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5.145.17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胙国 的原始碼
←
胙国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big>周朝诸侯国</big> ''' |- | [[File:楚国1.jpg|缩略图|居中|300px|[http://p0.ifengimg.com/pmop/2018/0806/0CE50A4644CB2987B8D6FD6392D843657F009920_size60_w580_h487.jpeg 原图链接][https://feng.ifeng.com/ 来自 大风号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分封君主''' :不详 '''国 都''' :不详 '''建立时间''' :不详 '''建国之君''' :不详 '''亡国之君''' :不详 '''灭亡时间''' :不详 '''史书记载''' :《[[春秋左氏傳]]》 |} '''胙国''',是中国历史上[[周朝]]的一个姬姓[[诸侯国]],位于今河南省延津县北胙城。 胙国,[[西周]]封国,位于今河南省延津县北胙城,国君为姬姓,始封君是周公旦之子。胙国史迹不详,其地春秋时为南燕所居。<ref>《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前636年):富辰曰:“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ref><ref>《续汉书·郡国志》东郡燕县:“有胙城,古胙国。”</ref> 胙国现地下大致位置位于王堤村北与胙城乡南2公里,西至高庄村东,冬至延班线西,其中高庄村存有姬姓,约1000余人,与周王朝国姓姬一致。 ==史籍记载== 周公次子后裔所修《[[元圣裔周氏族谱]]》中有明确记载:《元圣裔周氏族谱》:“始祖1世,元圣周公,讳旦,文王第四子,武王同母兄弟也。佐武王定天下,肇封于鲁,未就封,留相王室,食邑岐周,后相王位,冢宰建官立政,制礼作乐。薨谥曰“文”,唐追尊公为“先圣”,宋追封“文宪王”。生子八,长子伯禽,就封于鲁;次子伯羽(《尚书·周书》、《汲冢竹书》称君陈),袭周公爵;三子伯瞵,封凡;四子伯龄,封蒋;五子伯羿,封邢;六子伯翂,封茅;七子伯翅,封胙;八子伯翔,封祭”。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前636年):富辰曰:“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续汉书·郡国志]]》东郡燕县:“有胙城,古胙国。 从出土器物看胙国与邾友父联姻,邾友父被封约在周平王三年(前768年),其嫁女之事当在受封之后,而南燕国在史书中出现的时间是鲁隐公五年(前718年),因此推断南燕定居此地是时间在前768~前718这50年间。周平王十四年(前757年),晋人灭韩,与韩国关系密切的南燕很可能不堪晋国的压迫而迁移,而这个迁移时间恰好与南燕出现在延津地区的时间相吻合。 ==视频== <center> ===春秋战国疆域变化=== {{#iDisplay:f0369krrrlv|540|360|qq}} </center> ==参考资料== [[Category:030 國學總論]] [[Category:620 中國斷代史]]
返回「
胙国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