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3.196.12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老屋,永远的家(冯耀民) 的原始碼
←
老屋,永远的家(冯耀民)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老屋,永远的家'''<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5199142/pexels-photo-5199142.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small> |} '''《老屋,永远的家》'''是[[中国]]当代作家冯耀民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老屋,永远的家=== 【老屋,永远的家】 似乎春节刚过,清明就来了;似乎我的脚步刚走出老屋门前的山口,我的心魂就又夜夜回老家了。也许是巷子挂满了清明吊子,看着春风中飘舞的五彩缤纷的清明吊子,总涌起莫名的伤感,老屋和母亲总在我眼前闪现,我的心魂也就夜夜在回乡的梦里。 昨天夜里,我又梦回老屋了,我梦见[[年轻]]的母亲在灶膛后面做饭,我坐在灶膛前面的那条木头条凳上,母亲做的是我最喜欢吃的,里面包菜,放在锅里烙,然后放进灶膛的火灰里烧熟的馍馍。醒后,我恍惚不知在何处,想了好一会儿,才分清方向,直到看见窗帘上淡淡的月光,才知道自己在城里的家里,不是在故乡的老屋。母亲做的火烧馍馍的香味似乎还闻得到,可是却没有母亲的身影,那种失落和酸楚难以言表。 奇怪的是,自从母亲去世后,我再也没有吃过火烧馍馍,连想也没有想过。因为母亲去世一周后,我和弟弟、父亲就搬回新屋,和哥哥嫂嫂住在一起。紧接着,乡里街道整修,老屋被迫拆除,那座古老的土灶随着老屋的倒塌就永远的灭绝了。哥嫂的火灶是新式的红砖铁炉齿灶,根本不能做那种火烧馍馍。不久我也在城里[[工作]],居住,那种火烧馍馍也没有见过了,消失在岁月中了。 可是,昨晚我却梦到了,消失的[[记忆]]又重新拾起,清楚地记起老屋土灶的[[模样]],记起母亲做火烧馍馍的情景。每次馍馍放进灶膛刚闻到香味,弟弟就嚷嚷:“妈妈,馍馍烧好了。”[[母亲]]就说:“还没闻到大香呢,没烧好。”弟弟忍了一会儿就夸张地喊:“妈妈,我看到馍馍烧着了。”母亲就一边笑着抱起弟弟,一边说:“我瞧瞧馍馍鼓起来了没有,鼓起来了,就熟了。”母亲刚把馍馍拿出来,鼓鼓圆圆的馍馍,热气一放,真是香满屋哦。那时家境贫寒,馍馍里包的无非是韭菜、野菜、香椿……没有芝麻香油,就是把炒菜用剩的猪油渣切碎搅拌在菜里。可是,那么简陋的火烧馍馍却喷香了我整个童年,是我童年最喜爱的食物。可惜的是,只能永远留在记忆里了,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大山深处发生了巨变,家家户户冬天取暖都是钢化的柴火炉,连达泥土气息的火灰都没有了,火烧馍馍真是绝迹了,永远地留在老屋的土灶里了。 几乎在我记忆里消失的火烧馍馍,在昨夜的梦里,母亲又把它还原了。不论我走多远,不论我丢失什么,母亲都会在梦里帮我找回。我从十二岁考到镇上读书,就一步一步远离老屋。故乡山高路险,人烟稀少,老屋距离镇中学就有四五十里,学校半个月放一次假,我半个月回家住一晚,第二天天蒙蒙亮母亲就背上干粮送我上学了。后来我又到了几百里外的大城市读书,半年才能回到老屋。再后来在这小城居住,永远地离开了老屋,母亲也永远地离开了我。 有人说,到达不了的地方,叫远方;回不去的地方,叫故乡。小时候,我总望着门前的高山憧憬山的那一边的风景,有一天母亲拉起我的手帮我登上山顶,莽莽群山,一望无垠,自己是那么的渺小,母亲紧紧地搂着我,小小的我在心里默默地说一定要走出大山,到达山的尽头。虽然我是女孩,可是母亲说不管男娃女娃谁读得进去谁就读。和我一起进学堂的女孩只在村小读了个二年级就辍学了,而我在母亲男孩女孩平等上学的观念下,一直读到完小,读五年级时,父亲说:“读完小学就不读了,跟你妈学做衣服。”因为母亲是裁缝。可母亲说:“考得到镇上就去读。”就这样,母亲一直鼓励我到达一个又一个我[[梦想]]的远方。远方有很多,远方很瑰丽,也很缥缈,也永远鼓动沸腾的热血,鼓翼飞翔的翅膀。在这一个又一个的远方中,生活在巨大的希望中。可是,老屋只有一个,老屋很实在,很安宁,也很简陋,却永远是我灵魂栖息的地方。可不是么?只给了我童年的老屋,后来我所有的人,所有的事都在梦中跟我回过老屋。在梦中,我读书,不是在城市,而是在老屋的楼阁上;我恋爱,不是在学校,而是在老屋门前的槐树下。就连我给学生上课,也是在老屋的土胚屋里,而不是在这高楼大厦里。 冰心在一篇文章里说,她一生在日本、伦敦、[[巴黎]]、柏林、开罗、莫斯科都居住过,但是这些地方在她梦中不会出现,只有住着父母和弟弟们的[[北京]]中剪子巷在她梦中出现,是她灵魂深处的“家”。是啊,我灵魂深处的家不就是老屋吗?即使老屋和母亲一样永远安息在泥土里,可它却是我灵魂深处永久的“家”,是梦魂里永远寻找的地方。<ref>[http:///http://www.360doc.com/userhome/963138 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雨弦纱,本名冯耀民,[[湖北]]襄阳人,高中高级教师。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老屋,永远的家(冯耀民)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