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6.187.7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秋雨如绵(吕延梅) 的原始碼
←
秋雨如绵(吕延梅)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秋雨如绵'''<br><img src="http://pic.uuhy.com/uploads/2012/12/24/021-nature-photography-deschaumes.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uuhy.com/html/23276.html 圖片來自创意悠悠花园]</small> |} '''《秋雨如绵》'''是[[中国]]当代作家吕延梅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秋雨如绵=== 无声。静默在窗前。 雨,把[[秋天]]诱骗来了。 夏与秋的转变,你在满世界绿色里寻不到一点讯息,飘忽若无,却无时无刻不在。树叶飘零,气温下降,心亦愀然。 夏末的回味,假期,出游,群山云遮雾绕,海滨夜浪咆哮,绕膝老父母,百味故乡行,如今都已散去。却不能流泪,块垒难吐,氤氲如夜雨,滴落梧桐。[[生命]]的暗流,涌动着[[阳光]]背后的黑影,总是用虚假的光明成全它的浓度。雾凇弥漫,山林含羞,潮湿,阴冷,窒息,人们往往看到外在的美丽。花开美艳,顷之逝水飘转;叶展无华,葱绿从春到秋。镜头留住瞬间,却阻不住衰亡的速度。花开花谢,潮涨潮回。 宽恕秋雨的绵绵无期,任由感伤的情绪泛滥。 不想远离,难得的现世安稳。不想分开,留恋寒夜短暂的温暖。还有什么给我慰藉,奔波还是流亡? 即便是阴雨潮湿,即便暗淡无光,即便短暂绵长,到底意难平。 看《小团圆》,被淡淡的愁绪充斥着,千转百回的文字里,心底一点一点增添凉意。这世间的爱,感觉从来是参差不齐,你驻你的堡垒,他在他的迷城,愿景中的完美,往往被现实击打得鲜血淋漓。九莉,穿行在亲人和爱人的身影之后,在冷漠的厚障壁中无声叹息。命运是一种更难掌握、更隐秘的骰子。看似平静得不能再平静的日子,却如暗夜巨浪滔天。一个人是多么强大无比,面对世界的寒冷,能承受,能突围,能平静,能默然,能挚爱,能舍弃。 想想自己半生的困惑和迷茫,从一个单纯混沌的小女孩,到一个看似成熟睿智的中年女人,心还是纯净如初,如风中一枝芦苇,荻花瑟瑟,秋风低吟。 机械地过日子,每日庸碌和忙乱。存在是一种积极的形式,时时焦虑,无所适从,只为了应付一件事——有感觉地活着。 固然开始已经茫远,结局早已设定,只因还在路上。 书摆在书柜,案台,床头,甚至[[洗衣机]]与墙的夹缝里……每个角落,无处不在的,或蒙尘已久,或打入冷宫,屏蔽在衣服堆叠的衣橱里。它们是死去的,靠我的思维去激活。即使崭新的书页,在时间肆虐的风尘里,渐渐衰败,尸黄,尘封。 身体亦如物品,年长,陈旧,不适,隐痛。疼痛是生命的窃喜,生命出生,撕裂剧痛,是生命大的惊喜。时间是一种飘零,身体新陈代谢,渐行渐衰,死亡是人生之大悲叹。四季的衣服蜷缩在暗处,自恋,寂寞,悲伤,嫉妒。它们比肉体死得更快。 故乡在梦里,小城比它更懂得心疼我,我熟悉周围每一株树木,每一条小巷,甚至在固定的路口遇见同一条流浪猫。每一次在路上飘过,留给路边熟悉的人一个温暖的眼神。每一次日落,都是一个死亡;每一个日出,向死而生。试问,人的一生能承受多少次朝晖夕阴?曾渴盼着长大,亦不过是进一步走向来路,没有谁能逃避,抉择,这永远向前的征程。 回首逝去的岁月,粲然微笑。灼烈抑或冰冷,留下或深或浅的足印。 雨滴射地,溅起水花,一圈又一圈的涟漪。转瞬逝了,又一个新的回返。 秋雨在最丰满的叶子上打过滚,洗净征尘,去赴与秋天订立的约会。 忆起《诗经》里的句子,“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八月其获,十月陨萚。”古人在初秋的季节,收获[[庄稼]],准备冬装,看树叶陨落——萧萧落木下,万户捣衣声。 蓦然抬头,一滴雨穿过层层树叶,“啪”地一声坠落,打在我坚硬的额头上。荷塘之上,几茎残荷,兀自擎着水中的倒影。残荷听雨,一只[[蜻蜓]]静伏在斑斓的水光里。<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71096453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吕延梅,笔名,绿叶子。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生活在孔孟之乡。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秋雨如绵(吕延梅)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