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8.151.11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社寮東砲台 的原始碼
←
社寮東砲台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社寮砲台''' </p> |- |<center><img src="https://f.share.photo.xuite.net/apex.cheng/1f3d1ab/19623965/1094808974_l.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blog.xuite.net/apex.cheng/wretch/334716966 圖片來自xuite] </small> |} '''社寮砲台''',始建於台灣日治時期,是位於[[台灣]][[基隆市]]北端[[和平島]]的一處砲台遺址,共分為東砲台及西砲台兩大系統,現為基隆市市定古蹟。 == 歷史 == 社寮為和平島的舊名,其戰略位置重要,而社寮砲台的歷史可追溯至[[台灣荷西殖民時期|荷西時期]],最早為[[西班牙]]與[[荷蘭]]人的戰爭根據地,於1626年建造完[[聖薩爾瓦多城]]後,則在山頂、海濱諸堡壘防禦要塞。[[台灣清治時期|清治時期]]時,在[[西仔反|清法戰爭]]後於劉銘傳積極推動[[洋務運動]],在德國技師鮑恩士設計下,由基隆駐守營勇負責築砲台,工事於1891年竣工。 === 日治時期 === 台灣於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接受日本統治後,日軍隨即起調查和測繪基隆各砲臺之標高和配備,其中社寮島砲台修建於1901年5月(明治34年),是台灣總督府築城部基隆分部在1899年《基隆要塞防禦(永久)要領書》中、因應恐爆發之日俄(日露)戰爭之虞而修建之「永久防禦炮台」防禦工程之一,並在1903年(明治36年)9月竣工,備砲工事「加式三十口徑二十七釐加農砲」工程則於1904年(明治37年)竣工。 1912年,社寮島砲台更換火炮,並為了防禦近海的小型船艦,新設一座配置「九釐速射加農」的砲台。,期間增經歷多次整建。 ===戰後至今=== 2004年,基隆市政府公告指定社寮砲台(東、西區)為本市市定古蹟,目前僅有東砲台開放參觀。<ref>[http://www.boch.gov.tw/boch/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caseId=CA09602000876&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1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市定古蹟 《社寮砲台》] </ref> == 構造 == 現存社寮砲台共分為兩大系統,即東砲台(社寮島電燈所)和西砲台,均為日治時期所建。 === 東砲台 === 東砲台現存電燈機關舍、彈側庫、電燈所、觀測室、探照燈庫、探照燈台等構造物,仍舊依山形地勢分割出生活區及砲座區,兩區則是以斜坡通道相連。唯一的彈藥庫則位於其中。庫體掩蔽部位於大型掩土下方,推測應是作為暫時儲放準備發射的砲彈之用,也兼作砲兵臨時待命場所使用。 現存電燈機關舍位置,僅留四周外牆,屋頂、地坪、以及室內隔間牆、門窗等均已崩塌或遺失。半山腰的東砲側庫則將原有坡面開挖,利用安山岩設置擋土牆,並於擋土牆內設置砲側庫,做為放置彈藥的庫房使用,電燈所於東砲台區之山頂,構築於掩體之內,上方突出掩體設置平台。側面以安山岩設置階梯,經由石階梯可通電燈所平台。 電燈所結構為磚砌形式,南進入口處採混凝土半圓形拱頂構造,類似前述之東砲側庫結構,內部僅表面油漆面飾,北進為混凝土平頂結構,平頂開口可由內部直通電燈所平台,內部保留混凝土表面,並未面飾。 探照燈區位於電燈所西側,包括存放探照燈之採照燈庫房,探照燈作業之探照燈座,以及探照燈推行之軌道等三部份,新觀測所則位於電燈所與探燈區之間,為國軍接收後所增築。整座構體分南北兩棟,南棟地勢較低,為加強磚造式結構。 === 西砲台 === 當前西砲台位於天顯宮後方山頭,因屬軍事管制區內而未開放參觀,現存石砌司令指揮所等及零散遺構,其中司令指揮所建築為掩體構造設施形式,位於砲座區正後方,除了作為敵軍砲彈轟炸時的防護外,還可維持良好的溫濕度環境。掩蔽部拱券上部為斜面形式,上方雨水直接落下,流向兩側的排水溝後,再由導水溝流出。 建築之屋面為雙斜型式,為混凝土構造,建築物門窗設置於正背面,兩側並無開口,正面設置一入口大門及兩扇窗,背面則設置一扇窗。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3 臺灣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社寮東砲台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