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91.9.19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玄览 的原始碼
←
玄览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115/440463b8f78a4a9ea52466087f39d66d.jpeg width="350"></center> <small>[https://www.sohu.com/a/275595024_99963734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玄览'''是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中的一个名词。 在汉字的历史上,人们通常把秦代之前留传下来的篆体文字和象形文字称为“古文字<ref>[https://www.sohu.com/na/457519286_209689 什么是古文字,古文字是如何识别出来的],搜狐,2021-03-26</ref>”,而将隶书和之后出现的字体称为“今文字”。因此,“隶变<ref>[https://www.sohu.com/a/464783594_100263297 隶变,变什么了?],搜狐,2021-05-06</ref>”就成为汉字由古体(古文字)演变为今体(今文字)的分界线。 ==名词解释== 原指在深远虚净的心境下览知万物,是老子提出的认识“道”的一种[[方法]]。老子认为,只有摒弃一切杂念与成见,保持内心明澈如镜,才能静观万物,从而认识“道”,体会其精要。后世文艺评论家因为“玄览”所主张的心境与文艺创作及鉴赏所要求的审美心境相契合,遂用为文艺[[思想]]的重要术语,以说明文艺创作与鉴赏时应具有的超越一切欲望与功利的特殊心境。 引例1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老子·十章》) (涤除一切杂念,在深远虚静的心境下观照一切,就没有瑕疵了吗?) 引例2 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 (陆机《文赋》) (久立于天地间以深远虚静的心境观照一切,在典籍的阅读中颐养性情、培养志向。)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學總論]]
返回「
玄览
」頁面