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5.239.14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石塘咀 的原始碼
←
石塘咀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8D8E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石塘咀''' </p> |- |<center><img src="https://www.hongkongd.com/wp-content/uploads/2021/10/Shek-Tong-Tsui_Cover_A.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hongkongd.com/sai-ying-pun/59843/%E8%A5%BF%E7%92%B0/ 圖片來自hongkongd] </small> |} '''石塘咀'''(Belcher Point,亦作'''石塘嘴''')位於[[堅尼地城]]以東,[[香港大學]]以北,[[西營盤]]以西,即由[[西祥街]]/[[西祥街北]]至[[嘉安街]],屬[[香港]][[香港島]][[中西區 (香港)|中西區]]的地區。<ref>{{cite web |url=http://www.eac.gov.hk/pdf/distco/2007dc/dc2007a.pdf |title=存档副本 |accessdate=2006-09-22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61103061908/http://www.eac.gov.hk/pdf/distco/2007dc/dc2007a.pdf |archivedate=2006-11-03 }}</ref> ==歷史== 清朝初期,石塘咀一帶只是一個荒蕪的山坡。由於盛產優質的[[花崗岩]]([[麻石]]),可作建築材料之用,吸引了一批以[[打石]]為業的[[惠州]][[客家人]]到來[[香港礦業|開採]]。<ref name="note2">{{cite web |url = http://www.districtcouncils.gov.hk/central/sc_chi/links/files/heritage_of_cnw_2011_revised.pdf |title=分區簡史及地方名字由來-區內地方名字的由來 |access-date=2015-10-23 |archive-date=2016-03-0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4111218/http://www.districtcouncils.gov.hk/central/sc_chi/links/files/heritage_of_cnw_2011_revised.pdf |dead-url=no }}</ref> 1841年即開埠當年的人口普查出现「石塘嘴」作为打石工人的[[聚居点]];當時人口有25名。<ref>{{cite web |title=《中國叢報》1841年香港島人口統計 |url =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4/42/%E3%80%8A%E4%B8%AD%E5%9C%8B%E5%8F%A2%E5%A0%B1%E3%80%8B%E9%A6%99%E6%B8%AF%E5%B3%B6%E4%BA%BA%E5%8F%A3%E7%B5%B1%E8%A8%88_Hong_Kong_Island_Population_in_%22Chinese_Repository%22%2C_1841.jpg|3=|accessdate=2019-05-25|archive-date=2019-07-13|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713063946/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4/42/%E3%80%8A%E4%B8%AD%E5%9C%8B%E5%8F%A2%E5%A0%B1%E3%80%8B%E9%A6%99%E6%B8%AF%E5%B3%B6%E4%BA%BA%E5%8F%A3%E7%B5%B1%E8%A8%88_Hong_Kong_Island_Population_in_%22Chinese_Repository%22%2C_1841.jpg|dead-url=no}}</ref> 至1880年,當時石塘咀已形成花崗岩[[石礦場]],在採礦完成後,該處剩下凹陷大石塘,而向海的一段較尖而窄,狀似鳥咀,所以得到「石塘咀」此名。 早在1903年,石塘咀[[香港填海造地|填海工程]]儘管已經完成,但該地仍然是一個荒蕪而偏遠的地方。1904年香港第13任[[香港總督|港督]][[彌敦]]抵港,剛好[[上環]][[水坑口街]][[妓寨]]被大火夷平。彌敦靈機一觸,下令所有妓寨一律遷至石塘咀,利用妓院開發該區。石塘咀因而名盛一時,當時石塘咀[[風月區]]有數百間妓院,「大寨」70多家,[[妓女]]近二千人,[[酒樓]]40家,而依靠妓寨維生的人更接近五萬人,遂有「[[塘西風月]]」之稱。以當時[[香港人口]]不足50萬來說,有十分之一的人都是依賴石塘咀生存。此外香港第一間[[電影院|戲院]]亦是位於石塘咀,位於[[德輔道西]],名為[[太平戲院 (香港)|太平戲院]],是香港當時最大的[[粵劇]]戲院。 到1935年[[香港殖民地時期#香港政府|香港政府]]依隨英國法例立法禁娼,曇花一現的塘西風月暫告一段落。不過在[[香港日治時期]],因為[[日軍]]總督部頒令所有[[華人]]妓院必須遷到石塘咀的「[[娛樂區]]」,所以石塘咀曾再度繁華起來。當時石塘咀易名為'''藏前區'''([[日語假名|假名]]:くらまえく),大酒家和妓寨都相繼復業,高峰時期領有牌照的妓院有五百多家。不過當時民不聊生,能夠上妓院的只有一批日憲密偵。 政府於1980年代曾打算以[[香港地鐵|地鐵]][[港島綫]]連接該區,並於區內預留車站出口兩個位置,惟計劃一直停止。2005年6月當局決定開始港島綫西延的[[港島綫西延|西港島綫]]計劃,並於石塘咀設一地鐵站,以[[龍虎山 (香港)|龍虎山]]上的[[香港大學]]命名為[[大學站 (香港島)|大學站]],但這個名稱與[[九廣東鐵]](現稱[[東鐵綫]])的[[大學站 (新界)|大學站]]相同,因而引來了不少爭議。該車站最後命名為 [[香港大學站]] (HKU Station),香港大學站同時亦被建議為連接南區的港鐵[[南港島綫西段]]的車站。 [[香港電車]]於石塘咀的[[屈地街]]設有總站,1989年新電車車廠於石塘咀設立。 ===典故=== 根據香港學者[[陳雲 (學者)|陳云根]]在《[[鹹濕]]》一文章中提及,有人推斷,鹹濕此詞語於1920至1930年代由在石塘咀工作之妓女所創造。石塘咀早年是[[香港性產業|香港色情行業]]其中一個集中地,妓女頗多接待位於附近碼頭工作的[[苦力]],該等男人終日勞累而流汗,海風吹拂,皮膚結鹽,惹來一身鹹水味,故稱該等上門尋芳之急色男子為「[[鹹濕佬]]」<ref>{{Cite web |url=http://hoball.wordpress.com/2009/06/30/%E9%99%B3%E9%9B%B2-%E9%B9%B9%E6%BF%95/ |title=陳雲 – 鹹濕 |accessdate=2009-11-29 |archive-date=2010-10-03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1003074526/http://hoball.wordpress.com/2009/06/30/%E9%99%B3%E9%9B%B2-%E9%B9%B9%E6%BF%95/ |dead-url=no }}</ref>。 ==交通== [[港鐵]]在石塘嘴南面設有'''[[香港大學站]]'''(HKU Station),乘客可以在此乘搭[[港鐵]][[港島綫]],香港大學站亦被建議為連接南區的港鐵[[南港島綫西段]]的車站。[[香港大學站]]曾被稱為'''寶翠站'''(Belcher Station)、'''屈地站'''(Whitty Station)和'''石塘嘴站'''(Shek Tong Tsui Station),惟[[港鐵]]最終採用[[香港大學站]]作正式站名。 [[香港電車]]於石塘咀的[[屈地街]]設有總站。 ===主要交通幹道=== ====東西走向==== *[[干諾道]]西 *[[德輔道]]西 *[[皇后大道]]西 *[[薄扶林道]] ====南北走向==== *[[山道 (香港)|山道]] *[[屈地街]] *[[嘉安街]] ==影片== <div style="float:left; margin:10px 10px 10px 10px">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bILMovdDV4 |alignment=center |dimensions=48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攝入相|重遊《胭脂扣》場景 石塘咀山道 窺看倚紅樓現貌 }} </div> {{-}}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680 中國地理類志]]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石塘咀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