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43.19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王思政 的原始碼
←
王思政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王思政</big> ''' |- | [[File:5aaa3b8f49db6 (1).jpg|缩略图|居中|[http://i.qulishi.com/static/2018/d/5aaa3b8f49db6 原图链接] [http://www.qulishi.com/renwu/wangsizheng/ 来自趣历史]]]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small>'''南北朝时期西魏名将'''</small> |- | align= light| '''字 号''' :思政 '''生 卒''' :不详 '''民 族''' :汉 '''爵 位''' :太原郡公 '''官 职''' :大将军,都督河南诸军事(东魏)<br> ỼỼỼỼ都官尚书、仪同三司(北齐) '''追 赠''' :兖州刺史 '''出 生 地''' :太原祁县 '''主要成就''' :坚守颍川,抵挡东魏十万大军 |} <p style="text-indent:2em;">'''王思政'''(生卒年不详),字思政,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南北朝时期西魏名将,东汉司徒[[王允]]之后。<br> * 王思政早年曾为[[北魏孝武帝]]的幕僚,因拥立之功,累封中军大将军、大都督、祁县侯,后随孝武帝投奔关中[[宇文泰]],进封太原郡公。孝武帝死后,王思政仍旧受到重用,加封东道行台,镇守弘农,又移镇玉壁。 * 西魏大统八年(542年),东魏高欢进攻西魏,王思政率军防守玉壁,经过九天激战,击退东魏军,因功升任骠骑大将军。西魏大统十三年(547年),东魏侯景叛变。王思政时任荆州刺史,趁机占据战略要地颍川,被加封为大将军、都督河南诸军事。 * 大统十四年(548年),东魏大将[[高岳]]等人围攻颍川。王思政坚守城池,不断击退东魏军,并杀死[[慕容绍宗]]、[[刘丰生]]等东魏大将。 * 大统十五年(549年),东魏大将军高澄亲自出征,终于攻克颍川。王思政自杀未成,被东魏军俘虏,但深受高澄敬重。 * 北齐建立后,文宣帝[[高洋]]授予其都官尚书、仪同三司的职务。 * 王思政死后,北齐追赠其为兖州刺史。 * 《全北齐文》收录有其文二篇:《在玉壁复高王书》、《重与安定公启请于颍川为行台治所》<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10997144/18a4GbFGj2P57nVLI799LWaY54t839Co6BgaN0pC1vLsZpUhwrIOW5jY1rUbewFmix9d-4Tq9K25smJG_XUFGvz2lhm-6PbSFQ 全北齐文:卷二.中国古曲网.2014-04-24] </ref> == 人物生平 == === 效忠孝武 === * 王思政容貌魁伟,胸有谋略,初入仕途便担任员外散骑侍郎。后来,[[万俟丑奴]]、[[宿勤明达]]等人在关中作乱,王思政随北海王[[元颢]]率军征讨,并参与军中谋议。<ref>《周书·王思政传》:容貌魁伟,有筹策。魏正光中,解褐员外散骑侍郎。属万俟丑奴、宿勤明达等扰乱关右,北海王颢率兵讨之,启思政随军。军事所有谋议,并与之参详。</ref> * 当时,平阳王[[元修]]素闻王思政的名声,便在元颢回军后,将王思政聘为门客,对他的礼遇甚为优厚。532年(太昌元年),元修被[[高欢]]拥立为帝,是为北魏孝武帝。王思政因参与册立,被任命为安东将军、祁县侯。 * 534年(永熙三年),高欢密谋废去孝武帝。孝武帝认为王思政可以担当大事,便封他为中军大将军、大都督,总领皇宫的宿卫军。王思政对孝武帝道:“洛阳四面受敌,不是建功立业的地方。关中有崤函之固,而且兵强马壮,宇文泰也愿意为朝廷效力。如果听说您西去,他一定会奔走迎接。凭借那里丰富的资产,依靠原有的根基,用两年时间修复长安旧京,何愁不会拥有天下。”