即同化政策,標榜「內臺融合」、「一視同仁」、「同化政策」,希冀臺灣人如日本人一般效忠天皇。任內完成許多重大改革,例如通過日臺共學制度、臺日通婚制、任用八田與一工程師修建[[嘉南大圳]]、促成東宮行啟(時為皇太子的[[昭和天皇]]來臺)之巡禮儀式等。從詩句中「政教三朝成大化,維新六十有餘齡」推論,本詩應作於昭和天皇即位初年,即1926年後左右,詩人對於[[田健治郎]]總督曾經實施內臺融合政策表示正面肯定之意,雖然總督已經離職,但到了昭和年間,臺灣和內地日本儼然融合為一家,展現著[[明治維新]]的壯盛氣象。<br><br> 【延伸閱讀】<br> 1.[[王竹修]]〈席上賦呈久保天隨先生〉,《詩報》第12號,彰化唱和集,1931年5月15日。<br> 2.[[尤和鳴]]〈臺灣民商法施行所感〉,《全臺詩》第拾捌冊。<br> 3.[[黃守謙]]〈祝始政滿二十周年紀念〉,《全臺詩》第貳拾冊。<br><br> ==[[雜言古詩]]== 七鯤觀潮行<br> 君不見,婆娑洋水鎖重重,毘舍耶山天柱雄<ref>婆娑洋水鎖重重,毘舍耶山天柱雄:「婆娑洋」、「毘舍耶」是佛教的淨土,也是華人對臺灣海域最早的海洋世界觀,即《重修臺灣縣志》所謂「臺陽一番島,宛在水中央。古稱毘舍耶,或云婆娑洋」。此謂臺灣海峽有如婆娑洋,被重重的海水環抱;臺灣島有如毘舍耶,像天柱般的雄偉高聳。</ref>。 黑潮<ref> 黑潮:又稱日本暖流,是太平洋洋流的一環,為全球第二大洋流。自菲律賓開始,穿過臺灣東部海域,沿著日本往東北向流,在與親潮相遇後匯入東向的北太平洋洋流。 </ref>一瀉幾千里,屹立東南大海之中央。 絕頂罡風<ref>罡風:罡,音ㄍㄤ。道家稱天空極高處的風,此指強烈的風。 </ref>捲地走,吹落天外雲茫茫。 澎湃淵沖<ref>淵沖:淵深沖淡。陸機〈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賦詩〉:「茂德淵沖,天姿玉裕。」言茂德如淵之深。 </ref>不見底,飛輪剪渡艨艟衝<ref>飛輪剪渡艨艟衝:飛輪,太陽。剪渡,橫渡。艨艟,音ㄇㄥˊㄊㄨㄥˊ,戰船。此形容戰船如太陽般,快速的橫渡海面。</ref>。 七鯤洲外古天塹<ref>七鯤洲外古天塹:七鯤洲,即七鯤鯓。天塹,天險。此謂七鯤沙洲,自古以來即是天險。</ref>,安平鹿耳幾戰場<ref>安平鹿耳幾戰場:安平港、鹿耳門幾度成為古戰場。 </ref>。 青草湖<ref>青草湖:長滿青草的湖。 </ref>邊南吼夕,白沙崙<ref>白沙崙:一說在今高雄市茄萣區白沙崙。 </ref>畔鐵火紅。 漁團陣筏<ref>漁團陣筏:團團的漁船與排列成陣的竹筏。 </ref>星散下,海天莽莽摶風沙<ref>海天莽莽摶風沙:莽莽,茫茫無涯的樣子。摶風,音ㄊㄨㄢˊㄈㄥ,旋風。此謂海天茫茫無涯,旋風捲起風沙。</ref>。 黑旗無人壯士死,荒城落日弔古槎<ref>古槎:槎,音ㄔㄚˊ。古舊的木筏。 </ref>。 老漁向我話疇昔<ref>疇昔:疇,音ㄔㄡˊ,從前。 </ref>,一聲嗚咽聞悲笳<ref>悲笳:笳,音ㄐㄧㄚ,古代軍中號角,其聲悲壯。此謂悲涼的笳聲。 </ref>。 寒潮浩浩海門來,潮頭萬里東溟<ref>東溟:東海。 </ref>開。 天馬行空不可遏<ref>天馬行空不可遏:天馬行空,神之馬來往疾行於空中,無拘無束。遏,音ㄜˋ,阻止。此謂勢不可擋,如天馬行空般,無由而來。 </ref>,奔雲掣電<ref>奔雲掣電:掣電,閃電。謂像流雲飛和閃電一樣。 </ref>萬壑雷。 將軍如神從天降,一噓蜃氣<ref>一噓蜃氣:噓,音ㄒㄩ,慢慢地吐氣,呵氣。蜃氣,一種大氣光學現象。古人誤以為蜃(蛤蜊)吐氣而成,故稱。</ref>飛樓臺。 暮潮黑黑早潮青,秋潮激激春潮鳴。 古來關海推巨鎮,國險有時不能爭。 長鯨拍水東海立,舳艫<ref>舳艫:舳:指船頭;艫:指船尾。此指首尾銜接的船隻。</ref>千里壓江平。 此時之潮三丈高,大浪撼山山為凹。 王氣江南望孝陵<ref>孝陵:即明孝陵,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馬氏的合葬陵墓。因皇后諡「孝慈」,故名孝陵。 </ref>,力挽回瀾奈狂何。 桓桓<ref>桓桓:威武的樣子。 </ref>靖海壯請纓,雄師十萬逼東寧<ref>東寧:指明鄭王朝,為臺灣歷史上第一個漢人政權,永曆15年(1661),鄭成功攻入臺灣,佔普羅民遮城,改赤崁為東都明京,臺灣總地號為「東都」。