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164.20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社会学入门 的原始碼
←
社会学入门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社会学人门.jpeg|有框|右|<big></big>[https://www.kfzimg.com/sw/kfzimg/3924/0371c7d91e069f1692_s.jpg 原图链接][https://search.kongfz.com/product_result/?key=%E7%A4%BE%E4%BC%9A%E5%AD%A6%E4%BA%BA%E9%97%A8&status=0&_stpmt=eyJzZWFyY2hfdHlwZSI6ImFjdGl2ZSJ9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社会学入门'''》,副题《人文主义的观点》。社会学理论著作。皮·伯格(见“现实的社会建构”)著。1963年美国Doubledag出版公司出版,截止1979年,共再版15次。中译本1983年[[台湾]]巨流图书公司出版,黄树仁、刘雅灵译。收编于《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 ==内容简介== 除序言外,共分8章。第1章“社会学的内涵和社会学家的意象”,通过对几种观点的评析,阐明了社会学学科的本质特征。第2章“社会学的精神与特质”,通过对社会概念的辩析,阐述了社会学研究的独特角度,并提出了社会学意识的几个特点。第3章“个人传记的解释”,通过大量例证的分析,指出意义体系是社会性的建构,社会学家的任务在于分析这种意义的产生过程,并指出了它与社会情境的关联。第4章“社会学的透视——社会控制、社会阶层化与制度”,分析了社会控制的不同类型,并用现象学观点,对[[社会阶层]]和制度作了独特的解释,探讨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第5章“社会学的透视——角色理论、知识社会学与参考群体理论”。第6章“社会学的透视——决定论与自由”,从自由和因果决定论的关系谈起,论述了韦伯、迪尔凯姆、齐美尔、萨特等人的理论观点,提出自由必须以某种意识的解放为前提。第7章“社会学的马基雅弗利主义与伦理道德”,从不同方面探讨了社会学的科学透视力与道德观念之间的关系。第8章“社会学是一门人文主义学科”,从不同侧面详尽地论证了社会学的人文主义特征。 本书从现象学社会学的观点出发,对社会学[[学科]]中的基本概念、范畴作了深入浅出而又独具一格的分析阐述,点出了社会学的本质内涵和学科精神,在西方社会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 [[书籍]],是思维的结晶,知识的宝库,智慧的源泉,人类最主要的精神食粮。名著,则是书籍中的精华<ref>[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16170316/ 100部科普经典名著],豆瓣,2018-04-26</ref>。它标志着[[人类]]认识发展的水平,影响乃至支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影响乃至支配社会的各种实践活动。《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筛选出价值高、作用大、影响广的一万部[[名著]],把它们汇集一起,根据科学文化知识体系的区别和联系加以分门别类,并逐部作出精要的诠释。可以说,这是对科学文化的一次总结,是一项很有价值的科学文化建设工程。这部辞典是一部很有用的[[工具书]]<ref>[https://www.docin.com/p-780106570.html 工具书及其分类],豆丁网,2014-03-19</ref>。 ==视频== ===<center> 社会学入门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社会学入门教程,社会学是如何产生的?</center> <center>{{#iDisplay:q3238k5tnqo|560|390|qq}}</center> <center>简述什么是社会学的特征</center> <center>{{#iDisplay:g09019vfc1b|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040 類書總論;百科全書總論]]
返回「
社会学入门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