孝武帝深表赞同。<ref>《周书·王思政传》:俄而齐神武潜有异图,帝以思政可任大事,拜中军大将军、大都督,总宿卫兵。思政乃言于帝曰:“高欢之心,行路所共知矣。洛阳四面受敌,非用武之地。关中有崤、函之固,一人可御万夫。且士马精强,粮储委积,进可以讨除逆命,退可以保据关、河。宇文夏州纠合同盟,愿立功效。若闻车驾西幸,必当奔走奉迎。藉天府之资,因已成之业,一二年间,习战阵,劝耕桑,修旧京,何虑不克。”帝深然之。</ref><br> === 投奔关中 === * 后来,高欢出兵河北,孝武帝便投奔关中。王思政被任命为光禄卿、并州刺史、散骑常侍、大都督,进封太原郡公。不久,孝武帝被[[宇文泰]]弑杀。王思政虽仍被委任职务,但由于不是宇文氏的旧部,心中常不自安。 * 538年(西魏大统四年),东、西魏爆发河桥之战。王思政在作战时,跳下马来,举起长槊左右横击,逐渐杀入敌阵。这时,王思政的部下全部战死,他自己也身受重伤,昏迷过去。因为他身穿破旧衣甲,敌军没有认出,这才幸免于难。 * 战后,部将雷五安在战场上哭着寻找王思政。刚好王思政已经苏醒过来,雷五安便割下衣襟为他包扎好伤口,然后扶他上马,趁夜返回营地。 <ref>《北史·王思政传》:有帐下督雷五安于战处哭求思政,会已苏,遂相得。乃割衣裹创,扶思政上马,夜久方得还军。 </ref> <br> === 抵御东魏 === * 后来,宇文泰任命王思政为侍中、东道行台,镇守弘农(今河南灵宝)。王思政认为玉壁(今山西稷山西南)地处险要,请求在那里修筑城池,并亲自规划经营。城池建好后,王思政将治所迁到玉壁,并被加封为都督汾晋并三州诸军事、并州刺史。 * 542年(大统八年),高欢率军攻打西魏,王思政奉命坚守玉壁,以拦阻东魏军。高欢写信招降王思政道:“你如果投降,我就让你掌管并州。”王思政回复道:“可朱浑元已经投降,为什么没有得到并州?”不久,高欢围困玉壁,但多日不能破城,只得撤军。王思政因保住城池,被任命为骠骑大将军。 * 543年(大统九年),王思政又由玉壁改镇弘农。他入城之后,下令打开城门,然后解衣睡下,以此宽慰将士,表示眼下不足为惧。几日后,东魏大将刘丰率军来到弘农城下,但因忌惮不敢进攻,撤军而回。王思政遂命人修筑城池、建造楼橹、经营农田、屯积粮草。从此,弘农才有了防御设施。<ref>《北史·王思政传》:复命思政镇弘农。思政入弘农,令开城门,解衣而卧,慰勉将士,示不足畏。数日后,东魏将刘丰生率数千骑至城下,惮之,不敢进,乃引军还。于是修城郭,起楼橹,营田农,积刍秣,凡可以守御者皆具焉。弘农之有备,自思政始也。</ref> <br> === 出镇河南 === * 546年(大统十二年),王思政进封特进,兼尚书左仆射、行台、都督、荆州(治邓县,今河南邓州)刺史。 * 547年(大统十三年),东魏大将[[侯景]]在颍川(今河南许昌)反叛,并向西魏求援。西魏因不相信侯景,没有派军接应。王思政认为若不趁机进取,必将后悔莫及,于是立即率领荆州军队一万多人,由鲁阳关(今河南鲁山西南)进兵阳翟(颍川治所,今河南禹州)。宇文泰听闻王思政出兵,便加封侯景为大将军兼尚书令,命李弼率军救援。 * 六月,征讨侯景的高岳、韩轨等东魏将领听闻西魏援军抵达,撤军退走,王思政遂进入颍川。侯景则率军进入豫州,对外声称要进攻东魏,暗中却派人向南梁请降。王思政趁机调集军队,占据侯景拥有的七州十二镇,宇文泰便将授予侯景的使持节、太傅、大将军,兼尚书令、河南大行台、都督河南诸军事等官职改授王思政。王思政经过多次推让,最终只接受了都督河南诸军事一职。 <ref>《北史·王思政传》:东魏将高岳等闻大军至,收军而遁。思政入守颍川。景引兵向豫州,外称略地,乃密遣送款于梁。思政分布诸军,据景七州十二镇。周文乃以所授景使持节、太傅、大将军,兼尚书令、河南大行台、河南诸军事,回授思政,思政并让不受。频使敦喻,唯受河南诸军事。</ref> <br> === 坚守颍川 === * 548年(大统十四年),王思政进封大将军。同年四月,东魏[[高岳]]、慕容绍宗、刘丰生等将率十万军队进攻颍川,王思政命城中偃旗息鼓,仿佛无人一样。高岳自恃兵多,四面攻城。王思政则挑选勇士,出城应战,击退东魏军。 * 高岳又在城外修筑土山以俯视城中,使用飞梯火车,昼夜攻城。王思政便制造带火的短矛,顺着大风掷到土山上,并用火箭射击,烧毁土山上攻守的器具。