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8.10.14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细菌素 的原始碼
←
细菌素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315/262568c60ea74febb8362eb1ab02fe1a.png width="350"></center> <small>[https://www.sohu.com/a/301479390_615187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细菌素'''是中国的一个科技名词。 语言一发即逝,不留痕迹。当人类意识到需要把说出的话记下来时,就发明了文字<ref>[https://www.sohu.com/na/425595890_120525920 汉语是什么语言,其本质是什么?],搜狐,2020-10-19</ref>。在世界范围内,曾经独立形成的古老文字除我们的[[汉字]]外,还有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以及中美洲的玛雅文<ref>[https://www.sohu.com/a/511684731_120099902 精美绝伦的艺术玛雅文字],搜狐,2021-12-26</ref>。后来,这些古老文字的命运各不相同,或因某种[[历史]]原因而消亡,如玛雅文;或因文字的根本变革而遭废弃,如[[楔形文]]、圣书字,只汉字沿用至今,而且古今传承的脉络清晰可见,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良好载体。 ==名词解释== 细菌素是由细菌或古细菌基因编码,核糖体合成的一类杀菌蛋白或多肽,细菌素的生产菌对自身分泌的细菌素具有免疫力。细菌素是存在于细菌[[生活]]的天然环境中的一类抗菌物质,早期的研究认为细菌素只对同种或具有近缘关系的细菌起[[作用]],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一种细菌素也可能对其他多种细菌起到抑杀作用。 1925年,A·格雷希亚首次报道了大肠杆菌V株产生一种对大肠杆菌Φ株有杀菌作用的物质,这类物质被称作大肠杆菌素。以后又发现许多大肠杆菌都能产生大肠杆菌素,而且产大肠杆菌素因子可以从供体[[细胞]]转移到受体细胞。 20世纪70年代以后,对细菌素的研究进入分子生物学水平,开展了对细菌素的化学性质、结构、生物合成、释放和作用方式等方面的探索。利用细菌素或与噬菌体方法结合,可以有效地进行某些细菌的分型和病原菌的流行检查。 大部分细菌素的产生和寄主细胞对细菌素的免疫性由质粒控制。细菌产生细菌素是细胞的致死过程。致死物质按其性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低分子量的蛋白质或肽,很难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这类物质的结构,对胰蛋白酶多不稳定;另一类是具有复杂结构的蛋白质颗粒,有噬菌体部分形态结构,易于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对胰蛋白酶稳定。 特点 1、细菌产生的一种抗生代谢产物,对同源种或近似种才有拮抗作用。 2、蛋白质是主要成分。 3、有一定的作用机制(杀菌模式)。 4、主要由质粒控制。 分类 1、细菌素以生产菌而命名:如大肠杆菌产生的细菌素称大肠杆菌素,乳酸菌产生的称为乳酸链球菌素(乳链菌肽,Nisin),绿脓杆菌产生的称绿脓杆菌素。 2、细菌素根据化学结构、稳定性和分子量大小可分为4类。 第一类定义为羊毛硫抗生素(Lantibiotics),是一类小分子的修饰肽,含19-50个以上的氨基酸分子,分子活性部位有羊毛硫氨酸(Lanthionine)、β-甲基羊毛硫氨酸(βmethyllanthionine)、脱氢酪氨酸(Dehydrobutyrine)和脱氢丙氨酸(Dehydroalanine)等非编码氨基酸。Lantibiotics又可细分为两个亚类:Ia类是由在靶目标膜上形成孔道的阳离子和疏水基团组成的肽,它与结构稳定的Ib类相比,结构的伸展性更好;Ib类是球状的肽类,它不带电或带负电。 第二类是小分子的热稳定肽(SHSP),分子量小于10Kda,具有疏水性和膜活性,其结构特征为:N末端信号肽序列长度为18-21个氨基酸,前导肽链由一个蛋氨酸,并常随一个赖氨酸;有活性的细菌素其N—末端+1的位置上通常是赖氨酸或精氨酸。可以分为3个亚类:Iia类N-末端氨基酸序列为Tyr-Gly-Asn-Gly-Val,并由两个半胱氨酸所构成的S-S桥,对利斯特氏杆菌有活性;Iib类孔道复合物由两个具有不同氨基酸序列的肽类寡聚体形成;Iic类能被硫醇激活、活性基团要求有原性半胱氨酸残基。 第三类是热敏感的大分子蛋白(LHLP),分子量一般大于10Kda,通常在100℃或更低温度30s内即失活,它们的抑菌谱较窄。 第四类是复合型的大分子复合物,除蛋白质外含有碳水化合物或类脂基团,目前这类细菌素还未被纯化。 第二、三、四类细菌素由于不含羊毛硫氨基酸,所以通常又被称为非羊毛硫抗生素(Non-lantibioticbacteriocin)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學總論]]
返回「
细菌素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