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7.60.6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玉带生砚 的原始碼
←
玉带生砚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10px 0 1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玉带生砚'''<br><img src="http://i3.qulishi.com/static/2019/6/5c428b3316855.png" width="250"></center><small>[http://www.qulishi.com/article/201901/316241.html 圖片來自趣历史]</small> |} '''玉带生砚'''是中国[[南宋]]名臣[[文天祥]]生前所用的[[砚台]]之一,用端溪县(今[[德庆县]]附近)老坑石材制成<ref name="dfsc">{{cite web|language=zh-hans|url=http://www.dfsc.com.cn/2010/0628/40405.html|title=文天祥玉带生砚之前世今生 曾为乾隆御用砚|publisher=东方收藏|date=2010-06-28|accessdate=2010年10月2日|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0502065346/http://www.dfsc.com.cn/2010/0628/40405.html|archive-date=2012年5月2日|dead-url=yes}}</ref>。因砚整体呈鞋形,也称'''履砚'''。砚台整体呈紫灰色,周边有一圈白色环绕纹理,从而得名“玉带生”。砚堂与墨池相连,极为朴素。“玉带生”三字篆刻于墨池正上方,周侧有篆书精刻文天祥所做的砚铭<ref>{{cite web|language =zh-hans|url=http://culture.ifeng.com/gaoqing/detail_2010_09/11/2489940_16.shtml|title=台北故宫镇馆之宝|publisher=凤凰网文化频道|date=2010-09-11|accessdate=2010年10月2日}}</ref>,砚背镌有乾隆为其所做的《御制玉带生歌》。 ==簡介== 此硯是[[南宋]]名臣[[文天祥]]生前所用的硯台之一。器厚長而上下圓,猶如鞋履,是以硯面寬僅5.3cm,而硯長欲為17.4cm,厚3.6cm,石色純紫,硯側壁中央,環繞白色石英質石層一道,瑩白如帶狀,是以名之曰:「玉帶生」,硯堂呈橢圓形,墨池呈半月形。台北故宮博物院藏。<ref>[https://kknews.cc/zh-tw/news/93v48pq.html 南宋 文天祥 《玉帶生硯》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每日頭條,2018-03-08</ref> 文天祥這方玉帶生硯屬稀有珍貴的[[端溪]]老坑石材。硯身有一石脈,若隱若現,渾然天成。此硯形制樸拙,透發出滄桑氣息。硯蓋上鐫有[[文天祥]]手書硯銘:「紫之衣兮綿綿,玉之帶兮潾潾,中之藏兮淵淵,外之澤兮曰宣,嗚呼!磨爾心之堅兮,壽吾文之傳兮。」字體遒勁秀潤,氣韻生動,顯示出硯主人是位頗具造詣的[[書法家]]。 在這之前,人們都以為文天祥這一珍貴遺物已從世上失傳,而在北京故宮博物院里只藏有玉帶生硯的硯銘拓本,為明末清初知名文人[[朱彝尊]]所拓。朱彝尊為浙江人,善詩文,精金石篆刻,頗有才名,當年有「北王(士禎)南朱(彝尊)」之譽。朱彝尊尤愛收藏曆代古硯,如「[[旭日硯]]」等至今尚存世。 在清代中葉,文天祥的玉帶生硯幾經輾轉,流入清宮,成為[[乾隆皇帝]]御用之硯,視若拱璧,亦不常用,置藏於三希堂內。乾隆雅好詩文,一生作詩萬餘首,但才氣平平,並無多少傳世佳作。他特意在這方玉帶生硯上鐫下他創作的《[[玉帶生歌]]》,共169字,這首詩讚美了此硯的不同尋常,且藉此褒讚忠於[[南宋]]、捨生取義的文天祥。 據說,[[玉帶生硯]]是[[南宋]]愛國詩人[[劉辰翁]]所贈,他與文天祥、[[陸秀夫]]、[[謝枋得]]等都是朋友,志同道合,但他對文天祥寄予的希望最大。 文天祥一直將[[玉帶生硯]]帶在身邊。他的《[[正氣歌]]》、《[[金陵驛]]》等不朽的傳世名篇,也正是蘸此硯墨寫就的。他的名詩「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正是他的愛國精神的寫照。在被囚4年後,文天祥被元軍押上刑場,壯烈就義,終年47歲。其3個兒子也先後死於元軍屠刀。<ref>[https://tw.aboluowang.com/2010/0715/172920.html 文天祥玉帶生硯 曾為乾隆御用硯 https://tw.aboluowang.com/2010/0715/172920.html],阿波羅新聞網 ,2010-07-15</ref> ==历史== 据传,玉带生砚本屬[[南宋]]诗人[[刘辰翁]],劉赠予文天祥<ref name="dfsc" />。 景炎二年(1277年),文天祥将此砚台贈予其[[幕府]][[參謀]][[谢翱]]。 元军俘获文天祥后,此砚便随谢翱輾轉[[江南]]<ref>{{cite web|language =zh-hans|url=http://www.fa-today.com/Cultur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7407|title=福安三贤祠|publisher=福安新闻网|date=2010-09-21|accessdate=2010年10月2日}}</ref>。[[元贞]]元年(1295年)谢翱逝世,葬于[[浙江]][[严子陵|严子陵钓台]],砚台下落不明。 [[至正]]十六年(1356年),司理睦州的[[杨维祯]]在拜谒严子陵祠和凭吊谢翱荒冢时,无意发现了失传已久的玉带生砚。杨大喜,并做《玉带生传》。 元末战乱,杨维桢避乱于海上,逝世后砚台再次失踪。 在[[清代]]康熙年间,[[苏州]][[巡抚]][[宋荦]]从民间购得几经辗转的玉带生砚。后又传入宫中,为[[乾隆帝]]所珍爱,藏于[[三希堂]]内。乾隆赋《御制玉带生歌》一首,镌刻于砚背。后又成《御铭》、《御识》等作,分别刻于砚台下方及盛装的黑色木漆盒两侧。其中可以见到“激切尽节易,从容尽节难”这样的词句,表明了乾隆对文天祥气节的赏识。 不久后,玉带生砚再次流落民间。盖因战火导致砚台迁至[[台湾]],后藏于[[國立故宮博物院]]<ref>[http://theme.npm.edu.tw/resources/zh-tw/Article.aspx?sNo=03000038&uid=0000279 宋 傳文天祥 玉帶生硯 - 故宮教學百寶箱 - 文物素材],國立故宮博物院</ref>。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938 陶瓷雕塑;雕漆]]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玉带生砚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