他还招募勇士,用绳索缒到城外,占领东魏军的两座土山,在上面建造楼堞以帮助防守。 * 549年(大统十五年),[[高澄]]又派兵增援高岳,并筑堰堵截洧水,打算淹灌颍川。堤堰筑成后,河水大量涌来,城中积水很深,最终城中粮食吃尽,人力耗尽。慕容绍宗、刘丰生认为城中已无战力,便乘坐楼船,窥探城中动静,并命弓箭手俯射城中。 * 这时,狂风大作,楼船被吹到城下。城上人用长钩抓住楼船,并乱箭齐发。慕容绍宗急迫之下跳水逃生,结果被淹死。刘丰生游向土山,也中箭而死。慕容永珍被生擒,船中器械全被西魏军缴获。王思政斩杀慕容永珍,并收殓慕容绍宗等人的尸体,以礼埋葬。<ref>《北史·王思政传》:俄而大风暴起,船乃飘至城下。城上人以长钩牵船,弓弩乱发。绍宗窃急,透水而死。丰生浮向土山,复中矢而毙。禽永珍,并获船中器械。思政谓永珍曰:“仆之破亡,在于晷漏。诚知杀卿无益,然人臣之节,守之以死。”乃流涕斩之。并收绍宗等尸,以礼埋瘗。</ref><br> === 城破被俘 === * 五月,高澄亲自率十一万大军进攻颍川,并下令道:“能生擒王大将军的,封侯、重赏;如果王大将军受到损伤,他身边的人都要被杀戮。”高澄赶到堰下,督励士卒,并决水灌城。城中到处都是积水,无立足之地。 * 这时,王思政知道已经无法保住城池,便率随从占据土山,仰天大哭道:“我如今兵力已尽,无计可施,只有一死以报效朝廷。”然后向西叩拜,欲拔剑自杀。都督骆训道:“您常对我们说:‘你们带着我的头出去投降,非但能得到富贵,也能使全城的人保全性命。’如今高相曾下令道:‘大将军有伤,左右皆死。’您难道就不哀怜士兵们因您而死吗?”王思政才没有自尽。 * 高澄派通直散骑常侍[[赵彦深]]上土山劝降,送给王思政一把白羽扇,然后拉着他的手下山。王思政见到高澄后,言辞激昂慷慨,没有一点屈服的意思。高澄认为王思政忠于朝廷,起身向他施礼,对他非常优厚。<ref>《北史·王思政传》:齐文襄遣其通直散骑常侍赵彦深,就土山遗以白羽扇而说之,牵手以下。引见文襄,辞气慷慨,涕泪交流,无挠屈之容。文襄以其忠于所事,起而礼之,接遇甚厚。 </ref> === 离开人世 === * 550年(北齐天保元年),高澄之弟[[高洋]]建立北齐,任命王思政为都官尚书、仪同三司。后来,王思政去世,追赠兖州刺史。 <ref>《北史·王思政传》:及齐文宣受东魏禅,以思政为都官尚书、仪同三司。卒,赠以本官,加兖州刺史。</ref> == 人物典故 == * 自誓掷卢:宇文泰曾在同州大宴朝臣,他解下自己的金带,又让大家掷色子,并道:“先掷出五个黑色,我就把金带赏给他。”群臣都掷遍了,也没有人能掷出五个黑色。轮到王思政时,他面容严肃地起誓道:“王思政羁旅归朝,承蒙宰相给我国士的待遇,所以愿意尽心尽力为国效命,以报答宰相。如果我的诚心是真实的,希望一掷便是黑色;如果内怀杂念,神灵也应明察,掷后不出现黑色,我便自杀以谢宰相。”言罢满座皆惊。他拔下佩刀,横在膝上,抓过色子便掷。宇文泰欲要制止时,色子已经掷出五个黑色。王思政便庄重地向宇文泰叩拜,接受金带。从此,宇文泰对他更加信任。 <ref>《周书·王思政传》:太祖曾在同州,与群公宴集,出锦罽及杂绫绢数段,命诸将樗蒱取之。物既尽,太祖又解所服金带,令诸人遍掷,曰:“先得卢者,即与之。”群公将遍,莫有得者。次至思政,乃敛容跪坐而自誓曰:“王思政羁旅归朝,蒙宰相国士之遇,方愿尽心效命,上报知己。若此诚有实,令宰相赐知者,愿掷即为卢;若内怀不尽,神灵亦当明之,使不作也,便当杀身以谢所奉。”辞气慷慨,一坐尽惊。即拔所佩刀,横于膝上,揽樗蒱,拊髀掷之。比太祖止之,已掷为卢矣。徐乃拜而受。自此之后,太祖期寄更深。</ref> * 知人善荐:王思政离开玉壁时,宇文泰让他举荐一人来镇守玉壁,王思政便推荐部下都督韦孝宽。后来,高欢进攻玉壁,韦孝宽坚守城池,使其无功而退。当时人都称赞王思政知人善荐。<ref>《周书·王思政传》:思政之去玉壁也,太祖命举代己者,思政乃进所部都督韦孝宽。其后东魏来寇,孝宽卒能全城。时论称其知人。</ref> * 不昧黄金:荆州地势低洼潮湿,城墙壕堑多有毁坏。王思政任荆州刺史时,都督蔺小欢督领工匠修缮城墙。役工掘出黄金三十斤,蔺小欢便命人在夜里送到王思政处。次日一早,王思政唤来佐史,让他把黄金全部上交朝廷,并道:“做臣子的不应该有私心。”<ref>《北史·王思政传》:境内卑湿,城堑多坏。思政乃命都督蔺小欢督工匠缮修之。掘得黄金三十斤,夜中密送。