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3.59.113.16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米哈依尔·罗姆 的原始碼
←
米哈依尔·罗姆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img src=" https://pic.gerenjianli.com/mingren/2511/51001301.jpg " width="180"></center><small>[https://www.gerenjianli.com/Mingren/81/o02t7nc93k.html 米哈依尔·罗姆]</small> |} '''米哈依尔·罗姆''' 全名是米哈依尔·伊里奇·罗姆(1901—1971)[[苏联电影导演、剧作家]],苏联人民艺术家。1939 年加入共产党。1925 年毕业于国立高等艺术—技术学院雕刻系。 1929 年进入电影界任电影编剧,1931 年写了剧本[[《复仇》]]与《和我们在一起》(均与人合写)。 1933 年与B·古谢夫及Ц·培利耶夫合写了电影剧本《死亡的传送带》,后来任导演助理。 1934 年他独立导演了第一部影片《羊脂球》(根据莫泊桑同名小说改编,是苏联无声电影时期改编外国作品的成功之作,影片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获奖)。以后他导演的影片有表现革命斗争的《十三人》(1937)。 1937 至1939年他导演了表现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列宁事迹的两部曲《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1918》(由A·卡普勒分别与Д·瓦西里耶夫及T·兹拉托果洛娃合作编剧),在银幕上第一次成功地塑造了革命导师的形象,既表现了列宁作为革命家的高瞻远瞩的战略思想,又表现了他与劳动群众息息相关的亲密联系。这两部影片已成为苏联电影的经典作品,均于1941 年获斯大林奖金。 基本内容苏联导演,生于1901年,卒于1971年。 1934年:《羊脂球》。1937年:《十三人》,《列宁在十月》。1938年:《列宁在一九一八》。1944年:《第217号人》。1948年:《俄罗斯问题》。1952年:《海军上将乌沙科夫》。1956年:《但丁街凶杀案》。1962年:《一年中的九天》。1965年:《普通法西斯》(纪录片)。 <ref>[http://www.gerenjianli.com/Mingren/Tags/148/ 名人简历]</ref>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画家]]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米哈依尔·罗姆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