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7.13.19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禾草霜霉病 的原始碼
←
禾草霜霉病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禾草霜霉病.jpg|缩略图|[https://pic.sogou.com/d?query=禾草霜霉病&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2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360464658_99952156 来自搜狐]]] '''禾草霜霉病''' == 症状 == 此病原菌系统性寄生在植株体内,春秋二季症状比较明显。病株黄化,矮缩,剑叶和穗部扭曲畸形,穗部颖片变肥大,呈小叶状,使穗部加大,猫尾草的圆柱形穗因此而呈“鸡毛掸”状。叶片变宽,加厚,有黄白色条纹,叶色淡绿。病株常不能抽穗。在凉爽潮湿的条件下,病叶上出现白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孢子囊梗和孢子囊。后期叶多提早枯死。病根变短,因而很易由土壤中拔出病株。病草在炎热干旱的夏季大量死亡,致使草坪或多年生草地提前丧失使用价值。<ref>[https://iask.sina.com.cn/b/6hQrwVmOPWZ.html 禾草霜霉病防治措施有哪些?]爱问知识的人</ref> == 病原 == 病原菌为大孢指疫霉(Sclerophthora macrospora(Sacc.)Thirum.),属鞭毛菌亚门。菌丝体系统地寄生于寄主全体,多存在于维管束内。孢子囊梗自寄主气孔中伸出,很短,9.8-11.2微米长,无色,有少数分支。孢子囊单胞,柠檬形,淡黄色,顶端有乳头状突起 ,大小为32-84微米×19.2-56微米,成熟脱落的孢子囊基部多带有短梗。卵孢子生于叶、叶鞘、颖片组织内,卵孢子外有永久性藏卵器,卵孢子近球形,直径6.4-27.2微米,壁厚2-4.8微米,光滑,与藏卵器壁厚度相近,二者间有1.6微米左右的空腔。镜检卵孢子时,须以加热的乳酚油或15%的氢氧化钾液透明寄主组织。 == 发生规律 == 此菌以病残组织内的卵孢子越冬或越夏,或以系统性寄生的菌丝体在多年生禾草的体内越冬或越夏。卵孢子在10-26℃时,在水中萌发出数十个游动孢子,游动休止后产生菌丝侵入寄生。在寄主体内休眠的菌丝体一旦条件适宜,大量产生孢子囊梗和孢子囊,孢子囊借风、雨传播至新的侵染点,萌发后侵入。刈割工具、践踏、灌溉水均可以传播此病。远距离传播是借助于草皮移植、引入带病残体的种子。此病在10-25℃间均可发生,发病适温为15-20℃。近地表空气相对湿度很高,降水结露频繁,或大量灌溉均有利于此病的发生和流行。 <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339913602 辣椒白粉病为何难以防控?辣椒白粉病如何用药防治效果好?]知乎</ref> == 分布与危害 == 除危害小麦、大麦、玉米、黑麦、燕麦、高梁、水稻等粮食作物外,还侵染看麦娘、[[黑麦草]]、稗、马唐、[[猫尾草]]、剪股颖、羊茅、[[拂子茅]]、[[画眉草]]、[[赖草]]、甜茅、[[李氏禾]]、狼尾草、雀麦、[[冰草]]、[[早熟禾]]、[[须芒草]]、[[燕麦草]]、[[罔草]]、[[香茅草(Cymbopogon)]]、鸭茅、[[蟋蟀草]]、[[披碱草]]、[[绒毛草]]等属的若干种禾本科草。 许多禾本科作物和草都发生霜霉病。近年来在西北灌区已经成为粮食作物生产的重要问题之一。在甘肃河西灌区,多种禾本科草也受害严重。禾本科植物受侵染后,黄化矮缩,种子及草减产,抗病性显著降低。我国各省区多有报道,南至台湾、西南,北至华北、青藏,在世界其它国家中也有分布。 == 防治方法 == 1.播种健康种苗 所用种子应进行产地检疫。播前对种内残体检验以确定不携带卵孢子,对所植草皮或植生带的植株也应抽检。 2.合理排涝 适量灌水,及时排涝,避免积水和过湿。 3.日间刈牧 刈割或放牧应在日出三四小时后进行,喷灌或雨后不宜立即刈牧。以防病原菌自伤口侵入。 4. 防治药剂可选用50%氟吗啉.锰锌可湿粉(国光三治)400-6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粉剂(国光绿杀)400-600倍液、国光70%乙膦铝锰锌可湿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连用2-3次,间隔7-10天。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禾草霜霉病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