至旦,思政召佐史,以金示之曰:“人臣不宜有私。”悉封金送上。 </ref> * 忧公忘私:王思政一心报效国家,家中不事产业。王思政曾被赏赐一块园地,家人趁他出征后,在园中种上桑果等树。王思政返回后,怒斥家人道:“匈奴未灭,霍去病不肯成家。如今天下尚未平定,就经营产业,这难道是所谓的忧公忘私吗?”命人将树全部拔掉。<ref>《北史·王思政传》:思政常以勤王为务,不营资产。尝被赐园地,思政出征后,家人种桑果杂树。及还,见而怒曰:“匈奴未灭,去病辞家,况大贼未平,欲事产业,岂所谓忧公忘私邪!”命左右拔而弃之。</ref> <br> == 人物评价 == * [[令狐德棻]]《周书》:王思政驱驰有事之秋,慷慨功名之际。及乎策名霸府,作镇颍川,设萦带之险,修守御之术,以一城之众,抗倾国之师,率疲乏之兵,当劲勇之卒,犹能亟摧大敌,屡建奇功。忠节冠于本朝,义声动于邻听。虽运穷事蹙,城陷身囚,壮志高风,亦足奋于百世矣。<ref name="MYT">[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10997144/79a8u9wnntsgOnRs5ZYJt37grPdwgldcyIU2Zcl8mTyNs8s8I1F9c2aL4arUnTCyofMhjMbBuevlcDSTP1NwMSsD2IFPqcNF4d_Jo54 周书:王思政传 .国学导航.2014-04-24] </ref> == 史籍记载 == * 《周书·卷十八·列传第十》<ref name=MYT/> * 《北史·卷六十二·列传第五十》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10997144/c5cd4zoHF2_J-V7UBfxTAZqKUBOOASXGvrFHT7faZPaOblo6v-4aLTKqXHh_WLul8I-UR2mslY1aueWvjyf5_nPFEexT8dt8GhXn2yA 北史:王思政传.国学导航.2014-04-24] </ref> * 《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六·梁纪十二》 * 《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八·梁纪十四》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10997144/31e91UA4EoKoQcWsT8ts6pcNpRmoH7PgrafLhxZvGCpb9fIb1wPFhLCcXG4-692O0ZjElzEKn9rS-3oK2cmmBzmv_i_wSjEKVzkHGI1Thw 资治通鉴:梁纪十四 .国学导航.2014-04-24] </ref> * 《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九·梁纪十五》 * 《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梁纪十六》 * 《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一·梁纪十七》 * 《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二·梁纪十八》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10997144/89a3LqFqoGNuwdVWOR814sS_3RIwcYABMVTjMtFKnQ6kQOjvO5S3CxHduPc7elycR6C8DX6Pcy5PO4rN2qRuNxRQlj1YIGrfO-yQpZhWDQ 资治通鉴:梁纪十八 .国学导航.2014-04-24] </ref> == 参考资料 == {{Reflist}} [[Category:三国两晋南北朝人物]][[Category:620 中国断代史]]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王思政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