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3.138.12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王安石的政治理想(董佳佳) 的原始碼
←
王安石的政治理想(董佳佳)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王安石的政治理想'''<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4112225/pexels-photo-4112225.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small> |} '''《王安石的政治理想》'''是[[中国]]当代作家董佳佳的散文。 ==作品欣赏== ===王安石的政治理想=== 这样的,我觉得王安石、欧阳修、苏东坡这些给赵家打工的人倒是反而做得挺好,后来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岳武穆也是。 这里我们说一说王安石,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强调[[文学]]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社会[[服务]]。他[[反对]]西昆派杨亿、刘筠等人空泛的靡弱文风,认为“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诚使巧县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且华。要之以适用为本,以刻镂绘画为之容也。”(《上人书》)正因为安石以“务为有补于世”的“适用”观点视为文学创作的根本,他的作品多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具有较浓厚的政治色彩。今存《王临川集》 、《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歌曲》等。 他的文章雄健宏肆,揭露时弊,[[简练有力]]。诗歌[[险峭]]奇拔、颇多佳作。词则风格高峻,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字说》《易言》等。今存《临川集》、《唐百家诗选》及《周官新义》残卷等。 同时,临川先生所提出的“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等等这样率直的论述,足可以看出当时的文人已经[[具备]]了天下观,即视野是以民生的政治主张为前提的,这在当时是了不起的观念,因为在这之前,所谓天下便是帝王家,“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同时,他也从人性的角度[[关注]]每一个个体的[[生命]],如《伤仲永》里那样人文的关怀。即便如此,但他一样可以写出“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样小清新的文艺范儿,在改革家与文人之间自由的切换,表现在他的文字里,便是自由,率直,适用,不刻意。 又如苏东坡,东坡[[居士]]在眉山老家时是做得一手好的川菜样式的,那道东坡肘子流传至今,像我这样的[[吃货]],现在忆起老家这道味极鲜的[[美食]],也有想流口水的感觉。一千年前,东坡居士被下放到岭南[[荒僻]]之地,不因为说被下放了,远离了政治中心,就不做事了,反而去了那年头的岭南,有更多的机会去跟乡下的那些远极京师荒僻之南的人们接触,觉得有更多的事情得做,闲暇时,在榕树下坐坐,吃吃岭南的荔枝。一个被下放的京官,处[[江湖]]之远,却不以为意,觉得荔枝好吃,“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那地儿的[[荔枝]]好吃,对于一个正被下放的官很重要,当然,对一个心态正能量的文人更重要,它意味着人活着不全都是为政治或为文学或者其他的内容,有一天你不能够当官或者做其他事情了的时候,你还有别的事情可以做,比如说写一首闲适的小文章,告诉我们这些小伙伴,这栖居处的荔枝有多好吃,然后,他又在《定风波》写道“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告诉我们荒远的岭南有多安逸。 <ref>[https://www.sanwenzx.com/index.html 散文在线网]</ref> ==作者简介== 董佳佳,散文在线网签约作家。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王安石的政治理想(董佳佳)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