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5.220.21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盐井乡 的原始碼
←
盐井乡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big>盐井乡 </big> ''' |- | [[File:5a20206167944902b272aa798caecff5.jpg|缩略图|居中|[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18/5a20206167944902b272aa798caecff5.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192790269_699834 图片来源]]] |-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 : 盐井乡 所属地区:西藏自治区芒康县 |} '''盐井乡'''的正式名称是"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盐井纳西民族乡"。茶马古道上的明珠,纳西族人称其"察卡"即盐井,"察"是食盐,"卡" 是洞眼。它地处西藏自治区东南端,位于横断山区澜沧江东岸芒康县和德钦县之间,是滇藏公路上云南进入西藏的第一站。平均海拔2400米左右。东北与四川巴塘相邻,南与云南德钦接壤,西与西藏左贡县扎玉、碧土、门孔等相连,气候相对炎热,盛产青稞、[[大麦]]、[[玉米]]、[[小米]]等农作物,以及苹果、梨子、石榴、核桃、西瓜等水果。 盐井是西藏一个神奇的地方,历史上是吐蕃通往南诏的要道,也是滇茶运往西藏的必经之路。盐井盐田这道人文景观现在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存活的人工原始晒盐风景线,难怪同行的[[上海]]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专家王大悟先生向西藏昌都政府大力提议应该致力于将盐井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ref>[https://www.sohu.com/a/192790269_699834 盐井乡是滇茶运往西藏的必经之路 如今还有人工原始晒盐 (附图)], </ref> =概况= 茶马古道上的明珠,纳西族人称其"察卡"即盐井,"察"是食盐,"卡"是洞眼。纳西族和藏族的本土文化、[[纳西族]]的东巴教、藏族的藏传佛教和19世纪传入的天主教文化,和谐地共存在这个横断山的峡谷古镇里。盐井地处西藏自治区东部的昌都地区东南部,横断山脉、宁静山脉南北贯通,东有金沙江,西有澜沧江,自然资源丰富,现辟有盐井[[自然保护区]]。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设乡。盐井也是一个在西藏迄今唯一有天主教教堂和信徒的地方。 =地理位置= 地处东经98°28′-99°06′,北纬28°37′-29°30′。东与四川省巴塘县隔江相望,南与[[云南省]]德钦县毗邻,西连碧土县,北接[[芒康县]]。县驻地盐井乡距拉萨市1366公里。距昌都550公里。县域总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耕地3.96万亩。 =政区沿革= 盐井为汉语名,以当地特产井盐而得名,藏语称为擦卡洛。清[[光绪]]三十四(1908年)设盐井宗,1912年后为西康省管辖,1950年为昌都地区解放委员会管辖,1960年盐井县与宁静县合并称宁静县,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设盐井县。 =地形地貌= 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与[[云贵高原]]接壤,属三江流域峡谷区,地势北高南低。主要山脉有宁静山、怒山等,最高峰朋波日峰海拔5084米。 =气候= 属高原温带半湿润性季风型气候。光照充足,干湿季分明,夏季温和潮湿,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0℃。1月份平均气温-2℃,7月份平均气候16℃。平均年降水量约500毫米。 =水文= 境内水系发达,东有金沙江,西有澜沧江,中有中岩曲河,河流均为南北流向。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自然资源= 盐泉资源丰富,较集中于上盐井、下盐井、加达3处,共有盐泉83个,流量为每日140-2288立方米。野生动物资源极为丰富,盐井自然保护区内属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即达近50种,如滇金丝猴、白唇鹿、马来熊、水鹿、黑鹳等。野生植物资源也相当丰富,原始森林中有松、杉、柏等树种,林下有贝母、虫草、灵芝、党参等多种药材;有[[木耳]]、[[松茸]]、[[猴头菌]]、等食用菌;果木有梨、桃、桔、苹果、葡萄、石榴等。 =参考来源= [[Category: 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
返回「
盐井乡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