永曆18年(1664),鄭經繼位,改東都為東寧,東寧成為全臺灣的稱呼。 </ref>。 此時之潮高五丈,天下陸沈西臺傾。 我臺將種挺人傑,鵝鸛軍聲蜚閩浙<ref>鵝鸛軍聲蜚閩浙:鵝鸛,軍陣。語出《左傳•昭公二十一年》:「丙戌,與華氏戰於赭丘。鄭翩願為鸛,其禦願為鵝。」後即以「鵝鸛」並舉,指軍陣。蜚,聞名。此謂以軍陣聞名於閩浙地區。 </ref>。 樓舩<ref>樓舩:舩,音ㄔㄨㄢˊ,同船。此謂樓船。 </ref>伏波能用奇,百萬鯨鯢<ref>鯨鯢:即鯨。雄曰鯨,雌曰鯢。比喻兇惡的敵人。</ref>相繼滅。 覆舟健兒藏水底,夜行晝伏七百里。 贔屭負碑出寧南<ref>贔屭負碑出寧南:贔屭,音ㄅㄧˋ ㄒㄧˋ,又叫龜趺,是傳說中龍生九子之一,貌似龜能負重,造像通常揹石碑、石柱,或是做為底座、牆頭的裝飾,屬靈禽瑞獸。《天祿識餘•龍種》:「俗傳龍子九種,各有所好,一曰贔屭,形似龜,好負重,今石碑下龜跌是也。」寧南,寧南門,即臺灣府城大南門,位於今臺灣臺南市中西區孔廟正南方,為三級古蹟。此言贔屭負碑出南寧門,謂國祚的移轉。 </ref>,大漢天聲固尚矣。 三百年來丁國變<ref>丁國變:遭逢家國喪亡之變故。 </ref>,鷺鯤衣帶爭傳箭<ref>鷺鯤衣帶爭傳箭:鷺鯤,即鷺島與鯤洋,或指廈門和臺灣,此應指鄭氏王朝的兄弟之關係。傳箭,古代北方少數民族起兵令眾,以傳箭為號,後指起兵。此句謂明鄭末期鄭氏兄弟為爭位而干戈相向。</ref>。 兩代廢興逝水流,日射扶桑失組練<ref>日射扶桑失組練:扶桑,原為《山海經》神話中的十日所浴的神木,此木生長於東方日出之海島,或謂在日本,此應指臺灣。組練,即組甲、被練,皆指將士的衣甲服裝,後借指精銳的部隊或軍士的武裝軍容,語出《左傳•襄公三年》:「(楚子重﹞使鄧廖帥組甲三百,被練三千以侵吳。」此句謂清兵發動軍隊,以武力征服臺灣。 </ref>。 東南大地古山河,慷慨凴筇發浩歌<ref>慷慨凴筇發浩歌:筇,音ㄑㄩㄥˊ,古書上說的一種竹子,可以做手杖。浩歌,放聲高歌。此句憑杖高歌,慷慨激昂。</ref>。 一片赤嵌忠義血,化作秋風震怒濤。<br><br> 【題解】<br> 此詩為雜言古詩,收入[[連橫]]《[[臺灣詩薈]]》。七鯤是臺南市沿岸的七塊沙洲之一。作者才思敏捷,雄渾奔放,洋洋長篇,揮灑自如。詩一開展,便是詩仙[[李白]]的氣魄,婆娑洋水、毘舍耶山、黑潮瀉千里、罡風捲地走的開闊格局,逸筆寫出洋娑山高、潮瀉風湧的壯麗景觀,並緊緊扣住觀潮的主題。次則藉景抒情,發思古之幽情,緬懷歷史的戰痕,安平等地的戰場,黑旗壯士的英魂,荒城邊的古槎,在在都是歷史的傷痕。深深感歎雖有七鯤洲外的天塹,但是古來關海推巨鎮,國險實則不能憑。再則寫曾在此地立基的明鄭王朝,雖想力挽狂瀾,興復明室,但因兄弟鬩牆,終不敵清人的雄師十萬,不得不江山易主,兩代霸業付諸流水。末尾則瀟灑地將所有的感傷,發於浩歌,化作秋風,震盪怒濤。<br><br> 【延伸閱讀】<br> 1. [[朱仕玠]]〈七鯤身〉,《小琉球漫誌》第二卷〈海東紀勝〉(上)。 2. [[錢琦]]〈鯤身集網〉「臺陽八景詩」,陳漢光《臺灣詩錄》。 3. [[章甫]]〈鯤身集網〉「臺邑八景」,《半崧集簡編》。 <br><br> ==註釋== {{Reflist}} ==參考資料== *[https://ipoem.nmtl.gov.tw/nmtlpoem?uid=12&pid=1093 愛詩網] *[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496201 《台灣詩鈔卷十八》] *[http://cls.lib.ntu.edu.tw/TWPAPP/ShowAuthorInfo.aspx?AID=000718 智慧型全台詩知識庫] *[https://culture.tainan.gov.tw/form/index-1.php?m2=243&id=1303 胡殿鵬(1869.8.22~1933.10.4)] *[https://trd.culture.tw/home/zh-tw/people/104651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Category:台灣人]] [[Category:詩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胡殿鵬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